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起義

長春起義

1948年的長春起義是解放戰爭中我軍第一次爭取成功的國民黨整軍起義,對瓦解國民黨軍、奪取遼瀋戰役的全面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春起義
  • 時間:1948年10月17日
  • 地點:中國吉林省長春市
  • 起義部隊:第60軍
  • 起義將領曾澤生
起義過程,部隊改編,

起義過程

1948年9月12日,東北野戰軍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遼瀋戰役蔣介石命令國民黨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官鄭洞國率其嫡系新編第七軍和曾澤生的第六十軍共6個師固守長春,以策應南線的作戰。
遼瀋戰役開始後,東北野戰軍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戰略部署,採取“軍事圍困、經濟封鎖、政治瓦解”三位一體的戰略方針,對長春守軍久困重圍,斷其供給,並展開強大的政治攻勢。為了加快長春的解放,解放軍東北軍區決定派李崢先和原國民黨六十軍一八四師五五一團團長張秉昌等人,以遣俘的身份回到國民黨六十軍做策反工作。
此時東北解放軍對長春圍困已達半年之久,東北國民黨部隊陷入極端困境中:打不贏,走不了,守不住。國民黨部隊軍心渙散,有的想突圍逃命,有的想負隅頑抗,有的想棄暗投明。在這種情況下, 李崢先、張秉昌二人決定先在六十軍中下層軍官中進行策反。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李崢先、張秉昌了解到這些軍官普遍認為六十軍除了起義,別無生路!他們掌握了這些基本情況後便不斷尋找機會與六十軍的高層長官接觸,對他們進行“旁敲側擊”,並把中下層軍官的共識巧妙地“泄露”給這些上層軍官。此時六十軍軍長曾澤生在巨大的內部壓力、緊迫的外部形勢和六十軍內部幾位共產黨員的策反下逐漸產生了走向光明的思想。
1948年10月10日凌晨5時許,國民黨六十軍二十一師師長隴耀派人把李崢先和張秉昌叫到師部,說:“你們重回六十軍的任務,軍部早已知曉。這次請你們來,有個要事和你們商量。曾軍長、白師長(白肇學,時任六十軍一八二師師長)和我已決定率部起義,並正式派你們作為六十軍的全權代表出城與東北解放軍接洽起義事項。”“我們這次起義的目的,是為了雲南三萬健兒的生死存亡,因為蔣介石來令逼我們迅速突圍向瀋陽靠攏,可我們幾次突圍未成。在這生死攸關的緊要時刻,我們不得不以起義方式投向東北解放軍。”李崢先點點頭:“去東北解放軍那裡還有什麼要求和條件嗎?雙方還有需要相互協調的問題嗎?”隴耀斬釘截鐵地說:“這是參加革命,沒有什麼條件!但要協商好以下幾個問題:1、明確部隊起義的時間,行進方向、路線、到達的地點;2、為了避免兩軍誤會,雙方應明確規定通訊聯絡、口令信號;3、對起義部隊的服裝、糧秣給養的補給問題;4、最後要求,不要把起義部隊分散打亂編制。”“假若東北解放軍要我們準備全軍起義的憑證怎么辦?” 李崢先發出疑問。隴耀隨手從內衣取出一封信,莊重地交給李崢先、張秉昌,說:“這個我們早想好了。這是曾軍長、白師長和我三人親自簽寫的,帶去呈交東北解放軍負責人,如果我們失信的話,可將此信公之於世。”
事不宜遲,當天上午9時,李崢先、張秉昌就出城趕往東北解放軍駐地。12日一早,東北解放軍圍城兵團政治部主任唐天際、參謀長陳光和劉浩等一行人接見了他們。李崢先、張秉昌把六十軍委託他們作全權代表出城聯絡起義之事作了匯報,並把長春城內已經極其困難、新七軍軍長李鴻病重等近況也作了詳細報告。
