鑊爐村地處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楓林鎮楠溪江畔,鑊爐村土特名產是“沙崗粉乾”,已成為當地傳統的家庭主柱副業,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鑊爐村曾名“橫界頭”,早在300多年前,先民就在這裡設爐鑄鑊,產品銷往全縣各地並擴展至市區和鄰縣,“鑊爐村”名越叫越響,而且名副其實,於是一直沿襲了下來。鐵器鑄造技術是永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主要產品有耕種用的犁頭、鐵鑊以及灶台裡面燒水的湯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鑊爐村
- 地址: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
- 人口:1300多
- 人均收入:5000多元
全村350多戶,1300多人口,耕地400多畝,人均收入5000多元。
一代代沙崗人肩挑自己生產的粉乾走村串戶,用賺得微薄的錢或食物來養家餬口的同時,沙崗粉乾也隨之馳譽溫州各地。由於沙崗粉乾細如紗線,潔白軟韌,快熟耐煮,湯清不渾,燒之有料(發水好),食之有味,很受楠溪民眾歡迎。沙崗粉乾所以能別具特色,原因很多。除了在原料上取上等白米(每100千克稻穀碾米60千克為度),在加工製作工藝上也與別處不同,如改燥磨為水磨,改蒸粉為煮粉(做成大塊粉球,俗稱粉果,在滾水中燒煮),水質又好。燒至半熟後不用臼舂搗,而用水礁反覆捻搗,直到搗透。因此,粉團粘韌,壓出後細如紗線。壓出的鮮粉乾,也不直接晾曬,而先經過竹熟,然後扎製成貼,再放到竹簾上邊摸邊曬,使之條子分散而又結成一絞。曬乾後的粉乾,按四絞為一重,疊置於粉乾籮里,然後挑運銷售。此外,沙崗地處楠溪邊上,沙丘廣闊,東南風沿江而上,粉乾快燥易乾,故此快熟耐煮,其味鮮美,炒食皆宜。
鑊爐村曾名“橫界頭”,早在300多年前,先民就在這裡設爐鑄鑊,產品銷往全縣各地並擴展至市區和鄰縣,“鑊爐村”名越叫越響,而且名副其實,於是一直沿襲了下來。鐵器鑄造技術是永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主要產品有耕種用的犁頭、鐵鑊以及灶台裡面燒水的湯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