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吻古木魚是一種生存在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的一種已經滅絕的盔甲魚類。長吻古木魚是多鰓魚目處於基幹位置的屬,具有多鰓魚目和華南魚目的鑲嵌特徵,可能代表了多鰓魚目的原始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吻古木魚
- 外文名:Gumuaspis rostrata
- 分類位置:盔甲魚亞綱-多鰓魚目-古木魚科-古木魚屬
- 產地:雲南省文山市古木鎮
- 時代:早泥盆世布拉格期
- 地層:坡松沖組
- 命名人與命名時代:王俊卿和王念忠,1992年
命名由來,化石的發現,形態特徵,系統分類,科學意義,
命名由來
長吻古木魚(Gumuaspis rostrata)的屬名“古木”表示該魚的化石標本產地位於雲南省文山市古木鎮;種名“長吻”表示該魚具有較長的吻突。
化石的發現
長吻古木魚的正型標本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耿寶印教授所贈送。化石產地位於雲南文山古木,該正型標本是古木魚屬的唯一材料。在內模上雖然前部和背甲右後部沒有保存,但其它部位保存較好。在外模上,吻突保存較長。據此可將整個背甲復原。
滇東南文山地區泥盆紀地層較發育,主要出露在古木一帶。下泥盆統與奧陶系呈假整合接觸,以碎屑岩為主,含有門類較多的魚化石和豐富的植物化石。中泥盆統則以灰岩為主,夾有生物碎屑岩層。下泥盆統在古木地區分為兩部分:上部是坡腳組,為棕黃色和褐色泥岩及頁岩,含有豐富海相無脊椎動物化石,主要有 Dicoelostrophia 和Acrspirifer 等腕足類化石。此外,在其中還發現了廣西鬱江組的標準分子 Xystiphylloides nobilis和 Heterophaulactis 等珊期化石(廖衛華等,1978,P.195-198)。下部為坡松沖組,以棕黃色粉砂岩、黑灰色泥質粉砂岩為主,夾少量炭質頁岩,含有豐富的植物化石,如Stachyophyton yunnanensis,Zostrerophyllum australianum,後者原產於澳大利的維多利亞,蘇聯的西伯利亞和英國的威爾斯,其時代為惹丁階上部至濟根階(廖衛華等1978)。長吻古木魚化石與上述植物化石產於同一層。根據植物化石,廖衛華等(1978)認為坡松沖組大致相當於濟根階,可能與曲靖地區的桂家屯組的層位相當[2]。李星學、蔡重陽(1977,1982)曾記載在坡松沖組採到過雲南魚化石。王俊卿和王念忠(1992)從所含魚類化石組合上看,文山地區下泥盆統的坡松沖組應與曲靖地區的西屯組相當。Gai et al.(2022)通過對比三歧魚(Sanqiaspis)的產地分布,認為雲南文山和昭通地區的坡松沖組與越南北部的Si Ka組、四川江油的關山坡組、雲南曲靖的徐家沖組層位相當。
形態特徵
中等大小的多鰓魚類,頭甲寬約65mm,中背孔前緣至內角後端頭甲長約60mm;頭甲略呈葫蘆形,吻緣引長為發達的吻突,自吻突基部向後頭甲漸次增寬,至背聯絡管稍後達到頭甲最寬部位,此後迅即收窄,並形成肥大的內角;內角末端圓鈍,超越頭甲後緣。頭甲於中背孔部位作矮丘狀凸起,位於該丘頂端的中背孔呈橢圓形,長稍大於寬;眶孔背位,中等大小,位於橫切中背孔後端水平線稍後;松果孔封閉;側線系統為多鰓魚型,其中中背乾管僅眶上管發達,呈“V”形,包括眶下管和主側線管的側背乾管發達,居於其間的背聯絡管1條,側橫管為5對,最前面的一對甚短,第2對極長,幾達頭甲側緣,其後3對位於背聯絡管之後,次第縮短;鰓穴9對;紋飾由星狀突起組成。
系統分類
古木魚屬在建立時,王俊卿和王念忠依據吻突的存在而將其置於華南魚科。其後劉玉海和王俊卿與朱敏分別於1993年和1994年對古木魚的系統位置做了釐正,他們均認為,除了吻突外,古木魚的其它特徵與多鰓魚類相同,應當納入多鰓魚目。在2006年,朱敏和蓋志琨所做的系統發育分析結果表明古木魚屬處於多鰓魚目的基幹位置。新疆塔里木盆地發現的鋸齒寬腹魚(Platylomaspis serratus)和廣西南寧泥盆系發現的曾氏南寧魚(Nanningaspis zengi),以頭甲邊緣具有寬闊的腹環,前緣引長為吻突為主要鑑定特徵,新的系統發育分析表明它們與雲南早泥盆世的長吻古木魚的親緣關係較近,並一起聚合成多鰓魚類一個新科——古木魚科(Gumuaspidae fam.nov.),代表了多鰓魚目的最原始類群。古木魚屬雖然具有吻突,但不具備側向延伸的角,具有多鰓魚目和華南魚目的鑲嵌特徵,可能代表了多鰓魚目的原始類型。吻突在盔甲魚的不同類群中都有保存,雖然對於吻突的確切功能目前尚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但目前研究表明,不同類群盔甲魚的吻突是平行演化的結果,因此單獨將吻突的存在與否作為分類依據目前來講是不可靠的。目前古木魚屬僅有長吻古木魚一種。
科學意義
長吻古木魚是頭甲具有吻突的多鰓魚類,但不具有側向延伸的角。長吻古木魚是多鰓魚目處於基幹位置的屬,具有多鰓魚目和華南魚目的鑲嵌特徵,可能代表了多鰓魚目的原始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