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官包子是寧津縣長官鎮特有的風味名吃,成名於清道光年間,有100多年的歷史。其特點是:面白薄皮,肉多餡肥,油汁不溢,味濃香而不烈,餡鮮肥而不膩,不反胃,不膻腥。長官包子用料考究,製作精細,用隔年羊,剔淨筋骨,剁至細而不泥,以小磨香油調餡,配蔥薑末、花椒水和上等醬油等調料。發麵稍嫩,入口軟而不粘,兜餡不漬,上捏十八褶,熟後宛如菊花盛開,形、色、味俱佳,實為大快朵頤之上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官包子
- 所屬地區:山東 · 德州 · 寧津縣
- 遺產編號:Ⅷ-33
-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 申報日期:2006
- 申報單位:寧津縣文化局
由來,背景,
由來
“長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驢肉到保店”。這句寧津民諺,說的是盡人皆知的寧津三大名吃。下面介紹一下長官包子。
長官,地處寧津、樂陵、南皮三縣之交,是這一帶回民居住比較集中的一個村鎮。長官包子,味美可口,名不虛傳。以“牛肉大蔥”、“羊肉蒜苔”兩種為例,面白皮薄,餡大肉肥,據百步而聞其香。1958年,寧津縣劃歸河北省天津市管轄,時任天津市萬曉棠書記來寧津檢查工作。午餐,縣委以長官包子相待。人們邊吃邊誇讚:“長官包子比天津狗不理包子還要強。”
背景
但是,長官包子產生的背景,並不像它的味道那樣美好。清光緒年間,袁世凱在山東圍剿義和團革命運動,殺人放火,橫徵暴斂,逼得本來就很貧困的回民同胞有的下了關東,有的沿街乞討,好一點的就做個小買賣餬口。“包子果子宰牛羊,吃五行來販賣糧”就是那時生活的真實寫照。所以,在長官這個集鎮上,擺攤的特別多,有包子、果子、點心、麵條、火燒、饅頭……,單是包子就有18家。在這些包子鋪中,有的面白,有的個大,有的餡好,有的油多,口味各異,爭奇鬥豔。然集眾家之長者,是張會立家的包子鋪。他家因家境貧困,因而租了一間半屋,帶領三個兒子來了個包子鋪,經過十幾年的細緻琢磨,廣證博採,創造出具有餡精味美,面白色晶特點的包子,深受人們的喜愛,一時譽名四方。又逢長官地處三縣之交,集口越感越大,游市者無不以品嘗長官包子為美意,食者又往往四處揚傳,以致長官包子的名聲越傳越遠,四周百里之內無人不曉。
從長官本地風俗習慣和日常生活來說,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的中午,回民家家戶戶做包子,不僅自己一家吃,而且還給鄉鄰、親友送去品嘗。長官包子已經成了當地迎賓、待客、走親、訪友、歡度節日、回民拔齋、家庭改善生活、搞好睦鄰關係、增強回漢同胞團結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