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縣教育局

長寧縣教育局是四川省長寧縣政府的職能部門之一,由原“長寧縣教育研究室”改建成立,現行政職稱為“長寧縣教育體育和文化廣電局”;主要負責擬訂全縣教育體制改革政策和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義務教育的巨觀指導與協調等。長寧縣共有學校168所,其中:高中6所,國中22所,國小140所,在校學生人數56448人;全縣專任教師總數3103人,其中:高中教師607人,國中教師992人,國小教師150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寧縣教育局
  • 外文名:ChangNing County education bureau
  • 地區:長寧縣
  • 類型:政府機關
  • 時間:1954年12月10日
單位概況,服務職責,長寧教育20年改革發展回眸,

單位概況

1950年1月1日,長寧縣人民政府建立後,縣府指派胡書文對原教育科進行接收,留用原督學盧漢弼。二月設制民教科管理全縣民政和教育工作,三月各區設文教助理一人,同年六月由民教科改設民政科和教育科,教育科專管全縣教育工作,下設督學,社教科員各一人,各區文教助理仍然存在。
1954年12月10日“長寧縣教育研究室”建立。
1956年底教育科和衛生科合併為文衛辦公室,下設工作人員七人,分管教育和衛生工作。同年“長寧縣教育工會”成立。
1957年教育科和衛生科分開,設制文教科,下設科員和工作人員五人。
1964年5月2日“長寧縣業餘教育委員會”成立 ,下設辦公室。1966年底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各單價紛紛建立民眾組織,文教筆機構癱瘓,領導、科員的稱謂和區的文教助理也自然消失。
1967年10月,縣裡設立四大組(即政工組、衛生指揮組、文衛組、工交組)由文衛組辦公室管理文化、教育和衛生工作。
1970年5月,由文衛辦公室改為文教組。
1971年12月在各區建立“文教辦公室”設幹事、事務各一人。
1973年7月縣裡撤消文教組,建立文教局。
1979年11月23日,“長寧縣工農掃盲業餘教育領導小組”改為“長寧縣工農教育委員會”委員由15人組成,下設辦公室。
1981年長寧縣人民政府長府發[199117號檔案《關於成立長寧縣文化局的通知》決定成立“長寧縣文(教)化局”。大約一月後,地區有新的指示精神,我縣決定不成立文化局。同年八月撤消文化局,原任命的領導併入文教局任職。
同年4月12日,長寧縣人民政府長府發[1981]20號檔案《關於成立長寧縣勤工儉學領導小組的通知》成立了“長寧縣勤工儉學領導小組”由十一人組成,下設辦公室。
1983年3月31日,長寧縣人民政府長府發[1983]39號檔案《關於文教局內部機構的批覆》,文教局設定人事秘書股、教育股、計財股。
1973年建立文教局後,抽調的視導人員於1983年改為教研室。
1983年11月30日,長寧府發[1983]88號檔案批示;同意成立“長寧縣校辦企業供銷公司”。
1984年10月12日,長寧縣人民政府長府發[1984]238號檔案《關於同意建立長寧縣電話教育館的批覆》同意將“長寧縣電教隊”改建為“長寧縣電化教育館”。隸屬文教局下屬教育事業機構。
1985年1月9日,長寧縣人民政府長寧府發[1985]20號檔案《關於建立長寧縣教儀供應站的批覆》同意建立“長寧縣教儀供應站”。
1985年4月1日,長寧縣人民政府長寧府發[1985]49號檔案《關於調整教育局內部機構的批覆》將人事秘書股分為教育局辦公室、文教局人事股。
1992年6月18日,長寧縣人民政府長寧府發[1992]80號檔案《關於同意成立長寧縣教育生產服務公司的批覆》同意建立“長寧縣教育生產服務公司”系文教局政局全民所有制企業單位,隸屬文教局管理。
1971年推薦招生開始,“長寧縣革命委員會招生委員會”相繼成立,每屆招生委員會只管一年,下年又作重新任命組成。恢復高考以後,命為“長寧縣教育招生委員會”,下設辦公室於文教局。
1992年5月15日,長寧縣編制委員會長機編髮[1992]20號檔案《關於同意建立長寧教育督導室的批覆》同意建立“長寧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辦公室設在文教局。
1995年6月6日,長寧縣總工會長工發[1995]31號檔案《關於同意成立“中國教育工會長寧縣委員會”及其領導班子組成的批覆》,同意成立了“中國教育工會長寧縣工作委員會”。
文教局現有行政機構:文教局辦公室、教育股、人事股、計財股、文化股;事業機構教研室、教儀站、電教館,還有縣設定在文教局的辦事機構有“長寧縣大中專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長寧縣教育委員會勤工儉學辦公室”,“長寧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室”。以及群團組織“中國教育工會委員會”。

