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東北人民解放軍一部對駐守吉林省長春市的國民黨軍進行的以軍事包圍為主,與政治攻勢、經濟封鎖相結合的軍事行動。
"九·一八”後,日本集中國內一批一流專家,採用歐美式建設理論,到長春進行規劃設計。綠化系統,既吸收了霍德華的田園城市理論,又注意到整體環境。新區採用分流制的排水系統,以保持公園綠地流水清潔,利用天然溝渠造成藉助於地形的綠化帶。主要幹道採用電力、電訊、照明線路地下化,新住宅區設定電力路線走廊。為適應三十年代城市交通方式,採用平面環狀交叉,設計了許多圓形廣場。
長春圍困戰前,長春居民加駐軍為八十萬左右。
1948年5月23日開始,解放軍對防守長春之國軍包圍,切斷空中運輸,進行150多天軍事圍困和經濟封鎖,期間發生幾次大交戰和幾十次零星交火,守軍糧食、燃料極度缺乏,平民餓死數有十多萬,最後以國軍六十軍倒戈,新七軍投降,解放軍進駐長春結束。長春戰役是遼瀋戰役之一部分,解放軍占領長春宣告了遼瀋戰役第一階段結束。
戰役自1948年5月23日,解放軍對防守長春之國軍完成包圍,並切斷國軍空中運輸開始,直至10月19日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倒戈,新七軍投降,解放軍進駐長春結束。
基本介紹
- 名稱:長春圍困戰
- 地點:吉林省長春市
- 時間:1948年
- 參戰方:解放軍、國軍
- 結果:解放軍獲勝
- 參戰方兵力:均約10萬人
- 主要指揮官:蕭勁光、鄭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