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山子鎮為米泉市下轄鎮 ,其位於米泉市城北13公里處,共26665人,全鎮總面積72平方公里,是米泉市人口最多的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山子鎮
- 別名:紅旗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米泉市城北13公里處
- 下轄地區:馬場湖村 鹼梁村 梁東村
- 政府駐地:吉三泉村
- 電話區號:0991
- 郵政區碼:831402
- 面積:72平方公里
- 人口:26665人
- 著名景點:清真寺、吉三泉大寺、聚賢莊
- 車牌代碼:新A
- 性質:泉市人口最多的鄉鎮
經濟概況,社會事業,歷史沿革,科技,
經濟概況
2004年,長山子鎮緊緊抓住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大力推進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性的轉變。以工業為主導,以市場農業和第三產業為支撐,最佳化功能,增創優勢,依託周邊城市,大力發展經濟。長山子鎮在工業上全面實施工業興鎮,工業強鎮戰略,加快推進工業結構調整,逐步最佳化升級,形成以優勢產業為先
導,傳統工業全面改造提升為新興蓬勃發展的工業產業格局;長山子鎮採取“扶優扶強”的措施,加大對夏禹、永振、雪蓮酒業、大西洋、新世紀、等骨幹企業的支持力度,使他們上檔次、上規模,從而帶動全鎮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截止目前,全鎮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家,產值3000萬元以上企業3家,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6家,工業興鎮規模初步形成。
長山子鎮在農業上實現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實現科技興農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農業區域規劃“南片設施蔬菜,東片水生蔬菜,西片養殖業,兩梁(長山子梁、吉三泉梁)發展食用菌產業的新格局”;2004年該鎮按照“強畜牧、增蔬菜、擴菌類、優水稻、興旅遊”的發展方針,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逐步加大對農業的投入,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2004年全鎮優質米種植面積27300畝,達全鎮水稻面積的100%,其中訂單種植16100畝;蔬菜種植面積為14510畝,春提早、秋延晚蔬菜大棚2110個平米、近10個品種,實現產值3140萬元;畜牧業已形成20.3萬頭只畜、172.4萬隻禽的養殖規模,湧現養殖專業大戶26戶,全鎮實現畜牧業產值7094萬元;特色農業得到較快發展,全鎮水生、半水生蔬菜面積達到500畝,紅線蟲養殖達到300畝。2004年長山子鎮加大了對小城鎮建設和農村標準化居民點的建設力度,對原有的規划進行了重新修訂,現已完成了規劃修編。截止目前已完成湖南村、黑水村、吳家梁村、吉三泉村、新庄子村、二灣村、下樑頭
村標準化居民點建設,房屋、道路建設均符合設計要求,實現了較為科學的生產與生活配置;另外在抗震安居房建設方面完成土改磚151戶,面積14177.8平米。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長山子鎮加強了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促進全鎮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極大豐富了各族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廣泛開展,“科技興鎮”戰略取得明顯成效,實施科研項目,已取得初步成效。“四五”普法、綜合治理、民族團結等各項工作都作出了新的成績,全鎮呈現出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無非法宗教活動的大好局面。由於精神文明生活日益豐富,使得素有“籃球之鄉”、“花兒之鄉”的長山子鎮美名遠揚。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長山子鎮將會緊抓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步伐,將會把一個經濟發展、人民富裕、社會安定、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全新面貌展現給世人。
社會事業
