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木目

鐮木目(Drepanophycales)為石松綱一個已經滅絕的目,生存於志留紀與泥盆紀,化石在北美洲、歐洲、中國、俄羅斯與澳洲都有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鐮木目
  • 拉丁學名:Drepanophycales
  • :植物界
  • :石松門
  • :石松綱 
  • : 鐮木目
定義概述,形態特徵,生長習性,

定義概述

規範用詞英文名學科公布年度
鐮木目
Drepanophycales
古生物學
2009
學科:古生物學_古植物學 _維管植物
定義:具匍匐莖和直立莖,直立莖二歧分枝,星狀中柱,原生木質部外始式。葉刺狀或鐮刀狀,螺旋排列。孢子囊球形,具短柄,單個散生於軸上。發現於北美、歐洲和中國早-中泥盆世地層中。
見載:《古生物學名詞》第二版

形態特徵

原始的小葉植物。植物體分為橫臥的擬根莖和二歧分叉或單軸分叉的直立莖軸。孢子囊單個著生,不聚集成穗。他們和無葉植物的根本區別在於有真正的葉,葉內具維管束。

生長習性

Baragwanathia Lang et Cookson(刺葉木) 莖粗1-2cm,四周長有密生的螺旋狀排列的,長達4cm,寬約1mm的細長小葉,葉面有一條葉脈。孢子囊的著生部位可能是葉基部的葉腋處。Baragwanathia是鐮木目中最古老化石,並被認為是和石松目的起源有關。最初發現於澳大利亞的下泥盆統。
Asteroxylon Kidston et Lang(星木) 高約50cm,莖軸上密密披復著葉狀刺,微管束僅伸達葉狀刺的基部,就不再延伸,所以尚不能說Asteroxylon具有葉子,而只能說具有葉狀刺。Asteroxylon的孢子囊側生於莖軸上,在演化上Asteroxylon稱為工蕨目和石松綱鐮木目之間的過渡類型。
Drepanophycus Goeppert(鐮木) 植物體高40-50cm,莖軸粗可達2-5cm。具刺狀葉。孢子囊單個著生於葉腹面或近葉腋處。產於世界各地下、中泥盆統。比較Asteroxylon和Drepanophycus兩個屬孢子囊著生位置的不同,可以發現孢子囊有從莖軸側生向葉腹面轉移的趨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