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一種灰黑色的金屬。主要由赤鐵礦、褐鐵礦、磁鐵礦等煉出。由於含碳量的不同,可分為生鐵(含碳量在1.7%以上)、熟鐵(含碳量在0.2%以下)和鋼鐵(含碳量在0.2~1.7%之間)三種。
性味歸經
辛,涼。
①《別錄》:微寒。
②《日華子本草》:味辛,平,有毒。
③《品匯精要》:味甘,性寒,無毒。
①《本草再新》:入心、肝、腎三經。
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陰,足太陰、厥陰經。
功能主治
鎮心平肝,消癰解毒。治驚癇,癲狂,癰毒。
①《本經》:主堅肌耐痛。
②《別錄》:主療下部及脫肛。主金瘡,煩滿,熱中,胸膈氣塞,食不化。
③《本草拾遺》:主賊風,燒赤投酒中熱服之。
④《綱目》:散瘀血,消丹毒。
⑤《本草匯言》:平肝氣,安驚癇。
⑥《本草備要》:鎮心平肝,定驚療狂,消癰解毒。
形態特徵
①赤鐵礦,詳代赭石條。
②褐鐵礦,詳禹餘糧條。
③磁鐵礦,詳磁石條。
資源分布
1.主產於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亦產。
2.主要產區有河北、江蘇、浙江、河南。
3.主產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福建、河南、湖北、廣東、安徽、廣西、四川、雲南等地亦有產出。
生長環境
1.赤鐵礦是自然界分布很廣的鐵礦物之一,可以形成於各種地質作用中,但以熱液作用,沉積作用或區域變質作用為主。作用為藥用的鮞狀、豆狀、腎狀集合體赤鐵礦系沉積作用的產物。
2.主要由含鐵礦物經氧化分解後,再經水解匯集沉積而成。
3.形成於多種內力地質作用,可與多種鐵鎂矽酸鹽礦物及石英等氧化物共存,前者不如磁鐵礦抗風化而易呈現為風化小孔。古代入藥的著名產地多是矽卡岩型鐵礦區,今則包括各種成因類型鐵礦區的磁鐵礦。
藥材性狀
性狀鑑別本品為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鐵灰色至灰黑色;條痕鋼灰色。無解理,不透明;新鮮面具金屬光澤。硬度4,相對密度7.87左右,具延展性。體重,質堅硬,不易砸碎,斷面鋸齒狀。氣、味均無。以塊整齊、無銹者為佳。顯微鑑別反射偏光鏡下:反射色為亮白色,稍帶乳白色;無內反射。反射率目測法;綠64,橙59,紅58;高反射率,均質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燒赤淬酒,水飲。外用:煎水或燒赤淬水洗。
相關配伍
①治大人小兒驚癇頻發,能食而力足者:用生鐵煮汁次。(《方脈正宗》)
②治脫肛歷年不念:生鐵三斤。水一斗,煮取五升,出鐵以汁洗,日再。(妮僧坦《集驗方》)
③治被打瘀血在骨節及脅外不去:生鐵一斤。酒三升,煮取一升服之。(《肘後方》)
④治小兒丹毒:淬鐵水(此打鐵器時堅鐵槽中水),飲一合。(《本草拾遺》)
⑤治熊虎爪牙所傷毒痛:煮生鐵令有味,以洗瘡上。(《補缺肘後方》)
⑥治耳聾:燒鐵令赤,投酒中飲之;仍以磁石塞耳中,日一易,夜去之,旦別著。(《千金方》)
注意事項
①《日華子本草》:畏磁石、灰炭等。
②《綱目》:鐵畏皂莢、豬犬脂、乳香、朴硝、硇砂、鹽滷、荔枝。凡諸草木藥皆忌鐵器,而補腎藥尤忌之,否則反消肝、腎,蓋肝傷則母氣愈虛矣。
相關論述
1.《本經》:主堅肌耐痛。
2.《別錄》:主療下部及脫肛。主金瘡,煩滿,熱中,胸膈氣塞,食不化。
3.《本草拾遺》:主賊風,燒赤投酒中熱服之。
4.《綱目》:散瘀血,消丹毒。
5.《本草匯言》:平胚氣,安驚G。
6.《本草備要》:鎮心平肝,定驚療狂,消癰解毒。
化學成份
主含金屬元素鐵(Fe),或煅制而成氧化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