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送別圖》是《西廂記》故事圖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亭送別圖
- 類型:故事圖
- 來源出處:《西廂記》
《長亭送別圖》是《西廂記》故事圖之一。
《長亭送別圖》是《西廂記》故事圖之一。【長亭送別圖】《西廂記》故事圖之一。選自《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鶯鶯與張珙之事被崔夫人知道後拷問紅娘,紅娘巧妙說服崔夫人答應婚事,但崔夫人又以不招白衣女婿為由,逼張生赴京考試,考不中...
《西廂記·長亭送別》是元代詩人王實甫寫的。用元雜劇的形式講述了崔鶯鶯十里長亭送張生進京趕考的別離場景,而張生和崔鶯鶯這對衝破世俗相愛的戀人,短暫的歡愉後即將飽嘗長久的別離相思。反映了自由愛情與封建禮教的尖銳矛盾,表現了對封建禮教對人性人情嚴重束縛和壓制的控訴。作品原文 西廂記・長亭送別¹ (夫人...
這是一個清代康熙時期的青花《西廂記-長亭送別》故事圖盤。盤子畫的是崔鶯鶯十里長亭送張生進京趕考的別離場景,盤中人物還有紅娘、書童和車夫。藏品介紹:在這個青花瓷盤上,我們看到的是生離死別的一幕,張生和崔鶯鶯這對衝破世俗相愛的戀人,短暫的歡愉後即將飽嘗長久的別離相思。兩人四目相望,久久不願分離,那種...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情景相生的長亭送別圖。全曲七句,除五六兩句按律重複外,可以說每一句都代表了別行的一段痛苦的歷程。首句敘明了別離的地點,帶出了春天的節令,句中雖無人物和動作的出現,卻代表了離別雙方順著綠楊堤岸來到長亭的全程。作品原文 [正宮]叨叨令 無名氏 綠楊堤畔長亭路①,一樽酒罷青山...
《蘇幕遮·舊藏顧西梅長亭送別畫扇,效紅友體》是張景祁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玉驄嘶,油壁待。情似連環,情似連環解。握手臨歧分手快。絮語丁寧,絮語丁寧再。掩離觴,拈寶帶。欲決歸期,欲決歸期改。夢裡尋君何處在。樓外青山,樓外青山外。作者簡介 張景祁(1827一?),原名左鉞,字孝威,一字蘩甫...
《長亭送別微課》是安丘市實驗中學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是劉麗麗。 課程簡介 長亭送別。設計思路 一、微課設計思路: 一節微課的主要環節: 導入(引起注意) 告知學習目標(呈現學習目標) 講授新課 課堂檢測、提供指導 結語 精心進行教學設計:確定選題: 微課作為一種媒體,內容的設計要...
《送別出塞》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詩作。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陳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陳子昂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
第二天全家至長亭送別張生。當晚張生又在草橋店夢會鶯鶯。戲曲表現 20世紀30年代王鎮南就王實甫《西廂記》為常香玉改寫一豫劇本,從《驚艷》到《拷紅》共分六部,人稱《六部西廂》。樊碎庭又移植秦腔本《後候》、《酬簡》、《拷紅》,三折為豫劇。另編有《西廂外傳》。後來李景萼演出,增加《長亭送別》、《草橋...
奈時間怎不悲啼 奈時間怎不悲啼,漢語詞語,出自王實甫《長亭送別》。“雖然酒後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奈時間:無奈眼前。
仕途失意的苦悶: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S226;明月幾時有》6.告慰平生的喜悅: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長亭送別 1.依依不捨的留念: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別》2.情深意長的勉勵: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陳心志的告白: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05年12月,教《長亭送別》實戰案例獲全國一等獎。同年同月,在首府中學生現場作文大賽中,獲自治區優秀輔導教師一等獎 同年同月,在教師評優課中獲文科第二名 06年1月,論文《用當代視角重新審視牡丹亭中的陳最良》獲市二等獎 06年4月,論文《占盡風情向小園》獲自治區二等獎 06年5月,獲十二屆中華聖陶杯中學生...
浙江省杭州江南實驗學校語文教師。個人介紹 張雙慶,任教國中語文,1996年參加工作。1997年論文《讓語文課堂更加豐富多彩》獲杭州市教研論文評比二等獎,2005年課件《長亭送別》獲杭州市課件評比高中組二等獎。1996年7月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 1996年8月杭州二中工作至今 2005年在杭州江南實驗學校擔任國中語文教師及辦公...
《草橋店夢鶯鶯》是王實甫創作的元雜劇《西廂記》中的第四本。主要寫張生上京趕考,崔鶯鶯長亭送別。其中“拷紅”與“長亭送別”兩段,深受讚譽。作品原文 楔子 (旦上,雲)昨夜紅娘傳簡去與張生,約今夕和他相見,等紅娘來做個商量。(紅上,雲)姐姐著我傳簡帖兒與張生,約他今宵赴約。俺那小姐,我怕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