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列館概況
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坐落在
愚園路1376弄34號(原亨昌里418號),位於
中山公園對面,系一幢假三層磚木結構
新式里弄住宅建築。1984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以來,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拓展工作面,把黨史教育工作輻射到社區。2002年,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進行改版,改版後的陳列分為兩個區域:一樓為《長寧區革命史料史跡展》,二樓為編輯部復原陳列。《長寧區革命史料史跡展》重點介紹長寧區的3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
路易·艾黎故居和中共中央上海局機關舊址。
展區設定
長寧區革命史料史跡展
《
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1927年大革命失敗,黨中央在武漢召開著名的"八七"會議,"八七"會議後,黨中央決定在上海創辦中央機關刊物《
布爾塞維克》,
瞿秋白兼任編委主任,該刊是
土地革命時期最重要的革命刊物之一。1928年,黨的"六大"在
莫斯科召開,《布爾塞維克》作為黨中央機關刊物,繼續指導全國的革命鬥爭。刊物的編委主任由新的中央宣傳部長
李立三擔任。黨的"六屆四中"全會後,編委主任由
張聞天擔任。
路易·艾黎故居:
路易·艾黎是
紐西蘭人,中國人民的忠實朋友、傑出的
國際主義戰士。
愚園路1315弄4號是路易·艾黎1932年至1937年間在上海的寓所,1992年6月1日公布為上海市紀念地點。路易·艾黎在寓所里經常與同樓的英國
電力工程師甘沛霖一起參加國際性的
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的活動,討論國內外的政治和社會問題。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有利的居住條件,掩護了許多
共產黨人和中外進步人士。他接受
宋慶齡的安排,在住所的頂樓架設中共地下黨的秘密電台,與
中央紅軍保持聯繫,在幫助和支持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中,他與宋慶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中共中央上海局機關舊址:
中共中央上海局機關舊址位於
江蘇路389弄21號(原
永樂村21號),1992年6月1日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46年底,國共和談破裂,全面內戰開始。次年,中共中央上海局成立,劉曉為書記,管轄上海、
長江流域、西南各省以及平津地區黨的組織和工作,必要時還領導香港分局。1947年5月中共中央上海局組織開展了"反飢餓、反內戰。"的學生運動,並逐步發展至全國60多個城市,形成反對
國民黨反動派的
第二條戰線,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軍的正面戰場。
布爾塞維克編輯部復原
《布爾塞維克》雜誌創刊於1927年10月,1932年7月1日停刊,共出版了5卷52期,其中在
愚園路亨昌里的1年4個月裡共出版了31期,占出版總期數的一半以上。在當時白色恐怖籠罩全國的極端艱難的環境下,從1929年1月第二卷第三期開始,《
布爾塞維克》雜誌曾先後以《少女懷春》、《中央半月刊》、《中國文化史》、《虹》等刊名作偽裝。《布爾塞維克》內容廣泛,及時刊登中共中央的重要決議、指示和檔案,轉載過許多
共產國際的重要批示和決議,發表研究和探討中國革命的許多理論文章。是
土地革命時期最重要的革命刊物之一。為了悼念革命烈士,從第十一期起還特地開闢了《我們的死者》一欄,使許多先烈的史料得以保存。
《布爾塞維克》編輯部原貌陳列,突出歷史人物的工作場面和內容:南室為中共中央總負責人兼宣傳部長
瞿秋白在編輯部領導工作的場景及中央出版局負責人、編輯部常務編委、中共中央宣傳部秘書
鄭超麟的臥室原樣,室中間是一張八角麻將桌,開會時就以搓麻將作掩護,室內置有大床、衣櫥、寫字檯等家具。北室為中共中央常委、組織局長
羅亦農犧牲前最後的住處臥室原樣。兩室分別懸掛羅亦農和鄭超麟的照片。走廊的櫥窗內展出《
布爾塞維克》複印件,載有
毛澤東在井岡山領導農民暴動和紅軍開展武裝鬥爭建立
蘇維埃政權等內容的通訊報導。三層小間,由編輯部工作人員居住。1928年12月,編輯部遷出後,房屋為居民租用並幾易其主。
館藏展品
館內陳列長寧區的革命史料和《
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的革命史料。有革命烈士遺物、照片152件,館內展品主要分設在四個陳列室。第一室為《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簡介及中共中央機關刊物的發展歷史,展品中有民國16年(1927年)通告,有《
新青年》、《布爾塞維克》和《求是》刊物等;第二室介紹長寧區部分革命史跡;第三、四室是《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居室原貌。
歷史意義
《
布爾塞維克》編輯部曾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在大革命失敗後的危急關頭,作為中共中央理論刊物的《布爾塞維克》雜誌,及時傳達了
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的許多重要決議、指示,闡述了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對象和策略,宣傳開展武裝鬥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
工農民主政權的正確理論。
中共中央上海局根據中央的指示,採取少開全體會議,多作政策指導,委員分工負責,平行組織,單線領導,黨員轉地不轉關係等組織原則和工作方法,嚴格執行了隱蔽精幹的方針,在白色恐怖極為嚴重的上海,始終保持了領導機關的機密性和對於下屬領導的持續性,肩負起繁重的任務,卓有成效地領導了川、康、滇、黔、長江中下游江、浙、滬等
國民黨統治區的黨組織在國民黨統治區開闢了人民革命的
第二條戰線,有力地配合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行
社會捐贈
2008年5月18日,由
長寧區文化局、長寧區
黨史辦主辦,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承辦的“長寧區革命文物捐贈儀式”在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一樓展廳舉行。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館長接受了革命文物的捐贈。
離休幹部葛修祿、徐富賢夫婦向陳列館捐贈了由“
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製作、頒發的“人民保全隊”臂章和“
大夏大學學生應變自治會”製作頒發的“
為人民服務”臂章各一枚;還捐贈紙質文物,解放前中共地下黨的檔案:《人民保全隊須知》原件和《解放軍紀律歌》(即《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前身)原件。離休幹部原省吾中學教師地下黨負責人季勤先向陳列館捐贈了由“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製作、頒發的“人民宣傳隊”“工字、學字”臂章各一枚。
2012年2月10日,長寧區集郵愛好者周光復、徐世濤、朱偉民將他們珍藏多年的《
布爾塞維克》編委郵票、上海革命史跡”系列封等郵品無償捐贈給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此次向陳列館捐贈的郵品,包括朱偉民先生收藏的《布爾塞維克》編委郵票一套、徐世濤先生收藏的上海革命史跡系列封(38枚)。這些
藏品填補了陳列館在革命郵品收藏方面的空白。
參觀指南
公共運輸:軌道交通:2、3、4號線20、939、825
門票及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六,上午9:00-11:00,下午1:00-4:00,周日館休,免費開放周日館休,免費開放,憑身份證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