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彩石鑲嵌始於明代,這是古籍中有確切文字記載的,已有四百五十餘年歷史。
明代姜淮《岐海瑣談》載:“嘉靖乙卯,永嘉周尹岱升任主事。盡取羅浮石鑲嵌什器等物,滿載而歸。”
這則記載較為明確地說明了,明代永嘉羅浮,也即今天的永嘉縣甌北鎮羅浮,出產一種原為硯石的羅浮石(以地名,葉蠟石中的一種),古時亦稱華嚴石(因這種石料的礦床所在處有華嚴寺)。當時的永嘉主事周尹岱就以羅浮石鑲嵌什器等物,可惜的是沒有記下藝人的姓氏大名。
地方貪官的行為成了街坊大新聞,時人夏仲魚就寫有譏諷的詩句:“今日江山換得去,羅浮石出水中山。”但不經意間,彩石鑲嵌的工藝隨著民間藝人的流動,較快傳播了開來。尤其是古時大永嘉範圍內的藝人間的你來我往,切磋技藝,促進了彩石鑲嵌工藝的發展。
到了清光緒八年(1882年),溫州民間藝人潘阿明,在繼承前人彩石鑲嵌的基礎上,開拓創新,採用青田葉蠟石為材料,將其雕刻成人物、花草、蟲魚等圖案與字型,以浮雕的形式鑲嵌在紅木上。其中文字製作成“門對”(方言,即對聯)形式,後又發展為掛屏、中堂、匾額等。
清代留存民間的溫州彩石鑲嵌尚有四季花鳥套四條屏。
進入民國初年,溫州市區徐耀明,自幼學藝,後從事彩石鑲嵌,並發展了人像彩石鑲嵌,創作的浮雕彩石鑲嵌《宋·葉水心先生遺像》為其代表作之一。同時,他還在鹿城老城區打鑼橋一帶開設彩石鑲嵌店,經營石雕、彩石鑲嵌類工藝品。
1920年前後,溫州彩石鑲嵌銷往南洋群島一帶,還參加日本東京展覽會。
至抗日戰爭前,溫州生產彩石鑲嵌的作坊和店鋪有十多家,從業人員一百多人,其中美林齋、呂瑞豐、崇林齋、竹林齋、松林齋等較有名氣。但溫州居東南一隅,當時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為拓展業務,黃昭姆、李孟忠、仇寶銀等藝人開始移師上海,在閘北、南市桑榆街開設了好幾家高級紅木鑲嵌店,其中,由青田籍華僑林樹德等人幫助經銷的“雙紅泰”較為有名,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檀香山等地。
抗日戰爭期間,上海小東門還形成了一個經銷溫州彩石鑲嵌工藝品的中心。新中國成立前夕,溫州又有十多位彩石鑲嵌藝人移師香港,直接在香港本地接受客戶訂單,就地製作,不但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產品還遠銷東南亞一帶。
新中國成立後,各級領導對彩石鑲嵌工藝十分重視,從業人員熱情高漲,使彩石鑲嵌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繁榮。
文化特徵
表現形式
彩石鑲嵌在表現形式上,這種連屏兼容壁畫和浮雕之藝術手法,既吸收連環墮畫的突破時空格局,又體現浮雕的立體層次,二者融合一體、生機勃勃。畫面透視採用傳統的散點法,甚至為了畫面的需要,有意突破物體遠近比例的約束,以達到突出畫面上主體人物形象的目的。同時畫面的構圖也較具內在韻律。由於連屏的篇幅較多,自然對其總體的連續性和節奏性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要求作者在創作時必須考慮相對獨立的故事段之間構圖的起伏和疏密對比,以及各畫幅之間人物、花鳥、亭園的相互穿插,從而使畫面不致產生單調和零亂之感。有時為增加畫面的氣勢,作者不惜採用大起大落的曲線構圖來達到這一效果。畫面的人物造型,對應於傳統工筆畫的手法,顯得特別俊美飄逸,結構比例略帶誇張或變形,因而質樸純真,富有生氣。衣紋的描繪也對應於傳統的柳葉描和高古遊絲描手法,並有意增加許多富有動感的紋飾和飄帶,這些方面有利於增加畫面的氣勢,另方面也發揮了彩石材質的斑斕肌理,更賦予畫面的美感。
色彩搭配
彩石鑲嵌在選色配料上,其崇尚自然,真實質樸,取材於彩色天然蠟石,有玉白色及綠、黃、紅、黑等色,有的類似大理石花紋。其中玉白色用於雕刻人體尤其顯得潔白玲瓏剔透,其他彩石用於屏中衣飾、景物、花卉,都藉助於彩石材料本身的紋理巧加組合,使其更自然半潤,變化多姿,具有民間繪畫鮮明熱烈、較其絢麗的特徵。由於整個畫面巧用黑色作襯底,將豐富耀眼的諸多色彩和諸地包容在統一的背景中,顯得既絢麗多彩又渾然一體,特別耐人尋味,從而給人以優美、親切的感受。
工藝特徵
彩石鑲嵌以天然的石色,根據題材內容和色彩要求,依據石片的大小巧妙安排,塊面經過光、影、明、暗處理,結合溫州石雕和木雕工藝,隨類賦彩,配石成圖,鑲嵌成品。彩石鑲嵌在表現手法上有淺浮雕、高浮雕、擎雕、平嵌、平磨、滿地嵌,描金圖案相結合,彩繪背景相結合,建築物外牆壁畫相結合等,具有強烈的民族、民間和地域藝術特色。
製作工序
傳統彩石鑲嵌的工藝流程按製作順序,由石工、木工交叉進行。
1. 設計圖稿。由畫家、畫師等設計人員組成的團隊,按作品規格、內容設計圖稿,亦有彩石鑲嵌藝人直接設計的。一幅好的圖稿,既要做到神韻到位,還要做到構圖簡練,以顧及製作的工時和效果。
2. 勾描外形。把毛邊紙放在圖稿上,勾畫紋樣的外形輪廓成線描圖。
3. 木工打板。木工據所需規格大小選擇板材,製作用於鑲嵌的襯底與鑲嵌成品配套的框架等。
4. 布局排樣。把描畫有紋樣外形輪廓的線描圖,按圖稿布局位置貼在板面上。
5. 刻板取地。在貼有紋樣外形輪廓線的線描圖的木板上,用不同形狀的鑿子沿紋樣外形輪廓線鑿刻,然後把鑿刻線以內的部位挖去呈凹入狀,即嵌入石料紋樣的形狀,儘量使凹深勻稱,約0.4厘米。
