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麥296

鑫麥296

鑫麥296是山東鑫豐種業有限公司用935031為母本、魯麥23號為父本選育而成的半冬性晚熟小麥品種。

鑫麥296是半冬性晚熟品種,平均全生育期243天,幼苗偏直立,畝穗數適中,株高78厘米,抗倒性較好,株型較緊湊,穗層整齊,結實性好。抗寒性較好,中抗小麥條鏽病和小麥白粉病、高感小麥葉鏽病、小麥赤霉病和小麥紋枯病。籽粒容重792克/升,麵粉濕麵筋含量32.3%,最大抗延阻力263E.U,延伸性158毫米,拉伸面積60平方厘米,千粒重39.0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鑫麥296
  • 審定編號:國審麥2014011/魯農審2013046號
  • 作物名稱:小麥
  • 選育單位:山東鑫豐種業有限公司
  • 品種來源: 935031×魯麥23號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鑫麥296於2000年5月以935031為母本、魯麥23號為父本,組配組合,組合號為296。2000年10月上旬播種F1,2001年F1該組合表現幼苗直立、抗寒性好,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整齊緊湊,抗病性好、熟相好,成穗率高、穗子大、穗粒數多,被定為重點組合。2002年F2代,296組合種植38行。根據抗寒性、株高、株型、抗病性、豐產性,成熟期,單株成穗、熟相等,從該組合中選擇單株108個,結合室內考種結果,籽粒大小、飽滿度及色澤等保留了68個單株。2003年F3代根據育種目標在上述保留的68個單株中選留27個株系。2004年F4代根據大田表現和室內考種結果選留了較好的5個株系。2005年F5代再根據這5個株系的田間表現、產量結果及室內考種結果,終選出圃參加試驗。2013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魯審麥2013046號,定名為鑫麥296;2014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14011。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鑫麥296屬半冬性晚熟品種,平均全生育期243天,與對照良星99相當。幼苗偏直立,冬季抗寒性較好。分櫱力中等偏弱,成穗率較高,畝穗數適中。不耐高溫,落黃一般。株高78厘米,莖稈粗壯,彈性較好,抗倒性較好。株型較緊湊,旗葉較上沖,葉色較深,株間透光性好,穗層整齊。穗近長方形,小穗排列緊密,結實性好,長芒,白殼,白粒,角質。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穗數42.5萬穗,穗粒數37.7粒,千粒重39.0克。
鑫麥296
鑫麥296
  • 品質特性:鑫麥296品質混合樣測定,籽粒容重792克/升,蛋白質(乾基)含量14.9%,硬度指數68,麵粉濕麵筋含量32.3%,沉降值40.9毫升,吸水率60%,麵團穩定時間3.5分鐘,最大抗延阻力263E.U,延伸性158毫米,拉伸面積60平方厘米。

產量表現

2010-2013年鑫麥296參加山東省冬小麥品種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每畝分別平均產615.5千克、601.7千克、544.99千克,3年比對照品種濟麥22平均增產5.41%,居所有參試品種第1位。2011-2014年鑫麥296參加國家黃淮海冬小麥品種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每畝平均產519.6千克、522.6千克、597.5千克,比對照品種良星99平均增產5%以上,3年居參試品種第1位。2011-2014年參加山西省冬小麥品種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每畝平均產490.2千克、449.6千克、530.8千克,3年比對照品種菸農19增產11%,以上居所有參試品種第1位。鑫麥296於2015年在辛村鄉馬三村、趙城鎮永樂村高水肥地塊種植,每畝平均產550千克,高產地塊達600千克以上。

適種區域

鑫麥296適宜在中國黃淮冬麥區北片的山東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冬麥區高水肥地塊種植。

栽培技術

  1. 播前準備:播種前根據地塊情況對種子進行包衣或拌種處理,防治土壤傳染病、種子帶病及苗期病害、麥紅蜘蛛小麥蚜蟲及地下害蟲。澆足底墒水前一茬作物收穫前10天進行澆水,便於收穫後及時整地播種。前一茬作物收穫早的地塊可以進行先整地後澆水。施足底肥,整地時每畝施用腐熟的農家肥2000-3000千克,施純氮(N)8-10千克,五氧化二磷3-5千克,氧化鉀3-5千克作底肥。農家肥隨深耕施入土壤。
  2. 適時播種:播期小麥在日均氣溫17攝氏度左右時適宜播種。一般在10月1-8日為適宜播種期,播種深度3-5厘米,播種後根據墒情適時鎮壓。播量小麥每畝播種量為10-15千克,基本苗需達到15萬-25萬。前一茬作物收穫遲影響小麥播種期的,需酌情增加播種量,一般推遲1天每畝增加播種量0.25-0.5千克。
  3. 冬季管理:冬前病蟲害防治,小麥出苗後需要實時注意防治地下害蟲、灰飛虱、鏽病等。幼苗3葉期後根據實際情況防治麥田闊葉雜草節節麥野燕麥、雀燕麥等。冬季化學除草應在11月上、中旬,日均氣溫10攝氏度以上進行。澆好凍水,一般麥田冬前澆水宜在晝消夜凍時進行,澆灌冬水,每畝灌水量40-50平方米。
  4. 春季管理:鋤劃鎮壓,春季麥田應進行頂凌淺耙、鎮壓。麥苗進入返青期前後,實時進行鋤草、鎮壓。澆水追肥,一般年份春季麥田在起身拔節期澆第1次水,麥田在抽穗揚花期澆第2次水。特別千旱年份在麥田楊花後10-15天補澆1次水,每次澆水每畝灌水量40平方米。春季結合澆第1次水時,每畝施純氮(N)6-8千克。
  5. 一噴三防:在小麥生長成熟後期,麥田進行葉面噴施肥料,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加入殺菌(蟲)劑混合液,起到防病、治蟲、補肥,提高產量的目的。每畝用尿素1千克和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35-50千克,加10%吡蟲啉乳油10-15毫升和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50-70毫升,麥田在揚花灌漿期進行葉面噴施,可以起到防乾熱風、早衰、病蟲害的作用。
  6. 適時收穫:麥穗變黃,葉子枯黃,子粒蠟熟末期及時收穫。收穫時期要注意防火、防雨、防霉、防發芽,確保豐產豐收,粒粒歸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