唐天際對六十軍的起義深表歡迎,高度讚揚曾澤生、隴耀、白肇學等投向光明的義舉,並問:“部隊要起義,曾軍長、隴師長還有別的打算嗎?能不能在部隊起義時把鄭洞國兵團部和新七軍一齊幹掉,作為部隊投向人民的第一功啊?”李崢先回答說:“隴師長沒講這個。”唐主任又問:“提出什麼條件沒有?”李崢先把隴耀交待的那四條要求作了匯報。
13日早飯後,唐天際等人繼續和李崢先、張秉昌談話,唐天際說:“我們很歡迎六十軍起義,隴師長提出的那幾條要求很好解決,請轉告曾軍長、隴師長放心!但還有些重大問題不知你們考慮了沒有,如昨天說的消滅鄭洞國兵團部和新七軍問題,如果你們不打他們,他們要打你們怎么辦?部隊要行動,長春市內的治安秩序怎么維持?長春市幾十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如何保障?公私物資、門市、建築及軍政軍需物資怎樣保護?”李崢先只好如實回答:“首長問的這些,我們來時隴師長都沒說。”
唐天際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這些重大的問題都沒談,看來你們兩個同志還要再跑一趟,請曾軍長、隴師長進一步研究研究,再另派正式代表出來談。”
李崢先、張秉昌回城後向曾澤生詳細匯報了有關情況。曾澤生開始很高興,但聽到後來批評二人說:“派你們兩人當全權代表不行,還要再派正式代表會談,時間這么緊,萬一蔣機一來,不就麻煩了嗎?”停了一會兒,曾澤生又說:“解放軍提的第一條就不大好辦,鄭洞國是個好好先生,李鴻又在重病中,我們在一塊相處這么長時間了,怎么能乘人之危呢?其餘幾條我們照辦就是了,派你二人去不行,又該派誰去呢?”李崢先說:“另派正式代表的人選問題在那邊也共同研究了,經反覆分析,他們認為李佐、任孝宗這兩位副師長隨便選一位去都行。”
此時已是13日午夜,曾澤生還在猶豫不定。李崢先急切地說:“軍長,不能再猶豫了,我聽說14日四野要對錦州發動總攻擊。”曾澤生聽後表面上似乎還很鎮定,但實際上內心已十分緊張了。於是他立即命令副官派人把李佐、任孝宗兩位副師長找來。曾澤生當即將他們作為正式代表出城接洽起義之事作了簡單交代,讓李崢先陪同他們一塊去,並將蔣介石要六十軍立即突圍向瀋陽靠攏的手令交三人帶去,以表誠意。
14日凌晨2時,李崢先和李佐、任孝宗三人悄悄出城,拂曉時,他們見到了唐天際等幾位首長。早飯後休息了一會,雙方就開始了正式會談。
李崢先首先向唐天際轉告了曾澤生的意見:除第一條有困難外,其餘幾條按照解放軍的要求照辦。但唐天際問到採取哪些具體措施比較妥當、安全,特別問到部隊採取什麼方法步驟撤出長春、怎樣行動時,兩位副師長頓時語塞了,李崢先也陷入沉思。六十軍起義這么重大的事情,對面還有鄭洞國兵團部和戰鬥力較強的新七軍這樣的敵人,這些事不考慮好、不進行周密部署確實不妥。唐天際又說:“若事情想得多一些,全面周到一些,順利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否則難以構想會出現什麼麻煩問題。雖然出現些問題我們並不怕,不過最好不出問題或少出問題,這樣不是更好一些嗎?” 談了一天,結果不理想。唐天際說:“我們的意思,還要請兩位副師長回城再和曾軍長進一步具體研究部署。”
10月15日,東北軍區派劉浩陪同任、李兩位副師長返回長春。他們入城後,當夜就架通了兩軍之間的電話線,曾澤生和唐天際直接取得了聯繫。
16日,曾澤生在劉浩的陪同下親自出城和唐天際面談,最後他們商定用交接防務的辦法行動,時間就定在當天夜裡。當日黃昏,李崢先隨曾澤生和劉浩一同乘車返回長春城。下車後,李崢先和劉浩陪同曾澤生在指揮所內,曾澤生向部隊下達了出城交接防務的一系列命令。隨後不久,不斷有師團來電話報告交接防務情況,深夜12時,通信營來電話報告說,各部隊電話線除留有通兵團部的一條線外,其餘全部撤收完畢。
待所有部隊都脫離駐防地出城集合後,曾澤生命令接通兵團司令部電話,親自對鄭洞國說:“六十軍已經起義,這是全軍官兵的一致要求,部隊除此一條出路外,別無選擇,所以請司令官諒解,請問司令官是否也能同我們一塊採取同樣行動呢?”
