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遺址區的歷史形態演變及保護與更新》是2017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翟斌慶。
基本介紹
- 書名:長安城遺址區的歷史形態演變及保護與更新
- 作者:翟斌慶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1日
- 頁數:182 頁
- 定價:48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11221265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漢長安城遺址區的歷史形態演變及保護與更新》內容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基於城市形態學理論,採用歷史信息轉譯的方法對不同歷史時期漢長安城的城市形態信息進行梳理和分析。《漢長安城遺址區的歷史形態演變及保護與更新》上篇共包括三章。第1章簡要介紹了城市形態學理論和歷史信息轉譯方法,同時介紹了漢長安城的基本信息和歷史形態演變的分期情況。第二章從五個歷史階段,分析了漢長安城遺址區的形態構成要素演變過程。第三章將漢長安城遺址區各種類型的形態構成要素進行疊加分析,具體包括三方面內容,即同一歷史時期不同形態要素的橫向疊加分析,不同歷史時期同一要素的縱向疊加分析,以及漢長安城遺址區物質與非物質要素的綜合分析。《漢長安城遺址區的歷史形態演變及保護與更新》基於上篇對漢長安城遺址區歷史形態演變過程的分析,下篇探討了遺址區村落的保護與更新。下篇共包括兩章。第四章以遺址區6個代表性村落為例,通過實地踏勘與問卷調查,採用條件價值評估法對當地村民的公共設施支付意願進行評估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針對6個村落的保護與更新建議。第五章以6個村落中的講武殿村和中官亭村為例,討論了村落中公共空間環境的規劃設計問題。針對講武殿村和中官亭村中非物質文化內容的保護與傳承,以及歷史民俗文化區“活態遺址”的保護規劃與設計,可參見附錄B-F。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篇 漢長安城遺址區的歷史形態演變
第1章 理論方法與漢長安城簡介
1.1 研究理論方法簡介
1.1.1 城市形態學理論及相關研究
1.1.2 歷史信息轉譯理論及方法
1.2 漢長安城簡介
1.2.1 漢長安城的歷史環境分期
1.2.2 漢長安城歷史信息的提取
1.3 小結
第2章 漢長安城遺址區的歷史信息轉譯
2.1 第一階段:西漢-新莽時期
2.1.1 地塊整體信息
2.1.2 城市布局信息
2.1.3 建築物空間信息
2.1.4 非物質構成要素信息
2.2 第二階段:西晉、十六國和北朝時期
2.2.1 地塊整體信息
2.2.2 城市布局信息
2.2.3 建築物空間信息
2.2.4 非物質構成要素信息
2.3 第三階段:隋唐-民國時期
2.3.1 地塊整體信息
2.3.2 城市布局信息
2.3.3 建築物空間信息
2.3.4 非物質構成要素信息
2.4 第四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2011年
2.4.1 地塊整體信息
2.4.2 城市布局信息
2.4.3 建築物空間信息
2.4.4 非物質構成要素信息
2.5 第五階段:2012年至今
2.5.1 城市布局信息
2.5.2 建築物空間信息
2.6 小結
第3章 遺址區歷史信息的疊加分析
3.1 形態構成要素的橫向疊加
3.1.1 西漢一新莽時期形態構成要素分析
3.1.2 西晉、十六國和北朝時期形態構成要素分析
3.1.3 隋唐一民國時期形態構成要素分析
3.1.4 新中國成立初期-2011年形態構成要素分析
3.1.5 2012年至今形態構成要素分析
3.2 形態構成要素的縱向疊加
3.2.1 地塊整體信息的縱向疊加分析
3.2.2 城市布局信息的縱向疊加分析
3.2.3 主要建築物空間信息的縱向疊加分析
3.2.4 非物質構成要素的縱向分析
3.3 漢長安城區物質與非物質要素的綜合分析
3.4 小結
下篇 漢長安城遺址區村落的保護與更新
第4章 遺址區村落的保護與更新
4.1 條件價值評估法簡介
4.2 遺址區村落案例研究
4.2.1 講武殿村
4.2.2 中官亭村
4.2.3 閣老門村
4.2.4 樓閣台村
4.2.5 黃家莊村
4.2.6 西查(寨)村
4.2.7 六個村落案例的綜合分析
4.3 小結
第5章 遺址區村落公共空間的規劃與設計
5.1 講武殿村公共空間的規劃與設計
5.2 中官亭村公共空間的規劃與設計
5.3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A 《漢長安城遺址區村落的保護與更新》調研問卷
附錄B 漢長安城歷史民俗文化區“活態遺址”的保護規劃與設計——講武殿村-1
附錄C 漢長安城歷史民俗文化區“活態遺址”的保護規劃與設計——講武殿村-2
附錄D 漢長安城歷史民俗文化區“活態遺址”的保護規劃與設計——講武殿村-3
附錄E 漢長安城歷史民俗文化區“活態遺址”的保護規劃與設計——講武殿村-4
附錄F 漢長安城歷史民俗文化區“活態遺址”的保護規劃與設計——中官亭村
後記
作者簡介
翟斌慶(1976-),男,西安交通大學人居學院建築系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大遺址保護與古建築研究中心副教授。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博士,香港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方向博士後。研究方向:城市保護與更新;大遺址的保護與再利用;可持續的社區空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