服務職責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貫徹執行縣委縣府有關教育發展的決定,為縣委縣府當好參謀,力促長寧教育發展;研究制定全縣教育事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畫,並在實施過程中,主動、積極地發揮組織指導、監督、評估、協調、服務作用。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採取有效措施,強化教育質量管理,不斷提高各級各類學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使之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為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資源。
強化學校管理,抓住關鍵,著力制度創新,努力探索,研究並建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質量管理,學校“三風”建設等管理機制和工作運行機制,加強督導、評估力度,保證各級各類學校穩定有序,開拓進取,爭先創優,健康推進。
深化教育改革。在縣委、縣府領導下,按步驟切實、紮實地推進教育結構、辦學體制、管理體制、人事制度以及教育教學領域內的各項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科技體制需要的教育體制和運行體制。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貫徹執行上級制定的教育系統勞動工資及人事管理工作的有關政策和規章制度,組織和指導全縣學校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大力營造教師激勵競爭氛圍,建立競爭、激勵、淘汰機制,統籌規劃、最佳化教師隊伍.負責管理學校教師的職稱評聘工作;負責教師資格考核認定和證書的管理工作;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師範院校畢業生回縣的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工作;按照乾管許可權和程式,管理教育系統幹部。
綜合管理全縣的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幼兒教育,指導和協調各鄉鎮各部門有關教育的工作;承擔縣政府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領導和管理縣屬各類學校和直屬的事業單位,指導教育社團組織的工作。
組織和指導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工作、美育工作、國防教育工作、安全工作;歸口管理全縣國民教育系列學歷教育系列及考試工作、成人自考工作、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負責中國小、幼稚園的招生工作;負責教育系統的教育合作與交流及教育外事工作和全縣社會力量辦學的管理及行政執法工作;負責教育管理情報、信息、統計的開發與建設;組織和指導教育方針政策的宣傳和輿論監督工作。
承擔教育系統的基建、財務、審計、統計和國有資產的管理、教育基金會、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勤工儉學工作。
完成縣委、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長寧教育20年改革發展回眸