李崢先聽不清鄭洞國講的什麼,又聽曾澤生回答:“現在別的話都用不著再說了,這也是逼得沒有辦法的事,不要再說什麼蔣總統過去對我們如何如何好的話,大家心裡都是明白的。現在有一位解放軍代表在我這裡,你願意和他講講嗎?”
曾澤生隨即把話筒遞給劉浩,劉浩先向鄭洞國問好,接著說:“現在長春的形勢你是知道的,我們的政策是放下武器可以保證你方安全,六十軍曾軍長現在已經率部起義,司令官是不是能像剛才曾軍長所言,和他們一塊行動?希望三思,莫作不必要犧牲!”劉浩又說:“那就這樣吧,來日方長,後會有期!”
隨後,曾澤生和劉浩、李崢先相視一笑道:“現在一切交接事宜都辦妥了,部隊也都已出城,我們也走吧。”10月17日凌晨,曾澤生和劉浩、李崢先、張秉昌等人離城到了郊外,蔣介石派三架飛機到郊外盲目地投了幾顆炸彈就飛走了。這時,六十軍所有部隊都按指定路線順利地到達了宿營地點,留守長春的只有國民黨鄭洞國兵團部和新七軍了。
17日天一亮,國民黨新七軍駐長春中山路以東的部隊,見沿中山路西原駐防的六十軍一夜間都變成了戴大皮帽子的解放軍了,士兵們立時都把槍丟了,說:“六十軍都變了,我們還幹啥?”解放軍乘勢向其他新七軍的官兵喊話,號召他們放下武器,無條件設誠,否則將立即發動攻擊,全部殲滅。
21日晨4時,國民黨東北“剿總”副總司令、長春國民黨守軍最高指揮官鄭洞國自知大勢已去,也被迫帶領東北“剿總”第一兵團部投誠。在經過近5個月的嚴密封鎖圍困後,長春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宣告解放,創造了人民解放軍實行長困久圍,不攻而破大城市的一個成功範例。

部隊改編

為了改造這支滇軍舊軍隊,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對其進行整訓:首先,宣布取締舊軍隊中一切反動組織和封建組織,以精簡整編形式取消原軍、師、團各級八大處,按照解放軍的編制在全軍團以上單位重新編組司令部和後勤部,建立政治機關,配備連以上各級政治工作幹部;然後,清洗部隊中的特務、奸細、胡匪、警察、憲兵、逃亡地主,資遣回鄉一部分老弱病殘;接著,全軍抽調多數軍官、部分軍士和士兵計2490人,送東北軍政大學學習。留隊的軍官再區別情況,將一部分不會妨礙部隊改造的軍官留在原單位,通過老部隊派來的幹部“傳幫帶”,邊工作,邊隨同部隊參加改造;對一部分私人感情濃重、封建關係緊密或軍閥作風比較嚴重的軍官,調動工作崗位,讓其在新單位隨隊參加學習和改造。
1949年1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布命令,將起義的原國民黨第60軍及所轄3個師成建制地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所轄182,21師和暫編52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50軍步兵148師、149、150師,任命曾澤生為軍長,葉長庚為副軍長,徐聞烈為政委,王振乾為政治部主任。白肇學為148師師長,隴耀為149師長,李佐為150師長。從1949年1月26日開始,,改編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在吉林九台展開了政治整訓。通過以士兵為主體的訴苦運動控訴運動和階級自覺運動,進行革命戰爭觀教育、內部團結教育和政策紀律教育。各基層連隊均成立了士兵委員會,實行經濟民主和政治民主,全軍各個連隊從士兵中秘密發展了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到5月底政治整訓結束時,黨的各級組織已經從上而下全部建立,連有小組,營設支部,團設黨委,整個起義部隊完全置於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之下。鑒於部隊改造之前紀律很差,給駐地民眾的生產與生活造成了不小的損失,政治整訓的後期,由軍政治部發起了一個全軍性的“徹底清查賠償運動”和“人民軍隊愛人民運動”,起義部隊很快與駐地民眾建立了一種水乳交融的軍民關係。
