歷史沿革,鎮名來歷,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特徵,地形地貌,水文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歷史古蹟,古墓,寺廟,石刻,宗祠貞坊,風景名勝,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鎮名來歷
長期鎮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夜郎國駐軍的地方,那時稱為纏溪,當時有一條赤水河纏(環)繞那過地方而過故為纏溪,也許與貴州知青葉辛作家的大作《纏溪之戀》不謀而合,後人為了方便記憶而更名為長期。
建制沿革
明萬曆二十九年,石筍場、長期場、箭灘等地設甲。
清代如前設甲,光緒三十二年改里設區,區下仍設甲,詳情無考。
民國5年,長期設第二區第六保,所轄甲數無考。
民國19年9月,長期設忠慎鄉、石虎鄉、石筍鎮等。
民國24年9月,長期設第一區忠慎聯保,另有石虎聯保等。
民國36年,長期設鄉,轄石筍、石虎、箭灘等共9保。
1950年2月至1953年5月,廢保設村,廢甲設組。建長期鄉共轄28個村和3個場鎮。
1953年5月境內實行民主建政,取消村建置,劃大鄉為小鄉。設石壩鄉、箭灘鄉、長期鄉、石筍鄉、石虎鄉。
1954年6月鄉級普選相繼完成,石壩鄉、箭灘鄉、長期鄉、石筍鄉、石虎鄉分別建立鄉人民政府。
1955年境內各農業生產合作社(初級)相繼成立。
1956年石壩鄉併入箭灘鄉。
1958年9月,撤區建置,廢鄉設管理區,建立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恢復區建置,實行政社一體,管理區恢復為人民公社。
1965年10月石虎公社併入石筍公社。人民公社期間下設生產大隊和生產隊。
1958年秋,撤銷區、鄉建制,建立人民公社,境內有長期、石筍2個公社。年底至次年初,長期、石筍、箭灘、石虎4鄉相繼改為管理區。
1961年境內各管理區相繼恢復為人民公社。
1964年10月 石虎公社合併入石筍公社。
1964年11月 長期、石筍、箭灘3個人民公社隨長沙區劃入赤水縣領轄。是年將原名“纏溪”人民公社更名“長期”人民公社。
1970年10月12日 官渡區新華公社茶坪大隊和七里壩大隊一、二、三生產隊行政區劃入長期公社。
1980年1月境內各公社取消“革命委員會”名稱,改稱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5月境內3個公社改稱鄉,以各生產大隊設村,生產隊設村民組。
1988年長期場、石筍場、箭灘場分別更名為長期街、石筍街、箭灘街。
1991年7月建鎮並鄉撤區,撤原長沙區轄長期鄉、石筍鄉、箭灘鄉,合併建長期鎮,政府駐地長期場。
行政區劃
長期鎮轄康橋社區、華陽村、共和村、長期村、合雲村、紅衛村、鳳儀村、白田村、五七村、太平村、興旺村等10個行政村,1個社區,有83個村民組,6個社區居民小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長期鎮位於赤水市東部地理位置中心,地處東經105°51′11″至106°06′49″,北緯28°41′44″,最高海拔1346.2米,最低海拔328米。東與四川省合江縣福寶鎮接壤,南連本市官渡鎮,西與葫市鎮毗鄰,北與長沙鎮相連。習水河和208省道馬合公路平行縱穿全鎮13Km,將長期鎮劃分為東西兩岸。