6. 墨拓外形。用毛邊紙覆蓋於刻板取地後的版面上,用特製的蠟墨拓取(溫州方言亦叫“研來”,故墨拓外形也叫研外形)。需嵌入的石料紋樣形狀,並給拓紙和木板編號。
7. 描畫內形。將墨拓的外形紙再放在圖稿上,以描畫紋樣的內部結構與細部。
8. 切岩待配。把天然石色的葉蠟石岩塊鋸成石片,為鑲嵌配色貼石備用。
9. 貼石配色。將墨拓的外形和描畫內形的拓紙依內容和物體所需的顏色,把紋樣按結構將拓紙分割,然後配色、選石、貼石。
10. 裝飾板框。木工裝飾鑲嵌配套用的木製件。
11. 鋸石鑲嵌。用鋼絲鋸準確無誤地切割已貼上拓紙(各種紋樣)的石片,然後對照已經馨飾的木製作件上凹進去的各部位,逐次對號嵌入拼合,從而形成石料外凸的各形狀。
12. 加溫貼上。將需拼接的各種造型用調煎成糊狀的黃魚膠(或環氧樹脂、AB膠、膠石王)膠粘連線,背後同時與木製件上凹進去的相應部位黏合固定,待晾乾。此工序也叫拍膠。
13. 精雕細刻。據不同內容、不同對象施刀,施以浮雕、高浮雕或擎雕。不論雕刻人物、走獸,還是花鳥、博古等,都應做到線條流暢,形象生動,層次分明,不傷襯底。
14. 捉蠟墊補。對嵌入拼接部位的縫隙用天然蜂蠟墊補。
15. 彩繪描金。彩繪描金木框及屏風后身板面。
16. 裝襯修飾。對雕刻與色裝進行最後修飾,在石料雕刻部位、木製件的漆面部位上蠟擦光,使石料雕刻部位平滑溫潤,木製件漆面部位平整光亮。並把鑲嵌雕刻完成的雕面板裝襯在配套的木框裡。
17. 經上面十六道工序後的彩石鑲嵌工藝品,即可驗收包裝。
題材作品
在題材選取上,這種屏風的畫面除小型取材於中國傳統花鳥、山水等外,大型都從中國舌代神話和歷史傳奇、經典名著中選取,往往內容豐富、氣勢恢宏、容量大,從而製作成“宏篇巨製”。其故事既尊重歷史的本來面目,但又不拘泥於寫實,通常還增加些作品的神異色彩。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學術價值:彩石鑲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題材的廣泛與經典,對研究古時農耕社會生產生活、民俗風情、意識形態等諸多方面,起到了豐富傳統文化和認識歷史的重要作用。同時,從彩石鑲嵌的民間製作技藝中,也可認識到勞動者的聰明才智,因為作品凝聚著藝術家們的精神和理念,這亦是可作學術探討的重要課題。
藝術價值:彩石鑲嵌融石雕、木雕、漆器工藝於一體,無論題材選取,還是鑲嵌技法,都為促進中國工藝美術的進步、創新、發展作出了貢獻。彩石鑲嵌因其色彩豐富自然,質地溫潤柔美,又富有立體感而登大雅之堂,備受讚美。早在明嘉靖年間,就讓地方官著迷,“盡取羅浮石鑲嵌什器等物,滿載而歸”。
實用價值:彩石鑲嵌早在明代就與日常生活的“什器等物”結合。民國期間,銷往上海、香港、日本、東南亞及美國的紅木鑲嵌中,有相當部分也是日常生活品類。新中國成立後,不同時期製作的各種屏風、柜子、木凳、寫字檯等,更趨社會化、生活化,其實用價值還兼有裝飾空間、美化居所的作用。
經濟價值:自彩石鑲嵌誕生後,就成為一部分手工藝人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民國期間,溫州市鹿城區的老城區打鑼橋一帶就有彩石鑲嵌店鋪,以後,增至十餘家,從業人員一百多人。抗日戰爭至新中國成立前夕,部分彩石鑲嵌藝人還分別在上海、香港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
傳承人物
繆成金,男,1943年出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鑲嵌(彩石鑲嵌),申報地區為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
謝炳華,男,漢族,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鑲嵌(彩石鑲嵌),申報地區為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仙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鑲嵌(彩石鑲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鑲嵌(彩石鑲嵌)項目保護單位溫州崇林齋工藝品有限公司、溫州市甌海區文化館合格,仙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仙居縣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8年5月13日,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進入第四天,恰逢周末,深圳市民紛紛走進會展中心展館欣賞多門類藝術展。展會上展出了彩石鑲嵌作品。
2020年11月26日,2020溫州國際時尚文化產業博覽會將在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活動上展示了彩石鑲嵌作品。
衍生作品
2020年8月1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社教節目中心科教頻道《探索·發現——匠人匠心》欄目攝製組一行來到鹿城區仰義街道,拍攝國家級非遺項目彩石鑲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