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北京鐘鼓樓文物保管所坐落於北京南北中軸線 北端,兩樓前後縱橫,氣勢雄偉、巍峨壯觀,是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報時中心。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勞作均以此為度。清朝的衰亡,使鐘鼓樓漸失報時的功能,隨著最後一個皇帝溥儀 離開紫禁城 徹底廢止。北京鼓樓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是建在高磚台上的一座殿堂式建築, 樓高46米多。紅牆朱欄、雕樑畫棟,非常雄偉壯麗。北京城內的鐘樓和鼓樓位於京城中軸線北部終點,由於其類似城樓的建築形式,飛檐翼角的獨特形態,因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情趣,而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 外文名稱:Repository of Cultural Relics in Drums and Bells Building
  • 類別:古都報時博物館
  • 地點:北京市東城區鐘樓灣臨字9號
  • 竣工時間: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重建
  • 開放時間:1987年5月1日鼓樓正式開放參觀
  • 館藏精品:鼓樓置鼓、鐘樓懸鐘“晨鐘暮鼓”循律韻通
館址位置,管轄隸屬,館舍占地,館舍簡介,館舍建築,歷史沿革,

館址位置

鐘鼓樓文物保管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鐘樓灣臨字9號,郵編100009。
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管轄隸屬

隸屬北京東城區文化局。
鐘鼓樓文物保管所鐘鼓樓文物保管所

館舍占地

鐘鼓樓始建於元代至元九年約1272年,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重建,占地面積6856平方米,建築面積2736平方米。現存鐘樓為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建,占地面積5740平方米,建築面積1748平方米。

館舍簡介

鐘鼓樓原為古都北京的報時中心,鐘樓、鼓樓為兩座古建築俗稱鐘鼓樓。民國時期才逐漸失去了報時功能。1924年將鐘鼓樓改稱為明恥樓,陳列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屠殺中國人民、搶劫財物的圖片和實物。1925年改為京兆通俗教育館,1936年改為北平市第一民眾教育館附設兒童運動場,1937年七七事變後不久停辦,抗戰勝利後改為北平市立第一人民教育館,1957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改為東城區文化館,1985年成立鐘鼓樓文物保管所,1987年5月1日鼓樓正式開放參觀。
鐘樓鐘樓

館舍建築

鼓樓通高46.7米,三重檐,歇山頂,上覆蓋灰筒瓦綠琉璃剪邊,分上下兩層,面寬48.9米,進深29.3米。一層為無梁拱券式磚石結構,二層為磚木結構。二層大廳原置銅壺滴漏一座,清代改用時晨香計時,另有更鼓24面。現僅存更鼓一面,鼓高2.22米腰徑1.71米,鼓面直徑1.40米,用整張特大牛皮蒙制而成。鼓面上刀痕多處,右上側鼓邦有外文字跡,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罪證。
鐘樓位於鼓樓北100米處,通高47.9米,二層,均為無梁拱券式磚石結構。重檐歇山頂,上覆蓋黑琉璃瓦綠琉璃剪邊。一層四面設有券門,中心為一邊長6米的天井,直通二層。二層懸掛有一口永樂年制的特大銅鐘,重63噸。

歷史沿革

北京鐘鼓樓文物保管所是座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作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報時中心,至今已有悠久的歷史。
鼓樓始建於元至元九年(一二七二)初名“齊政樓”。後毀於火。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重建,又毀於火。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在重建宮室的同時,又重建了鼓樓。明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鼓樓遭雷擊被毀後重修。後又分別於清嘉慶五年(一八○○)清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對鼓樓進行過修繕。據查訪,日偽時期(一九四一年前後)也曾修過鼓樓。新中國成立後,一九八四年國家撥專款對鼓樓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同時在以木結構為主體的鼓樓二層,增設自動滅火系統。 鼓樓通高四十六.七米,三重檐,歇山頂上覆灰筒瓦琉璃剪邊,是一座以木結構為主的古代建築 。 鐘樓位於鼓樓北一○○米處,始建於元至元九年(一二七二),後毀於火。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重建,又毀於火。清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奉旨再次重建,兩年後竣工。重建時為了防止火災,整個建築採用磚石元梁拱勢式結構。鐘樓南門正中矗立著"乾隆御製碑"詳細記載了當時修建樓的情況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唐山地震使鐘樓受損(正脊西大吻震落,牆 體西北裂縫),一九八六年國家撥專款對鐘樓進行了修繕,並完好的保留了清代所繪的彩畫 。鐘樓通高四十七.九米,重檐歇山頂,上覆琉璃瓦綠琉璃剪邊是全磚石結構大型單體古代建築。
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三代的報時中心,鼓樓置鼓、鐘樓懸鐘“晨鐘暮鼓”循律韻通。昔日文武百宮上朝,百姓生息勞作均以此為度。清朝的衰亡,使鐘鼓樓逐漸失去了為古都報時的功能,擊鼓定更撞鐘報時的方法,於一九二四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離開紫禁城徹底廢止 。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京兆尹薛弼為了使民眾不忘國恥,將鼓樓易名為“明恥樓”,並成立 “京兆通俗教育館”。至此,鐘鼓樓六○○餘年的報時功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開始向民眾教育動能轉變。“京兆通俗教育館”作為北京歷史上第一個,開創了民眾教育之先河。鼓樓成立“京兆通俗教育館”後,鐘樓則成了教育館附設的電影院。鐘鼓樓作為北京開展民眾教育的重要場所一直沿續到新中國成立。一九四九年,鼓樓正式改稱為“北京市第一文化館”一九五八年成立“東城區文化館”,鐘樓一度為北城的少年活動站,成為該地區重要的民眾文化場所。
為了保護古都風貌,特別是保護馳名中外的古都中軸線建築,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八日鐘鼓樓由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八十年代,鐘鼓樓經過建國後大規模修葺,對外開放接待遊客參觀。鐘鼓樓文物保管所負責該文物建築的保護、管理、使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