鎮域面積117.43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境內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區,具有明顯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夏季炎熱,冬季溫涼,日照偏少,無霜期長,夏季多伏旱,初夏及秋季多陰雨,降溫巨烈。近年受大氣環流影響變化,暖冬、早春明顯。局部地區之間氣候差異較大,如長期村七里壩與鎮內河壩地區,就有山下穿汗衫,山上著夾襖之差別。
地形地貌
長期地處貴州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帶。習水河自東南向西北貫穿境內,杉樹溝、小河溝、星宿溪、樓溪溝等大小溪流縱橫交錯,地貌被浸蝕切割成峽谷山地、低山、小丘和坪狀,使背斜層和向斜層發生地形倒置,形成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逆構造地形。山之走勢從東南向西北,依次遞降,最高為興旺村的背光山,海拔1346.2米,最低為習水河出境處穿心店238米,相對高差1108.2米。全境山大坡陡,河流切割強烈,落差大,山巒重疊,峽谷幽深。
地貌類型主要為中山、低谷、坪狀。中山,境內人稱高山地區,屬大向斜坪狀中山地貌,峰頂呈平坦方山地形,嶺脊線似同一高度波狀起伏。低谷,境內人稱半山地區,主要分布於習水河及其支流各向斜低山下部和背斜翼部,組成單斜深丘,相對高度一兩百米不等,谷寬50—100米之間。坪狀,由幾個短軸背斜和向斜組成,地形寬闊,切割零碎,丘谷縱橫,背斜軸部呈條狀,兩翼山丘為饅頭狀。三種地貌在境內面積比約為五比四比一。
山脈。境內山脈主要為婁山山脈支系,由東南向西北分支延伸,山形展布與構造形跡走向基本一致。山樑多南北向,山大坡陡,切割深度在500至1000米之間,以單面山形為主,斷岩嶂谷,河流落差大,瀑布多,山峰多在海拔千米左右。東南部有興旺村的弓背岩、背光山,西南部有五七村的雨尖山,東北部有鳳儀、白田兩村共界的白馬岩,東部有共和村的紅川岩。
水文環境
境內主幹河為習水河,屬赤水河主要支流。過境段長13千米,在本鎮華陽村猴子田處入境,白田村穿心店處出境。支流小溪13條,主要支流6條。
1、習水河。又稱高洞河,源出習水寨壩高家坡,河口合江城南李子林。多年平均經流量6.6億立方米,1959至1961三年平均流量20.9立方米/秒,落差218米,河谷呈“U”形。夏秋山洪暴發,常致河水陡漲;冬春水源枯竭,可涉河而過。航道狹窄,上游通排筏,下游通木船。1964年以前為境內大量林木產品出運水道,也是運進食鹽等生活用品的必經之途。1964年四川境內築壩後航行中斷,只能分段通行小舟。
2、杉樹溝。又稱溪溝頭,源於興旺村五一組,經杉樹溝、胡絲岩、水地壩、官倉頭在溪溝頭入習水河,全長7公里,有多處瀑布。
3、小河溝。由芭蕉溝、李氏溝在長期村三匯嘴處合流,經磨子岩,天堂岩,在長期場入習水河(相傳很早以前,此溪繞場一圈在煙燈坳與挑水溝合流再注入習水河,纏溪地名因此而得,詳情無考)。
4、星宿溪。上游為兩溪,一條源於鹿滾凼的響灘子,另一條源於下廠的大山坡,兩條溪流在吊腳樓內的石板灘匯合,流經吊腳樓、學堂榜,在奔灘處匯入習水河,全長6公里。
5、樓溪溝。源於五七村高山組大屋基蘭告田、王家坡,在三岔河外合流,經觀音洞、腳盆田、黃桷灘、和家墳、葡萄岩、鼓兒凼、天堂坪,在棉花沱處入習水河,全長10公里。
6、油房溝。源於紅衛村火石岩水庫,經唐生坪、杜家嘴、中華嘴,在油房溝入習水河,全長8公里。