6月25日上午,烏魯木齊市米東區長山子鎮土窯子村村民魏玉新銷售了28公斤雙孢菇,收入300多元。自去年11月以來,他種植的兩個大棚1200平方米的雙孢菇靠二次發酵技術收入8萬多元。魏玉新只是長山子鎮受益農業科技的農民之一。這個鎮有萬餘農民靠農業科技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有3萬多農民的長山子鎮是米東區最大的鎮,但耕地面積只有4萬多畝,人均1.5畝。多年來以種植水稻為主,種植結構單一。為加快農民增收致富步伐,這個鎮在加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同時,在有限的土地上通過科技增收增效。2000年以來,他們引進適合本地栽種的雙孢菇栽培技術,同時加快對水稻的種植技術革新。為了讓農民儘快掌握新技術,他們除建立技術培訓中心外,還在19個村設立培訓學校,每年定期舉辦3次至5次大規模技術培訓,每年培訓農民6000人次。持續的培訓,讓全鎮農民每人都掌握了二至三門新技術。
這個鎮的水稻種植技術已從傳統的旱育稀植髮展到盤育機插,新品覆蓋率達100%,90%的水稻達到無公害和綠色標準,單產也由幾年前的600公斤提高到去年的750公斤。雙孢菇種植採用二次發酵等新技術後產量大幅度提高,總產量已占全疆市場總量的70%。長山子鎮三個莊村村民馬佩社種植水稻20多年,他經常更新品種,提高了水稻產量。今年,他又申請測土配方項目。經過測土配方的3畝水稻長勢好於其他水稻。他說,過去總認為種地要靠經驗、憑力氣,沒想到科技有這么大的力量。
長山子鎮在發展過程中,充分考慮環境資源和生態的承受力,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長山子鎮共有工業企業65家,為抓好環保工作,本著“經濟要發展,環境要改善”的理念,樹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意識,努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全鎮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同時,確立工業發展絕不能以破壞環境和犧牲後人的利益為代價,既要堅定不移地加快發展步伐,又要堅定不移地加強生態建設的思想,將環保審批關前移,充分發揮環保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前置把關作用,規定凡擬落戶的項目, 如果沒有環保部門的審批意見,不能立項,不能辦理有關報批手續,不能建設,防止引進落後污染工藝,而且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還堅持科學論證、合理選址、加強環保等措施,儘可能降低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制訂鼓勵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降耗優惠措施,推行企業清潔生產,建設循環性企業,改變資源耗能高、效益低、污染重的傳統經濟成長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米東區長山鎮遠程教育操作員日前參加了在該鎮第二期電腦知識培訓班,此次培訓內容為計算機機基礎知識、遠程教育系統的操作、使用、相關設備的基本維護、管理等,為紮實抓好該鎮遠程教育工作打下了基礎。長山子鎮引導各村以遠程教育內容指導農民增收創業、開展基層黨建等實際工作。我國原生態民歌主要是華夏農業文明的文化結晶,數千年來,由一代代勞動者們,在不太被人們所關注的地方,在青史少有問津的情況下,口授心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天山北麓中部,地勢平坦開闊,綠洲片片相連。這塊東西長達一千餘里的肥田沃土,曾是兩漢時期的車師後部,盛唐時期的庭州轄地,有著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千百年來,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這裡繁衍、生息著。維吾爾祖先曾長期在連片的綠洲上耕耘;蒙古族人民的先輩曾在遼闊的牧場遊牧;漢族人民和回族人民早在13世紀起就移居到這裡屯植屯田,戍邊保疆,曾攜手並肩地抗擊外寇入侵,保衛自己美麗的家園……
這塊各民族共同開發、共同保衛過的古老邊疆,就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古稱庭州,是絲綢之路新北道上蕞爾邊鎮,也是中亞陸路交通必經之要道。昌吉回族自治州地跨東經85°20′—91°35′,北緯43°15′—45°31′。東西長約541公里,南北寬為269公里,總面積為92182平方公里,占新疆總面積的5.28%,占全國總面積的0.91%。昌吉回族自治州東連哈密地區,西接石河子市,南與吐魯番地區、烏魯木齊市、八音格楞蒙古自治州為鄰,東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北部和阿爾泰地區、塔城地區接界,人口約120萬。居住著回、漢、哈薩克、維吾爾等29個民族。全州有五縣三市,自東向西依次是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奇台縣、吉木薩爾縣、阜康市、米泉市、昌吉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位於昌吉市南部。昌吉回族自治州是以回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地區。在自治州各民族人數中,僅次於漢族,居第二位,以米泉市最為集中,昌吉、吉木薩爾縣次之。人數占全疆回族的20%之多。昌吉地區是回族人民長期耕耘生息的地方。
