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笑寒,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現任經濟系副主任、學院本科項目學術協調人,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笑寒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經濟學
人物經歷,講授課程,研究領域,學術成就,研究成果,發表論文,工作論文,出版著作,研究項目,
人物經歷
1994年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工學學士學位,1999年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量經濟學專業經濟學博士學位,2002年MIT斯隆管理學院訪問學者。
2019年1月2日,經中共清華大學第十四屆黨委第五十九次常委會議討論通過,同意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換屆選舉結果:鐘笑寒、趙冬青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
講授課程
經濟學原理、經濟博弈論、政治制度與經濟發展。獲各級教學獎勵多次。
研究領域
包括勞動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套用個體經濟學、套用微觀理論。
學術成就
在《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Experimental Economics》、《中國社會科學》、《經濟學季刊》、《經濟學報》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著作《文物保護與旅遊業發展:一個經濟學的分析》、《中國農民故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考錄取制度與匹配質量:基於擇校機制理論的實證研究》。獲《經濟學季刊》年度最佳論文獎。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客座研究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NCER)研究員。1994年清華大學優秀畢業生。2015年清華大學先進工作者。
研究成果
發表論文
Lien, Jaimie, Jie Zheng, and Xiaohan Zhong, Ex-ante Fairness in the Boston and Serial Dictatorship Mechanisms under Pre-exam and Post-exam Preference Submission,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Special Issue in Honor of John O. Ledyard, Vol. 101, Jan. 2017, 98-120.
Lien, Jaimie, Jie Zheng, and Xiaohan Zhong, Preference Submission Timing in School Choice Matching: Testing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in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Economics, Vol 19 No. 1, 2016.
Wu, Binzhen, and Xiaohan Zhong, Matching Mechanisms and Matching Quality: Evidence from a Top University in China,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Vol. 84, Mar. 2014.
Wang, Jin, and Xiaohan Zhong, Has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Arrived in China? –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 XXXIII, No. 3, Aug. 2012.
Qiao, Xue, Xiaohan Zhong, and Sin Sung, Economic Development, Risky Sexual Behavior, and AIDS Epidemic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Vol. 7 No. 3, Sep. 2012.
Bai, Chong-en, Xin Wang, and Xiaohan Zhong, “Regulation or Property Rights: The Effect of China’s Coal Mine Shutdown Policy on Work Safety”, China Economist, Vol.7 No. 3, May-June, 2012.
吳斌珍、趙心妤、鐘笑寒(2016),“重點高中帶來的工資溢價:來自大學生就業調查的證據”,《世界經濟》,總第450期,2016年第2期,第142-166頁。
陳昊、鄭捷、鐘笑寒(2015),“基於競賽模型的分層教學激勵機制研究”,《經濟學報》,第2卷第4期,2015年12月,第36-61頁。
曹靜、王鑫、鐘笑寒,“限行政策是否改善了北京市的空氣品質?”,《經濟學(季刊)》,第13卷第3期,2014年4月。
金雅然,鐘笑寒,“電視、政治參與和政治態度:基於CGSS數據的經驗研究”,《經濟學報》,第1卷第1期,2014年3月。
吳斌珍、鐘笑寒,“大學錄取率的性別差異”,《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總第132期),2014年3月。
