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效培

鐘效培

鐘效培 (1914-1942),又名鐘愛華,興國縣埠頭鄉人。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青年運動委員會書記。1942年11月12日在山東萊蕪反“掃蕩”戰鬥中犧牲。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效培
  • 別名:鐘愛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興國縣埠頭鄉
  • 出生日期:1914年
  • 逝世日期:1942年11月12日
  • 職業:軍人
人物生平,主要事跡,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鐘效培
1914年出生於江西省興國縣。
1928年參加革命。
1930年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曾任龍沙、傑村、均村共青團區委書記。
193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曾任中共均村區委書記,興國縣委常委、團縣委書記、組織部部長,少共江西省委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部長。1934年任江西省委常委、團省委書記。中央紅軍北上抗日,鐘效培留在中央蘇區堅持游擊戰爭。
1935年5月,被俘入獄。1937年9月,被強征入國民黨軍第五十八師,後在武漢逃脫。  
1938年5月, 在南昌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工作。後任中共贛西南特委常務委員、青年部部長,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兼青年部部長、社會部部長。曾在延安入中央黨校學習。
1939年春,在中央青委(青聯辦事處)工作。
1940年秋,任中共中央青年運動委員會組織部副部長。
1941年2月到達山東,任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青年運動委員會書記、青聯主任、毛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山東分校副校長、 山東省青年抗日救國聯合會主席。
1942年9月,在日軍“大掃蕩”中赴泰山區指導工作。途經萊蕪榆林前村遭日軍伏擊,身負重傷,11月12日在崖下村犧牲。