7、半山溝。源於鳳儀村半山組大神堂,經半山、大頭田、沙土頭,在石筍場南面大德橋處入習水河,全長6公里。
自然資源
林業資源
鎮內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林業用地8317.57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70.83%;其中森林8101.57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97.40%。
境內森林為常綠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竹林4個森林植被類型。其中:用材林1892.67公頃,占森林面積(下同)的22.76%;薪炭林58公頃,占0.7%;經濟林10公頃,占0.12%;竹林6140.9公頃,占73.83%。竹林中楠竹2679.23公頃,占竹林面積(下同)43.63%;雜竹林3461.67公頃,占56.37%。
人口民族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鎮共111個村民組8566戶,人口29415人,農業人口:27520人 非農業人口:1895人分布有苗、藏、布依,彝等多個少數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紅苕和馬鈴薯等,主要產業有竹、石斛、畜、藥四大產業。
第一產業
種植業
境內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桐、烏桕(棬子)、油菜、茶葉、土煙、水果、中藥材。
鎮內主要有小米、大麥、豌豆、胡豆、綠豆、巴山豆、揚叉豆、米豆、北京豆、蕎子、五穀子、紅稗等,其中豌豆、胡豆、綠豆三樣種植的人多一些,其他品種則偶有農戶種植。
鎮內種植上述各類糧食作物,水稻是主要的,種植面積約占50%,產量則約占糧食總產量的75%。
全鎮各類糧食作物1985年至2000年種植面積最大。其中1998年水稻種植面積近1540公頃,旱地各類種植面積近2000公頃,加上部分複種(一年兩熟),累計種植面積近4000公頃。
養殖業
民國時期,養殖業發展很緩慢。解放後,1950年至1958年,養殖業有較大發展,1959年至1962年又大幅度下降。1963年起逐漸回升,80年代起至90年代,是境內以戶養為主的養殖業發展鼎盛時期,同時發展稻田養魚、池塘養魚。1991年建鎮後,設畜牧站,2002年起改畜牧水產站,對境內畜牧水產等養殖業實施管理,同時對畜禽水產等疫病防治進行技術指導。
2000年以來,長期鎮發展赤水竹鄉黑羽烏骨雞、良種黃牛、黑山羊、生態魚等特色品種。2000至2006年間,年出欄生豬4萬頭、年均增長19%;年出欄家禽17.6萬羽,年均增長13%;年出欄肉羊1020隻,年均增長15%;年出欄肉牛200頭,年均增長20%。年均肉類總產量為3800噸,年均增長17%。發展養殖小區13個,發展大戶1329戶。口蹄疫免疫、禽流感免疫、動物常規免疫率為100%。人工飼草種植180公頃,稻田生態漁業建設168公頃,良種蜂20群。僅2006年,實施生豬人工授精2500頭,引進二元母豬480頭,出欄三元雜交豬2.4萬頭,推廣良種禽9.6萬羽;完成畜牧漁業總產值4100萬元,牲畜稅費統收30萬元。
漁業
境內溪河均有魚類自然繁殖。解放後山塘水庫逐步增多,70年代起發展山塘水庫養魚和稻田人工養魚。2006年全鎮可供養魚水面496公頃,其中河流3公頃,山塘6公頃,水庫20公頃,稻田467公頃,已養魚水面約109公頃,其中河流3公頃,山塘5.5公頃,水庫7.5公頃,稻田93公頃。
