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外交

“鐵路外交”由國外媒體提出,意指中國鐵路通過陸路延伸以及技術和資金參與等形式,向周邊以及其他大陸的國家和地區擴展。美國之音題為“2010年中國鐵路外交回眸”的報導稱,鐵路外交成為中國外交的一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路外交
  • 外交:鐵路國際合作
2010年中國鐵路外交擴展到其他大陸,其中包括南非、阿根廷、巴西以及美國等國。中國和老牌鐵路國家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以及日本的鐵路交流,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初期,30年後,中國希望以高鐵技術打入國際市場。顯然,中國這樣的希望並不難實現。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計畫10到15年後將其高鐵網延伸到17個國家,倫敦至北京最終會建成高速鐵路,英中高鐵還將從北京南下直達新加坡。
美國《大西洋月刊》報導說,單純從技術角度來看,同中國相比,美國高鐵讓美國人覺得尷尬:不穩固,速度慢,而且顯得陳舊。《今日美國報》題為《中國高速列車對美國的啟示》的文章說,廣州和武漢間的高鐵是中國大規模投資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的最新例證。美國公司翹首以待,希望分得歐巴馬提出的80億美元資金,搭上“推遲太久”的美國高鐵。加州州長施瓦辛格2010年9月體驗過中國高鐵,為籌建加州舊金山至洛杉磯的高鐵先行探路。美國鐵路技術專家澤蘭姆斯基博士說:“美國可以使用中國的一些高速鐵路技術,目前已有一些與中方的合資建議出台。”
“‘鐵路外交’這一說法非常好。”社科院國際問題專家陶文釗上午接受記者採訪時評價說,從近年來各國領導人互訪帶著的龐大企業代表團就可以看出來,每個國家在進行外交工作的時候都希望能同時實現經濟利益。中國的鐵路正是可以把中國的影響力從國內帶到世界的有力途徑,可以彰顯中國的軟實力,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陶文釗表示,當下,我國的鐵路事業發展,尤其是高鐵技術已經領先世界。高鐵技術是我國引進國外技術,進行消化創造、具有自我智慧財產權的成功範例。在全球化的今天,高端的技術必然會向國外輸出。我國的鐵路技術對於那些國土面積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說十分需要。“這是一個正常的經濟技術交流。”陶文釗說,任何國家都希望利用高端的技術、低廉的成本取得好的效果,中國可以幫助這些國家在鐵路領域達成這一目標。
不過,也有學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提法。人民網發表評論指出,鐵路行業做生意,不應扯上中國外交。“對中國任何事情的評價都要扯上政治”,這種心態似乎已成為某些海外媒體或國際評論人士品鑑中國的一種固化的思維方式。即便是獨立的商業行為也會看做是中國整體戰略的一部分。以鐵路合作為例,各國選擇和中國合作發展高鐵,本質上是因為中國具有技術、資金、成本、勞動力等多方面的綜合優勢。這些根本和所謂的“鐵路外交”扯不上什麼關係。
以低碳、環保為核心理念的綠色出行催生了全球高速鐵路的第三輪建設熱潮。在這個蓬勃發展的市場上,中國高鐵憑藉其設計優勢、集成優勢、技術優勢、建造優勢、成本優勢,成為迅速發展的後起之秀。這些都是中國高鐵產業開展對外合作的重要基礎。
外交可以為潛在的經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中國高鐵國際合作的蓬勃發展,的確與中國長期奉行“和諧世界”的理念,真誠增進與世界各國的雙邊友誼有著極大關係。但是,如果因此就簡單地把“高鐵合作”看成外交的一部分,那是很不適當的。其實,從來就沒有什麼“高鐵外交”,只有睦鄰友好和互利雙贏。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這也是中國贏得世界尊重的訣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