蜀南竹海滿目翠綠,竹海深處更有悅耳的教育春之聲,長寧教育已成為竹海另一道清新秀麗的風景。回眸科學引領發展的長寧教育,讓我們感到自豪,更讓我們對長寧教育的未來充滿信心。
——-辦學規模不斷擴大
1988年,全縣國小317所,在校生49154名學生,7-12周歲兒童入學率96%。單設中學9所,在校國中學生9198,13-15周歲少年入學率94.5%;高中2所,在校高中生971人,高中畢業生僅有78人;職業高中1所,在校職高生281,職高畢業生40人。2008年,全縣國小162所,在校生34296名學生,7-12周歲兒童入學率99.94 %。單設中學26所,在校國中學生20078,13-15周歲少年入學率99.6%;高中3所,在校高中生4788人,高中畢業生1266人;職業高中3所,在校職高生4470,職高畢業生1117人。
二十年來,全縣義務教育規模擴大,普通高中教育穩步發展,職業教育態勢良好,辦學特色亮點紛呈。1997年長寧縣職高成功創建省級重點職業中學;2003年長寧中學成功創建省級示範性高中;2005年被評為四川省“十五”教師隊伍建設先進集體;2007年長寧縣幼稚園成功創建省級示範幼稚園,2007年被宜賓市評為職業教育先進集體……
———校園環境美化亮化
長寧人憑著艱苦創業、敢於拼搏的精神,創造了長寧教育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輝煌。以“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加大教育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先後實施了“一無兩有”、“一無多有”、義務教育危改、布局調整等教育發展工程,校園四季常綠,景色宜人,教育環境大大改善。目前,全縣中國小校已全部實現了教室樓房化,一幢幢設計科學、新穎的教學樓像一顆顆璀璨明珠鑲嵌在竹海大地,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有省級綠色學校1所、市級綠色學校5所、縣級綠色學校5所。
在“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90年代,素來尊師重教的長寧人譜寫了一曲曲“民以支教為榮”的華章,幹部民眾投工投勞、慷慨解囊,捐資助學資金達1000多萬元,為長寧教育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近年來,在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工程中,共投入改造資金3892萬元,拆除D級危房75幢38969平方米、維修C級校舍36幢14196平方米,新建教學樓92幢80810平方米。
———辦學質量迅速提升
實施了城鄉教育互動發展模式、校長誡勉談話、舉辦教學質量欠佳的教師提高培訓班、新教師轉正定級考試等一系列改革,教學質量目標管理的過程考核和終結考核力度進一步加大,教育均衡發展進程進一步加快,教育教學常規進一步規範。現有省級校風示範學校2所,市級校風示範學校11所,縣級校風示範學校11所;市級依法治校示範校4所,縣級依法治校示範校3所;市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6所。
長寧中學在生源入口成績欠佳的情況下,用真愛關懷學生、以真心感動學生,把希望帶給學生,讓學生髮揮潛能,在“管理精細,育人精心,教學精彩”上下功夫,為上一級院校輸送了大批合格人才,連續幾年實現了“低入口、高出口”的教學佳績,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逐年上升,“宏志班”學生全部上本科線,促進了長寧高中教育持續穩步的向前發展。今年,有50名同學上重點本科線,有2名同學體育專業考試成績摘取全省桂冠,有2名同學順利通過空軍招飛局組織的體檢、政審和文考,將成為飛翔藍天的空軍飛行員。
———電教裝備日益壯大
長寧電教和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歷經了幻燈機、錄音機、錄像機、“黑板上實驗操作”……1988年全縣學校僅有8個學校有國中理化生教學實驗室,7所國小建立自然實驗室幻燈機226台,錄音機193台,電視機21台、電影機2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手段也不斷發生變革,1992年順利通過“普及實驗教學縣”驗收。
到2008年,全縣有理化生實驗室38間,科學自然實驗室26間,計算機網路教室46間,多媒體教室29間,計算機850台,建成遠程教育光碟播放點61個,衛星教育收視點38個,計算機教室24間。
———教師素質明顯提高
1988年,全縣教師2139人,國小、國中、高中教師的學歷達標率分別為59.3%、56.2%、60.1%。到2008年,全縣教師2966人,國小、國中、高中教師的學歷達標率分別為99.1%、99.6%、88%;骨幹教師占37.2%,其中省、市、縣骨幹教師22人、120人、300人。
多年來,長寧教育以“紀律大整頓、技能大比賽、督導評估大加強”和教育“三名工程”為載體,實施了教師繼續教育“四大工程”,組織師德師風宣講團在全縣學校巡迴宣講,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全縣教育系統人人爭做師德標兵,人人爭做名師,人人為提高教學質量作貢獻已蔚然成風,形成了以各級“名教師”為龍頭,學科帶頭人、優秀骨幹教師為中堅,中青年合格教師為主體的一支師德高尚、觀念創新、結構最佳化、富有活力、專業化、現代化的優質師資隊伍。
———教育科研成績喜人
長寧縣教育教研室1982年成立,成立之後,堅持“以科研為先導,以教研為載體”的工作原則,遵循教育科研規律,用科學方法來管理教育科學管理工作,建立了教育科研課題申報、立項、評獎制度,加強了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檢查指導,有效地推動了全縣教育科研工作,湧現出一大批教育科研典型。有《開展心理輔導,提高農村國中生心理素質》等7個課題獲省政府教學成果獎,有《在普九形勢下,新建農村國中辦學模式研究》等15個課題獲市政府教學成果獎,教育局教研室被評為“宜賓市科研教改先進單位”,安寧中學的《清清甘泉——水資源科技活動》獲2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教學多用尺”等師生髮明獲國家發明專利,近3年連年有教師獲得“四川省十佳優秀科技教師”稱號。
———“三教”統籌協調發展
縣委、縣政府歷任領導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增加財政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學歷水平,保證適齡兒童按時入學,掃除青壯年文盲等,1990年完成普及初等義務教育,1996年完成普及六年義務教育。1998年提前實現“兩基”,逐步實現“兩基”向“兩全”邁進。
在全面實施“兩基”過程中,我們堅持“三教”統籌協調發展,以培訓促鞏固,以學習促脫盲,為長寧地方經濟發展培養了一大批職業技術人才,為推廣實用技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脫貧致富起到了積極的做用。縣職高1997年成功創建省級重點職中,2004年順利通過“省重”複查評估驗收後,立即啟動創建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工程,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特色專業優勢明顯,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招生就業兩旺的良好勢頭。竹海鎮成人教育學校先後榮獲教育部“中華掃盲獎”、“全國先進成人教育學校”稱號。
二十年,在人類歷史上,僅僅是短暫的一瞬,但在長寧教育的發展史上,卻是翻天覆地的二十年,輝煌燦爛的二十年。(原文發表在宜賓日報《教育特刊》2008年7月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