境內水產資源主要為魚類,主要品種有河鯉、白甲、岩鯉、鯰魚、鯽魚、黃納丁、石鬍子、青鮊、鱔魚、泥鰍等。1976年引進鰱魚、非洲鯽、草魚、紅鯉等人工養殖。其它水產資源有團魚、蟹、蚌、石包魚、田螺等。
民國時期,境內漁民多以溪河捕撈為主,生產形式自由,政府對漁業生產未進行管理。解放後,政府為保護漁業資源,有利魚類的產卵繁殖,兼顧漁業生產,多次頒布漁業生產和社會捕撈的有關規定,規定每年春初魚類產卵期為禁漁期,嚴禁毒魚、炸魚和電力捕魚等。2002年後,先後建立了華陽3公頃、五七6公頃稻田生態養魚基地。
歷史古蹟
古墓
慈竹林崖墓
五七村慈竹林(地名)外,距習水河長灘(河灘名)約50米處有一崖壁,壁上有兩個方形石洞(里人稱蠻子洞)。一洞呈長方形,長約1.6米,高和深均約0.5米以上;一洞呈正方形,邊長1米以上。兩洞離地面均在5米以上。因雨水長期浸蝕,崖壁石頭剝落,致其中長方形崖墓靠地面方完全剝離崖壁。
生基墓
興旺村大屋基組高筍田(地名)西側,並排五座生基墓葬(里人稱蠻子墳)。每座墓葬由三塊石板組成,兩側各一塊,上方蓋一塊,各塊石板長1.5米以上,寬0.6米;石板上有人物花草文字一類的鐫刻,雖經長年風雨剝蝕,但刻痕依稀可見。據上年歲的老人口述,文化大革命以前,境內這種墓葬不少,以後因域內開山造田,或建設所需,多被拆除。1989年,數撥身著少數民族服裝,肩挑鑄鐵鍋,聲言試燒一年後再行付款的推銷人,先後來到境內,一邊推銷鐵鍋,一邊參拜這種生基墓,並在回去後就一直沒有再來境內收鍋款。因而墓葬系何種族人的祖墓、下葬年代等均無法考證;銷鍋人的來歷也無法知曉。
長期村黃桷塝後檐土坡上也有同樣的生基墓5座,其構築方式與高筍田生基墓完全一致,僅缺花草人物一類鐫刻且保存也沒有高筍田生基墓完整。
長期場袁氏古墓
袁氏古墓位於長期集鎮場中央,里人稱做轉角店處。80年代長期信用社在墓葬地建房時將古墓夷為平地,2002年拆信用社建造商住樓又將墓葬起葬它處。原墓葬占地約50平方米,墓穴以一色白砂岩料石砌圍,頂部有藻井。墓前立碑坊一座,高約3.8米,寬約2.5米;碑坊以陰刻、浮雕、透雕三種鐫刻形式,刻有人物故事、龍獅麟羊以及花草等裝飾圖案。現今墓葬無存,葬年亦無確切考證,僅據袁氏後裔珍藏手謄家譜推之,此墓當是袁世盟以下第十七世孫袁治德妻室何氏之墓,葬年應在清康熙至雍正年間,距今約在300年以上。
楊家坪袁氏古墓
楊家坪古墓座落在長期村小河組小地名楊家坪,古墓葬占地約250平方米。建於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當地官宦(捐職州同)富戶袁洪玳之祖墳,墓葬為袁洪玳之父袁文暹、之母周氏合墳。
墓地入口處八步石梯進入第一級台階,石梯兩側各立石柱一根,柱高5.6米,呈八棱狀,直徑40厘米以上,柱頂各雕刻雄獅一隻。柱上對聯一副:右柱為“青龍帶繞珠光聚”,左柱經雨水長年剝蝕,字跡模糊不清。步入墓地平台,前行7米許,有一座高6.7米,寬5米(洞寬1.5米)的碑坊,碑坊上透雕鏤刻龍鳳獅馬、人物花草。兩對雄獅分列碑坊兩側,均趴在石鼓之上。碑坊之洞門上方鑲嵌石板一塊,長1.5米,高0.7米,前後各陰刻碑文一段,豎排橫書,無與斷句。過碑坊前行1.5米,上五步石梯,進入墓地,再前行7米許,抵墓穴。墓前立3米高,3.5米寬碑坊一座,碑坊有檐有蓋。碑坊上除陰刻文字外,別無其它內容。文字因風雨剝蝕,現已模糊至完全不能辨認。
石廠頭王氏古墓
石廠頭王氏古墓,墓葬位於興旺村五一組小地名石廠頭,為當地王姓家族祖墳。古墓建成於清道光八年秋七月,墓穴為雙室,建成後15年(即道光二十三年,1883年)葬女主人,道光二十四年,距女主人下葬日僅多出一年尚差3天,男主人下葬。