主要事跡

1914年6月出生於江西省興國縣龍砂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那黑暗的舊社會裡,他全家終日辛勞,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在龍砂村鐘姓屬小家族,時常受到外村及本村大姓家族豪紳地主的欺侮。為了擺脫受欺凌的處境,本家長者們集資送鐘效培去讀書。他先入私塾,後轉當地國小。由於他學習勤奮,成績優異,深受老師喜愛,得以破例免交學費。
1928年他國小畢業後,由於家境貧困,無力繼續求學,只好回家一邊耕讀一邊自學。當時的江西,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各地的紅色政權如雨後春筍般地建立起來,興國縣成立了革命委員會,各鄉普遍建立了農民協會,共青團等組織。
鐘效培正是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先後加入了農會和少先隊,積極參加當地黨組織領導的各項活動。鐘效培在家鄉組織了兒童團,帶領青少年站崗放哨,協助農民打土豪、分田地,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鬥爭之中。
1930年春,鐘效培光榮地加入了共青團,並先後擔任了龍砂、傑村、均村三個區的團區委書記。他積極地從事共青團工作,組織兒童團、少先隊禁鴉片、禁賭博,並多次抓獲反動靖衛團的偵探。同年6月,鐘效培擔任了龍砂游擊隊的指導員。為配合部隊奪取興國縣城,鐘效培帶領游擊隊擔負打碉堡的任務。戰鬥打響後,在同志們的掩護下,他攜帶十幾顆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匍匐前進。接近敵堡後,他突然躍起,機智地將幾顆手榴彈塞進碉堡,隨著手榴彈的爆炸聲,碉堡內的敵人立時斃命。游擊隊員一鼓作氣,迅速拿下敵人另外兩個碉堡。
由於鐘效培作戰英勇,工作出色,1931年5月,經中共均村區黨委書記吳似龍、組織科長吳濟群二人的介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入黨後,鐘效培歷任村支部書記,龍砂、均村、傑村三個區的常委,不久調任興國縣團委書記,同時在黨內還擔任縣委和中心縣委常委等職務。在黨組織的領導下,他積極動員和組織廣大青少年參軍參戰,參加反“圍剿”的鬥爭。
1932年10月,鐘效培調往寧都(當時中共江西省委機關所在地),任共青團江西省委宣傳部和組織部部長。
1933年3月,蔣介石第四次“圍剿”中央蘇區失敗後,又調兵遣將,準備對我中央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黨組織提出了“緊急動員起來,保衛革命根據地”、“擴大紅軍,捍衛勝利果實,的戰鬥口號,在蘇區開展了規模空前的擴大紅軍運動。在這場運動中,鐘效培經常深入基層,了解情況,總結經驗,大力宣傳運動中湧現出的模範人物和典型事跡。他連續在當時的團中央機關刊物《青年實話》周報上發表了《動員少共國際師的情形及其經驗》、《什麼最光榮!當紅軍最光榮》、《鼓動兒子當紅軍》、《崇賢區擴大紅軍始終不落後》、《興國擴大紅軍的成績是這樣得來的》等文章,鼓舞了蘇區人民鬥志,形成了參加紅軍的熱潮,紅軍隊伍不斷壯大,“擴紅”運動蓬勃發展。
同年8月,鐘效培任楊殷縣團委書記。10月他出席了中共江西省第二次黨代表大會。1934年4月,中共江西省委決定,由鐘效培擔任團省委書記。
為了戰勝敵人的經濟封鎖,克服生活上的困難,鐘效培帶領同志們開荒種地,進行生產自救。他經常起早摸黑地乾,大家稱他是老黃牛。在生活上,身為團省委書記的鐘效培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他經常對同志們說:“革命是要吃苦的,不能圖舒服。”他對周圍的同志關心備至,與大家同甘共苦,從不搞特殊。當時,團省委機關有匹馬,他到基層從未騎過。他愛人回老家,向他要馬騎,他耐心、認真地教育她:“我的老婆回家騎馬,別人回家怎么辦呢?我當書記的不能帶這樣的頭!”他以自己的模範行動,給予同志們莫大的教育和鼓舞。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鐘效培遵照黨組織的決定,留在江西堅持艱苦的游擊戰爭。同年冬,敵人對我根據地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中共江西省委機關撤離寧都,向興國縣崇賢山區轉移。年底,隊伍行至荇田,當紅軍游擊隊準備突破敵人的封鎖線向東固進發時,不料,途中與敵遭遇。在激烈的戰鬥中,鐘效培為搶救負傷的戰士而腳部受傷。
1935年5月,敵人以九個師的兵力對永(豐)吉(安)根據地進行“圍剿”。鐘效培隨江西軍區二團一起突圍。當部隊轉移到永豐縣南源村時,被敵追上,因敵我力量懸殊,鐘效培在戰鬥中被捕。當時,敵人對他的真實身份尚不清楚,鐘效培就化名郭思文迷惑敵人。他被押到興國縣監獄後,敵人對他進行嚴刑拷打,他堅貞不屈,結果被判刑三年。
入獄後,鐘效培繼續堅持與敵鬥爭,他和同時被捕的同志制定了越獄計畫,並動員其他難友一起行動。這時,中共興國縣委送來指示,決定鐘效培等三人不參加越獄,以便取得敵人的信任,更好地開展獄中鬥爭。鐘效培和另外兩名同志堅決服從組織決定,留了下來。
在獄中,鐘效培和同志們一道進行了反對叛徒張澤生的鬥爭。張原是中共江西省委保衛局副局長,在敵人的“圍剿”中,他叛變投敵。敵人利用他做策反工作,探聽獄中我方情況。鐘效培和同志們非常憎恨這個敗類,於是,就想出個辦法懲治他。他們先秘密串聯好,聯名寫信控告獄長侮辱前來探監的犯人之妻。在狀紙上,他們把張澤生的名字列在最前面。敵人來調查時,所有坐牢的人都說,是張要他們告監獄長的,結果,張澤生被戴上了手銬腳鐐、關進了囚牢。