吳斌珍、鐘笑寒,“高考志願填報機制與大學招生質量:一個基於擇校機制理論的經驗研究”,《經濟學(季刊)》,第11卷第2期(總第44期),2012年1月。
白重恩、王鑫、鐘笑寒,“規制與產權:關井政策對煤礦安全的影響分析”,《中國軟科學》,2011年第10期(總第250期)。
汪進、鐘笑寒,“中國的劉易斯轉折點是否到來——理論辨析與國際經驗”。《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總第191期)。
白重恩、王鑫、鐘笑寒,“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中國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經濟學季刊》,第10卷第3期,2011年4月。
喬雪,鐘笑寒,“經濟發展、危險行為與愛滋病傳播”,《南方經濟》,2011年第5期。
鐘笑寒,“死亡率與產量負相關:煤炭行業‘關井’政策效應分析”,《經濟學報》,第5輯,2011年4月。
鐘笑寒,“城鄉移民與收入不平等:基於基尼係數的理論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年第8期。
馮俊新、張凱雲、鐘笑寒,“文化遺產資源與區域旅遊業發展”,《經濟地理》,2008年第3期。
程子建、鐘笑寒:“文物保護與旅遊產業化:不完全契約理論”,《旅遊學刊》,2007年第6期。
鐘笑寒,“勞動力流動與工資不平等”,《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鐘笑寒,“不確定性、信息與權力:非常規事件下的中央和地方關係”,《經濟學報》,第1卷第2輯,2005年12月。
孫睿君,鐘笑寒,“運用旅行費用模型估計典型消費者的旅遊需求及其收益:對中國的實證研究”,《統計研究》,2005年第12期(總第170期)。
鐘笑寒,“地區競爭與地方保護主義的產業組織經濟學”,《中國工業經濟》,2005年第7期(總第208期)。
鐘笑寒,“改革時期中國各地區工資演變”,《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第20卷)。
鐘笑寒,“市場中介與農業發展”,《農村經濟》,2005年第3期(總第269期)。
闕里、鐘笑寒,“中國地區GDP增長統計的真實性檢驗”,《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5年(第22卷)第4期。
鐘笑寒、湯荔,“農村金融機構收縮的經濟影響:對中國的實證研究”,《經濟評論》,2005年第1期(總第131期)。
鐘笑寒、程娜、何雲帆,“花落誰家:高考志願填報機制的博弈分析”,《經濟學季刊》第3卷第3期。
鐘笑寒,“稅收中介:環狀模型”,《經濟學季刊》,第1卷第3期。
鐘笑寒、李子奈,“全球變暖巨觀經濟研究的理論模型”,《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3期。
鐘笑寒,“鎖定與重新鎖定:“藍田模式”及其意義”,《中國農村觀察》,2002年第1期(總第43期)。
鐘笑寒,“土地何以向低生產率農戶流轉”,《中國改革》,2002年第4期(總第193期)。
鐘笑寒,“日本農業中介組織的作用及啟示”,《中國國情國力》,2001年第11-12期合刊。
鐘笑寒,“全球變暖的巨觀經濟研究:動態規劃方法”,《中國可持續發展》,2001年第4期。
鐘笑寒,“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對策措施的若干評價”,《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9年第9卷(總第39期)。
鐘笑寒,“溫室氣體減排跨期最佳化的一個理論模型”,《系統工程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北京: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11月。
鐘笑寒,“代際轉移機制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8年第3期。
金雅然,鐘笑寒,“電視、政治參與和政治態度:基於CGSS數據的經驗研究”,《經濟學報》,第1卷第1期,2014年3月。
吳斌珍、鐘笑寒,“大學錄取率的性別差異”,《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總第132期),2014年3月。
吳斌珍、鐘笑寒,“高考志願填報機制與大學招生質量:一個基於擇校機制理論的經驗研究”,《經濟學(季刊)》,第11卷第2期(總第44期),2012年1月。
白重恩、王鑫、鐘笑寒,“規制與產權:關井政策對煤礦安全的影響分析”,《中國軟科學》,2011年第10期(總第250期)。
汪進、鐘笑寒,“中國的劉易斯轉折點是否到來——理論辨析與國際經驗”。《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總第191期)。
白重恩、王鑫、鐘笑寒,“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中國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經濟學季刊》,第10卷第3期,2011年4月。
喬雪,鐘笑寒,“經濟發展、危險行為與愛滋病傳播”,《南方經濟》,2011年第5期。
鐘笑寒,“死亡率與產量負相關:煤炭行業‘關井’政策效應分析”,《經濟學報》,第5輯,2011年4月。
鐘笑寒,“城鄉移民與收入不平等:基於基尼係數的理論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年第8期。
馮俊新、張凱雲、鐘笑寒,“文化遺產資源與區域旅遊業發展”,《經濟地理》,2008年第3期。
程子建、鐘笑寒:“文物保護與旅遊產業化:不完全契約理論”,《旅遊學刊》,2007年第6期。
鐘笑寒,“勞動力流動與工資不平等”,《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鐘笑寒,“不確定性、信息與權力:非常規事件下的中央和地方關係”,《經濟學報》,第1卷第2輯,2005年12月。