古墓設計建造獨特,墓地前上、下兩塊石壩,均為石板鋪成。墓穴前石壩略小,橫向為長,17米,縱向為寬,6米;往下步8尺石梯計12步,進入稍大石壩橫長17米縱寬8米。兩塊石壩可容納數百人在墓前集會祭祀等。
墓前碑坊1座,寬5米,高7米,中通一門,門寬1.1米,高2.5米,三重戴帽,透雕人物花草、龍獅及二十八宿等。
馬埂上袁氏古墓
馬埂上古墓為當地富戶袁姓祖墓,座落紅衛村馬埂上,占地約150平方米,周圍一圈建有圍垣,全部條石砌成,石垣最高有6米,最低在2米以上。墓前碑坊1個,高5米,寬2.7米,坊上陰刻對聯一幅,橫聯為“人傑地靈”,上聯為“勁節冰操名彰興”,下聯是“芳徽玉著德肇箕裘”。從依稀可見的碑文中可看出古墓葬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表示碑文因風雨駁蝕字跡模糊不清)
寺廟
音閣古剎觀
觀音閣古廟位於長期場南面場頭山嘴上,占地約600平方米,分為上殿、大殿、下殿和化錢爐四個部份。“文化大革命”中毀壞廟內陳設,廟宇房屋由生產隊安排袁氏叔侄在此開辦面房;後由長期鄉政府安排改作公社衛生院;1986年馬合公路建設需要,徹底拆除廟宇房屋,現今由開發商在此建商住樓出售。至今雖然廟宇房舍及其間陳設已無考證,但仍將里人憶述附記於後:
觀音閣內陳設多為各種菩薩塑像,最大一尊為觀音佛祖,高約2米,加上1米高左右蓮台,端座大殿中央,兩側各列十八羅漢,加上廟門土地等全廟共有塑像二十餘尊,全為泥胎塑身。觀音閣自建成之時起,一直就有僧尼固定居住主持,偶有雲遊僧人路經此地小住,場上及鄉下信奉的老人甚眾,信徒中女性居多。民國13年,觀音閣廟內曾一度駐紮地方團練,是年4月,時駐廟內的100多團練曾與匪棚激戰三晝夜,終因彈盡糧絕而翻牆突圍。
太平寺
太平寺位於長期場西南,習水河對岸的大山巒上。解放以前,太平寺是一座僧侶眾多,香菸不斷,誦唱經文之音不絕的寺廟。1951年土地改革,人民政府遣散眾僧,將廟產廟地部份分配給就近農戶,部份留作公產。“文化大革命”後期改作國小校舍,1989年因房舍陋爛不堪,無法再住而拆建,迄今僅留下山門一座。山門對聯為“廟貌巍峨臨下有赫,神功浩蕩惠我無疆”,橫額為“大太平”。
太平寺廟宇周圍多為廟地廟產,過去一度古木參天,尤以馬尾松碩大無比。民國末年,遷建長期國民初級國小堂於場頭山包上,曾在此伐木作建材,有的木材須16人甚或32人方可抬動。
玉皇觀
玉皇觀座落在興旺村興旺組,離長期場約5公里。寺廟分為上殿、廂房和下殿三個部份,山門前有五級寶塔一座,解放初被拆除。解放以前有常駐住持僧人,解放以後經教育遣散。“文化大革命”中生產隊將上殿改作保管室,下殿則改作國小校舍,1970年起至1995年間,一直是一所公辦學校。後因生源不足,房舍陋爛被撤銷。
歸化山
歸化山座落今紅衛村境,距石筍場約3公里。寺廟分上殿、正殿、下殿三大部分,山門前石桅兩根,廟門為高8尺、方2尺余條石門坊。三殿之間夾兩天井,殿房屋脊分別塑有鰲魚翹角,二龍戲珠,魚兵蝦蟹和花草人物。各殿木雕泥塑神像40餘尊。解放前常駐住持僧人,並常在此廟做清醮會、蟲蝗會等教會法事。解放以後,“破四舊”徹底將廟內陳設打毀,現廟堂屋舍已蕩然無存。80年代末,當地民眾中信奉者在廟地附近新建廟宇土木結構瓦屋三間,並不時在此做會。
石刻
永安壩崖刻石筍場今永安幼稚園外,臨習水河邊有一長20餘米,高10米許崖壁,崖上刻有“永安壩”3個大字,字高約40厘米、寬約35厘米。刻鑿年代無考,至今字跡清晰可見。
石筍下場摩崖碑刻今石筍下場黃桷樹下,摩崖碑刻一處,刻字多已模糊,推之為1789年為修路所刻紀念碑。