有一次,地下黨組織傳來訊息:敵人要處決在獄中被關押的兩名同志。鐘效培便和大家一起幫助那兩位同志做好越獄準備。在執行槍決的前一天,當看守一開門,那兩位同志迅即把看守打翻在地,衝出了牢房,其他20多個被關押的人也跟著他倆一起逃出了監獄。
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鐘效培這時被強行從獄中押送到國民黨五十八師當兵。1938年4月,當這支部隊行進到漢口時,鐘效培伺機逃出,來到了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經中共長江局組織部長博古(即秦邦憲)介紹,鐘效培到中共長江局東南分局工作。不久,經查明情況,於同年5月正式恢復了鐘效培的組織關係。從此,他在中共東南分局的領導下,先後擔任了吉安中心縣委書記、贛西特委書記、江西省委常委兼青年部長等職。
1939年春,由中共東南分局介紹,鐘效培到了延安,入中共中央黨校第二十九班學習,畢業後分配到中央青委組織部工作。
1941年初,中央青委考慮到山東抗日根據地日偽頑勢力較大,鬥爭形勢複雜,決定派鐘效培帶領一支青年工作隊到山東,以加強山東青年的抗日力量。鐘效培得知此訊息後很高興,並很快做好了一切準備。同年2月,鐘效培等七人從延安動身,3月到達晉西北,然後,隨部隊的一個團往山東進發。當時敵人封鎖甚嚴,當他們行至太原附近時,被敵包圍,經奮力拚殺才沖了出來。此後,他們便晝伏夜行,歷盡艱險,於同年8月到達中共山東分局所在地——青駝寺(現屬沂南縣)。
山東分局對中央派來的青年幹部十分重視,《大眾日報》為此刊登了訊息。在分局駐地,以山東各界抗日救國總會的名義召開了歡迎大會。
鐘效培等同志來山東後,立即組成了新的山東省青委,由鐘效培任省青委書記。
1941年10月10日,省青委發出了《關於加強黨對青年工作領導的決定》,要求建立健全各級黨的青委組織,大膽地、大量地提拔青年幹部,並提出:不分階級、階層、信仰、職業、性別,團結和組織整個青年一代;加強青年的武裝和半武裝等。在鐘效培的主持下,分局青委作出決定:召開省青聯執委擴大會,加強對青年團體公開的領導和聯繫;創辦毛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山東分校,以培養青年骨幹;成立中國青年社山東分社,出版《中國青年》(山東版)等。
1942年2月,省青聯在沂南縣馬牧池附近的長山莊召開了山東省第二次青年代表大會。會議選舉產生了新的省青聯領導機構,鐘效培當選為省青聯主任。他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中提出了健全青聯會組織,發展青抗先和其他青年武裝,舉辦幹部訓練班,組織青年學文化等工作任務。
為了貫徹落實省青聯二次會議精神,鐘效培親自進行調查研究和具體指導,使各地的青年工作蓬勃開展起來。
省二次青代會結束不久,上級決定成立毛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山東分校,由肖華任校長,鐘效培任副校長。面對建設任務重、困難大的狀況,鐘效培不辭勞苦,積極工作,取得各方面的支持,解決了各種困難。經過一段緊張的籌備工作,1942年五四青年節,在莒縣曲柳河舉行了開學典禮。
在辦校期間,鐘效培積極爭取分局領導對學校的支持,請朱瑞等領導同志到學校講課;還趁劉少奇來山東檢查工作的機會,組織學員聽取了劉少奇所作的黨史、形勢及政策報告。學校雖然只辦了一期,時間也只有五個月,但學員們通過政治、文化和軍事學習,普遍提高了思想覺悟,增強了軍政素質,成為青年工作的骨幹力量。
1942年9月7日,是國際青年節。為紀念這個光輝的節日,鐘效培為《大眾日報》撰寫了專論。在文章中,他號召廣大青年發揮高度的戰鬥毅力,以自我犧牲的精神,去迎接接近勝利的空前困難,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同一天,毛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山東分校第一期學員結業。畢業典禮之後,分局青委留下50名同志與青委機關幹部一起,成立了山東青年工作團,由肖華任總團長,鐘效培任副總團長。山東青年工作團下轄兩個分團。經研究決定,第一分團去膠東等地,第二分團到魯中地區,以大力發展青抗先和開展文化教育運動。
同年10月,鐘效培帶領青年工作團第二分團部分同志進入魯中。這時,正值日偽軍對魯中進行頻繁“掃蕩”,敵我雙方展開了生死搏鬥。10月下旬,鐘效培在萊蕪東與魯中區公安局長高明宇及軍分區一個班到茶葉口一帶尋找泰山地委,在萊蕪榆林前村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突圍時,鐘效培身負重傷,遂由警衛員護送住進了駐茶葉區法山村的軍分區醫院。12月13日凌晨,鐘效培終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

人物紀念

鐘效培犧牲後,中共山東分局書記朱瑞以《一個未竟的任務》為題發表了文章,紀念這位為山東青年工作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黨的優秀青年工作幹部。文章指出:“……效培同志已盡他鬥爭的最後貢獻,貢獻了他的血肉和生命,這一個‘未竟的任務’便沉重地落在我們身上——一切黨與民眾的工作者、青年工作者的身上。我們還得繼續努力。”
共青團山東省委、中共萊蕪市委於1987年11月在萊蕪市汪洋台建立鐘效培烈士紀念碑,以紀念這位山東青年工作者的先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