1949年6月14日,面貌煥然一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分批乘火車南下河南商丘地區集結,參加解放戰爭。10月,第50軍進軍鄂西,參加鄂西戰役,俘國民黨軍第79軍代軍長蕭炳寅,副軍長李維龍以下官兵7000餘人。初戰告捷,受到第4野戰軍兩次通令嘉獎。 1949年11月,第50軍轉隸第2野戰軍,進軍四川參加合圍胡宗南集團的成都戰役。 1950年2月,奉命歸屬第四野戰軍建制,回湖北沙市、鐘祥一帶參加農業生產和修築漢江大堤工程。中南軍區將補訓第15團、第15醫院調歸第50軍建制。此時,加上在鄂西戰役和成都戰役中解放、收編的國民黨官兵2.7萬餘人,以及在四川招收的青年知識分子1600餘人,全軍官兵已達5.8萬餘人。5月,遵照中南軍區的指示,將收編的國民黨軍第20兵團三個軍的殘部縮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7師,師長方墩,政治委員秦振,歸第50軍建制,並在天門地區進行整訓。
1950年9月下旬,第50軍奉命由湖北開赴東北,歸東北軍區指揮,在吉林西豐、遼原、磐石、海龍一帶集結待命。在此期間,奉命撤銷了第167師和軍炮兵團,組建了三個師屬炮兵營。 1950年10月,這支起義部隊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鬥行列。 10月25日,第50軍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序列開赴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戰役。在第三次戰役中,全殲英軍皇家重型坦克營,解放漢城。在第四次戰役中,在漢江兩岸頑強抗敵50晝夜,沉重打擊和消耗了敵有生力量,保證了志願軍主力的休整、集結和糧食補充,為準備實施戰役反擊爭取了時間。在抗美援朝艱苦、殘酷戰爭中,尤其在第四次戰役的漢江50晝夜阻擊戰中,第50軍以頑強的戰鬥作風和輝煌的戰績,獲得了毛澤東主席和彭德懷司令員的交口讚譽!
1951年3月15日回國整補。同年7月,第二次開赴朝鮮,擔負西海岸防禦以及搶修機場等任務。10月至11月,奉命執行渡海攻島任務,在空軍和炮兵支援下,先後攻占南韓軍盤踞的椵島、炭島、大和島小和島、和艾島。1955年4月,第50軍從朝鮮撤軍回國。第50軍在兩年零9個月的入朝作戰的期間,英勇善戰,不怕犧牲,戰果輝煌。共斃敵聯軍11,572人,傷敵2,088人,抓獲442人,擊落敵機17架,毀傷坦克62輛,繳獲各種槍枝1900多支,勝利地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湧現出二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鮑清芳,國際主義戰士、二級模範王永維等功臣、模範1.4萬人,有一個團、六個連、十一個班、七個組獲榮譽稱號,有7000餘人獲朝鮮政府授予的勳章或獎章。軍長曾澤生本人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1955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時,被授予中將軍銜。
(文革期間50軍在四川、西藏駐防,1985年百萬大裁軍裁去兩個師。留下149師劃歸13集團軍建制,現在駐四川樂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