護林標語崖刻石筍場頭“永安壩”崖刻旁,有崖刻標語一處:“愛護林木管好竹林赤水縣人民委員會宣”,字型見方40厘米。崖刻未具鐫刻年份,推之應為1966年春。
四門額石刻原石筍鄉政府駐所(萬壽宮,見本章第四節),大門石過樑上陰刻兩行大字,字型高約25厘米,寬約20厘米,上行為“赤水縣”,下行為“石筍人民公社”。石刻未署刻制時間,推測其刻鑿年代應在1965年11月以後。
宗祠貞坊
石筍萬壽宮
大約距今250年前,江西麻城紹贛鄉鄢、皮、羅、袁、郭、周、謝等七姓遷居境內永安壩(今石筍場)。七家人籌資修建廟宇一座,對內稱“江西會館”,對外叫“萬壽宮”。每年正月二十八舉辦真經會,二、六、九月共三次舉辦觀音會,均在萬壽宮內進行,分別由以上7姓人輪流擔當會首。廟內四角各置一個青銅鑄造花瓶,高約米許;上殿、下廳塑造真經菩薩、觀音佛祖、靈官菩薩、神菩薩、財神爺等大小神像數十尊。門前左右兩側石獅抱鼓一對。
解放初農協會將廟內陳設全數打毀,房舍留作鄉人民政府辦公,直至1991年並小鄉。現今殘垣斷瓦、腐朽樓閣,搖搖欲墜。
永安壩周氏貞節坊
永安壩周氏貞節坊位於石筍場大德橋南側約20米處,1967年葫磨公路建設時拆除。據場上幾位七旬以上老人憶述:坊高約8米,通寬4米以上,坊頂刻有“御賜誥封”四個大字,碑坊人物故事、龍獅麟羊皆有所刻,刻工則陰刻、浮雕、透雕兼有。相傳為本地富戶周氏姑娘定婚尚未出閣,男方即病亡故,周氏從此未生另嫁念頭直至病故,後經朝廷聞聽遂為之立此碑坊。建造年代無考,推之當是清時修建。
五七村謝氏祠
據當地百歲老人憶述,謝氏祠建造年代當為距今100多年以前。墻體用條石、方磚,檐廊樓閣用木料做建材。大門上陰刻“謝氏宗祠”四字,門柱為條石,陰刻楹聯一幅,字跡依稀可見,上聯為“夢雞追已往音容宛在”,下聯書“匆鳳卜將來靈秀特鐘”。進大門為過廳,過廳樓上是戲樓。再往前行為天井,天井兩側建一樓一底廂房,廂樓分為“男賓樓”、“女賓樓”,在舊時,兩廂樓多為謝氏族人辦“清明會”請戲班唱戲,男賓女客分座看戲之所。過天井上八步石梯進大殿。大殿為謝氏族人祭祀祖先之所,也作看戲時觀眾座席之用。
1952年土改時,謝氏祠被沒收後分給無房貧僱農。迄今,祠堂大門及樓廂、男賓樓等尚存,女賓樓及大殿已拆除,剩下石壩、菜地各一塊。
風景名勝
月亮湖風景區,是赤水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區之一,位於赤水市長期鎮東12公里,月亮湖風景區規劃面積為23平方公里,湖水面積426880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與四川省合江縣佛寶國家森林公園接壤,距重慶江津四面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00餘公里,系黔、川、渝毗鄰地區生態旅遊“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裡,山峰挺秀,林木蔥蘢,天清氣爽。以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活化石”銀杉、珍貴植物香楠、福建柏等為代表的亞熱帶原始森林面積達13000餘畝,楠竹林海面積達1200餘畝。
地圖信息
地址: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長期鎮政府(長期大道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