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排鼓是邢台縣歷史悠久的傳統鼓樂,據縣誌記載排鼓起源於明代,鼎盛於清代,在邢台縣廣為流傳。現集中在郭村、會寧、蘭羊、口頭、東良舍、孝子村、蓋宗、長信、石相一帶,特別是長信排鼓最具特色。長信排鼓增添節日氣氛,也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嚮往和追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信排鼓
- 地理標誌:河北邢台
簡介,現狀,
簡介
長信排鼓歷史深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場面宏大,民眾基礎廣泛,並以其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的獨有藝術效果為大家所喜愛。長信排鼓屬集體表演項目,少則有十幾人組成,多則可由上百人組成。表演器具以鼓、鑼、鈸為主,其中鼓又分為大鼓、中鼓、小鼓。根據表演規模,所用表演器具數量不等。表演者身著古戰服,按陣形排開,大鼓指揮,小鑼引導。表演時,鼓樂齊鳴,節奏變化多樣。表演者隨著鼓點變化,不斷變換隊形,由二人對敲到四人對敲,再到《四門到底》、《十字披紅》、《雙插花》等。隊形變幻無窮,群情激昂,讓人眼花繚亂。
長信排鼓形式靈活,鏗鏘有力、氣勢磅礴,富有豐富的藝術性和表現力,是一種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也是一種健身娛樂的文化形式,在當地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長信排鼓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廣大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人們生活質量,增強了民眾體質,對促進生活和諧,繁榮民眾文化,弘揚民間藝術具有重要作用。
現狀
長信排鼓和長信人民一樣,歷經了抗戰和文革的風風雨雨。直到改革開放後,長信人民把蒙塵已久的長信排鼓拾掇出來,更換了排鼓,置備了服飾,聘請了老師,對排鼓進行了重新排練,在傳統的套路基礎上增加了新內容,花樣變多,鼓點整齊,取名為"龍騰排鼓隊"。"龍騰排鼓隊"男女均可參加,表演者多至上100人,場面宏大,氣氛濃烈。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排鼓不僅在婚嫁喜慶節日時用,更多的是作為慶典活動的表演。"龍騰排鼓隊"曾先後到過隆堯、寧晉、平鄉、南和等地演出,2004年元宵節邢台市"擂鼓震雄風"鼓樂賽,邢台縣長信"龍騰排鼓隊"獲得一等獎。2007年6月"長信排鼓"被河北省公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