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耙(tiě pá),意思是由耙齒和柄構成的農具,出自趙樹理 《套不住的手》:“他的手跟鐵耙一樣,什麼棘針蒺藜都刺不破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耙
- 拼音:tiě pá
- 注音:ㄊㄧㄝ ˇ ㄆㄚˊ
- 解釋:由耙齒和柄構成
農具·鐵耙,文物·鐵耙,
農具·鐵耙
鐵耙,農業生產中傳統的翻地農具,曾經是農家必備的農具之一。
鐵耙,由木把、鈀頭組成,鈀頭裝有鐵齒,農村中的鐵匠、木匠都能製作,多用於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園等。翻地時,農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舉過頭先往後,再往前甩,鐵齒由於甩勁插入泥土,然後向後拉耙,把土翻鬆。
雖然隨著現代化工具的發明運用,許多傳統農具都已經逐步退出歷史舞台,但鐵耙作為農家必備農具之一,現在仍有所使用。
文物·鐵耙
tie pa
名稱:鐵耙
年代:兩漢時期
來源:1980年福建省崇安縣漢城遺址出土
規格:長16厘米、高12厘米
類型:農具
材質:鐵器
簡介:
崇安地處當時水路交通的要衝,是閩越族的重要聚居地,很可能是西漢閩越族所建的“王城”。除耙外,該遺址還出土了钁、臿、鐮等鐵制生產工具,顯示了中原漢族和閩越族之間的物質文化交流,證明西漢時期的鐵制農具已經推廣使用到邊遠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