昌吉地區的回族“花兒”是和回族歷史、文化、社會生活緊密相關的,要談昌吉回族“花兒”,必須首先要搞清楚昌吉回族的淵源。“回回”一詞最早出現在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和南宋膨大雅《黑韃事略》中出現,主要指蔥嶺東、西處於喀喇(哈拉)汗朝統治之下的回紇(回鶻)人。回族是由中國國內及國外的多種民族成分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民族。伊斯蘭教的傳入及其在中國的發展,對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紐帶作用。回族在昌吉的定居和繁衍,是同13世紀以來大批中亞西亞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東遷,以及我國中央政權對邊疆的開發、經營,緊密相連的。中國回回民族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亞西亞各民族進入中國後,吸收了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的成分逐漸形成。回族先民進入中國,從公元600年前後阿拉伯的傳教士蓋斯、吳艾斯、罕戈士,到元朝成吉思汗遷入中國的大批阿拉伯、波斯、中亞西亞各族的將士及歷代來華經商的商人及其後裔,當時統稱為“回回”。在元朝以後逐漸這些東來的回回,被編為探馬赤軍。至13世紀末葉,元朝利用昌吉地區手工業比較發達的基礎,以北庭為中心,設立製造兵器和農具的冶鑄場、染織絹緞局,發展工業。同時調來“回回軍”“漢軍”等,在這裡大興屯田,發展農牧業。元二十七年(1290年),昌吉地區的騰竭爾(今阜康市)回回屯田約三千戶,是當時新疆重要的回回墾區。
歷史沿革
1775年至1759年(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清朝出兵伊犁,統一了南北疆以後,便在新疆實行了大規模的屯墾。昌吉地區地廣人稀,土地肥沃,成為重要的屯墾區。由陝西、甘肅一帶遷來了大批的回族、漢族,在昌吉一帶參加了開發事業。作為當今昌吉自治州主體民族的回族,最先是在這個時期由陝西、甘肅一帶遷來的。
1884年(光緒八年),清政府建立新疆行省以後,昌吉地區同內地的聯繫進一步加強了,又有大批陝、甘以及其他各省的回族人民陸續遷來定居。僅1771至1784年,在烏魯木齊,達板城、昌吉一帶落戶的回民就達10000多名。清朝定居下來的這些回民,是昌吉地區回族的主要成分。
20世紀初至中華民國時期,由於西北地區戰亂、天災等原因,又陸續有甘肅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寧夏南部山區,青海東部等地的老百姓成群結隊地“走西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20世紀60年代國內發生較大的自然災害,西北各省,尤其是甘肅、寧夏等地為重災區。這使這些貧困地區的回民自流向昌吉地區。同樣,還有通過其他渠道進入昌吉的回民。他們及其後代就形成了今天新疆回回民族的主體部分。
綜上所述,新疆回回民族的來源,主要是近幾百年來從西北各省、區,即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遷入的。當然也有少部分從國內的其他省、區遷入的。
科技
6月25日上午,烏魯木齊市米東區長山子鎮土窯子村村民魏玉新銷售了28公斤雙孢菇,收入300多元。自去年11月以來,他種植的兩個大棚1200平方米的雙孢菇靠二次發酵技術收入8萬多元。魏玉新只是長山子鎮受益農業科技的農民之一。這個鎮有萬餘農民靠農業科技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有3萬多農民的長山子鎮是米東區最大的鎮,但耕地面積只有4萬多畝,人均1.5畝。多年來以種植水稻為主,種植結構單一。為加快農民增收致富步伐,這個鎮在加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同時,在有限的土地上通過科技增收增效。2000年以來,他們引進適合本地栽種的雙孢菇栽培技術,同時加快對水稻的種植技術革新。為了讓農民儘快掌握新技術,他們除建立技術培訓中心外,還在19個村設立培訓學校,每年定期舉辦3次至5次大規模技術培訓,每年培訓農民6000人次。持續的培訓,讓全鎮農民每人都掌握了二至三門新技術。
這個鎮的水稻種植技術已從傳統的旱育稀植髮展到盤育機插,新品覆蓋率達100%,90%的水稻達到無公害和綠色標準,單產也由幾年前的600公斤提高到去年的750公斤。雙孢菇種植採用二次發酵等新技術後產量大幅度提高,總產量已占全疆市場總量的70%。長山子鎮三個莊村村民馬佩社種植水稻20多年,他經常更新品種,提高了水稻產量。今年,他又申請測土配方項目。經過測土配方的3畝水稻長勢好於其他水稻。他說,過去總認為種地要靠經驗、憑力氣,沒想到科技有這么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