孫睿君,鐘笑寒,“運用旅行費用模型估計典型消費者的旅遊需求及其收益:對中國的實證研究”,《統計研究》,2005年第12期(總第170期)。
鐘笑寒,“地區競爭與地方保護主義的產業組織經濟學”,《中國工業經濟》,2005年第7期(總第208期)。
鐘笑寒,“改革時期中國各地區工資演變”,《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第20卷)。
鐘笑寒,“市場中介與農業發展”,《農村經濟》,2005年第3期(總第269期)。
闕里、鐘笑寒,“中國地區GDP增長統計的真實性檢驗”,《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5年(第22卷)第4期。
鐘笑寒、湯荔,“農村金融機構收縮的經濟影響:對中國的實證研究”,《經濟評論》,2005年第1期(總第131期)。
鐘笑寒、程娜、何雲帆,“花落誰家:高考志願填報機制的博弈分析”,《經濟學季刊》第3卷第3期。
鐘笑寒,“稅收中介:環狀模型”,《經濟學季刊》,第1卷第3期。
鐘笑寒、李子奈,“全球變暖巨觀經濟研究的理論模型”,《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3期。
鐘笑寒,“鎖定與重新鎖定:“藍田模式”及其意義”,《中國農村觀察》,2002年第1期(總第43期)。
鐘笑寒,“土地何以向低生產率農戶流轉”,《中國改革》,2002年第4期(總第193期)。
鐘笑寒,“日本農業中介組織的作用及啟示”,《中國國情國力》,2001年第11-12期合刊。
鐘笑寒,“全球變暖的巨觀經濟研究:動態規劃方法”,《中國可持續發展》,2001年第4期。
鐘笑寒,“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對策措施的若干評價”,《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9年第9卷(總第39期)。
鐘笑寒,“溫室氣體減排跨期最佳化的一個理論模型”,《系統工程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北京: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11月。
鐘笑寒,“代際轉移機制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8年第3期。
工作論文
Wu, Binzhen, and Xiaohan Zhong,Fairness of the Boston Matching Mechanism in China's College Admissions.
Ma, Mingming, Binzhen Wu, and Xiaohan Zhong, Matching Mechanisms, Matching Quality, and Strategic Behavior: Evidence from China.
Li, Bingbing, Stephanie Wang, and Xiaohan Zhong, Timing is Everything?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in Centralized Matching Mechanisms.
Zhong, Xiaohan, and Lin Zhu, The Long-Run Efficiency Consequence of Unfair School Matching: Evidence from 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
常彥婷、鐘笑寒,“壟斷國企超額利潤及其社會福利影響——以石化行業為例”。
出版著作
鐘笑寒,《文物保護與旅遊業發展:一個經濟學的分析》,主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鐘笑寒,《中國農民故事》,編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鐘笑寒、王志鵬、戴潔、胡楊梅(2003),《總量經濟學》,【美】布蘭查德著,譯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研究項目
2012-2015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考錄取制度與匹配質量:基於擇校機制理論的實證研究”。
2010年至今,作為主要參與者參加社科重大項目“中國國民收入分配模式和改革方案研究”。
2005-2012,主持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項目“經濟發展與經濟結構”。
2004-2006,主持國家文物局課題“文物旅遊的現狀、問題和前景研究”。
2000-2002,主持經管學院小林實經濟學研究基金項目“轉軌時期中國農民行為研究”。
1999-2004,作為主要參與者參加清華大學和日本慶應大學合作,“中國內陸地區振興政策研究”。
2001-2003,作為主要參與者參加清華大學985項目,“中國農村勞動力、人口流動和土地要素流動的機制與模式” 。
1996-2000,作為主要參與者參加國家重點科技項目“氣候變化影響與對策的評價方法研究與套用”。
2005-2012,主持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項目“經濟發展與經濟結構”。
2004-2006,主持國家文物局課題“文物旅遊的現狀、問題和前景研究”。
2000-2002,主持經管學院小林實經濟學研究基金項目“轉軌時期中國農民行為研究”。
1999-2004,作為主要參與者參加清華大學和日本慶應大學合作,“中國內陸地區振興政策研究”。
2001-2003,作為主要參與者參加清華大學985項目,“中國農村勞動力、人口流動和土地要素流動的機制與模式” 。
1996-2000,作為主要參與者參加國家重點科技項目“氣候變化影響與對策的評價方法研究與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