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官清真寺
-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
- 位於:長官鎮東街路北
- 歷史:420餘年
- 距縣城:20餘公理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建築特色,風格特點,主要建築,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雍正八年(1730年)等數次維修和擴建。
北洋軍閥時期吳佩率部23師以剿匪為名曾架起大炮轟擊,幸未被擊中;抗日戰爭時期禮拜寺曾成為日本鬼子練兵場;
“文革”期間大門至二門的甬路兩旁,好幾百年的參天松槐被伐光,南講堂被扒掉,北講堂及沐浴室被改為副業作坊,大殿被改為“禮堂”,成了揪斗幹部,及為當時的“五類分子”辦學習班的場所……。因長期得不到維修,大殿周圍的磚瓦開始紛紛墜落,窯殿有的地方塌露青天,每逢霪雨,殿內積水成河,松木大梁也被浸變朽。
1978年後,民族政策及宗教政策又重新得到貫徹落實。長官鎮清真寺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廣大穆斯林民眾在自願的基礎上,籌集資金,將大殿維修一新;沐浴室,南講堂也重建落成。國泰民安,古寺煥發出了青春的容顏。
1983年縣政府撥專款又重修了大殿6間,南講堂6間,北講堂5間及大門樓和二門樓,使清真寺面貌煥然一新。方具現今規模。長官清真寺2006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規模建制
幾百年來,古寺幾經風雨,多次修繕。改革開放以後,各級政府對古寺備至關懷,進行全面修復,在保持原有風貌的基礎上,規模進一步擴大。古寺有兩進院落,占地526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主體建築大殿高26米,占地1200平方米,殿內地面離地1米,用木板和地毯鋪成,可容納2000人同時做禮拜。現寺內宗教活動有阿訇主持,現有海里凡10多名,回族民眾選舉出清真寺管理委員會,委員會共有成員9人,負責清真寺日常事物。
建築特色
風格特點
整座建築為磚木結構,飛檐斗拱,塔樓高聳,兼具中國古典建築與阿拉伯建築之風格,史稱“標異滄濟”。1995年取得了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證書,2000年被評為全省“模範清真寺”,其在美化民眾生活、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建築
清真寺為傳統建築,設大殿、副殿、浴室,莊嚴的寺門、豁亮的庭院、雄偉的大殿、清潔的浴室、南北講堂。三進三院,建有樓、台、殿、堂。大門樓為磚木結構,灰色琉璃瓦蓋頂,上飾龍、獅、麒麟等雕塑。門洞存放抬亡人的“架子”和流子,大門兩側各有一小掖門。大門前分列兩個石獅和兩個方形石料門蹲。門額懸有"清真寺"門匾。二門為油漆花窗的屏風門。二門內院,建有坐西朝東的禮拜大殿,高20米,面寬七間、進深九間,面積550平方米,可容300人作禮拜。大殿為磚木沙石結構,16根明柱,大理石柱基。上蓋琉璃瓦,飾有鳥獸雕塑。大殿內門上懸“西域祠宗”、“真主能知”一匾相互對應。殿內藻井天棚,素帳白幕。整個寺院顯得格外清淨、幽雅、肅穆,使來此者一進寺院門就充滿敬慕之感。
大殿有亨頂,高達三十五米左右。上面鑲築著各種色彩的琉璃瓦,頂子是風磨銅的,遠遠看上去,不僅氣勢宏偉,而且光彩奪目。無論是建築外表或是內部的構造,都非常考究。進人大殿門廈,上懸“真有無相”、“教重綱常”、“西域祠宗”等匾額。迎門牆壁和窯殿基石的精細雕刻也非常精美別致。整個大殿內外的獨特造型,標誌著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地理交通
長官清真寺,距縣城20餘公理,位於山東省寧津縣長官鎮東街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