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鏡面青天衣
- 外文名:Blue Mirror
- 民族:壯族
- 地區:廣西
- 壯語:buh ndongq
來歷,歷史,製作過程,
來歷
一些從事民族學研究的專家、學者習慣以各地壯族的服飾顏色來區分各地壯族,如頻頻出現在報紙、刊物上的廣西那坡縣的黑衣壯、廣西龍州的黑衣壯,武鳴壯族則稱為藍衣壯。
武鳴藍衣壯的傳統服飾顏色的主要色調是藍色,藍澱印染,在染制的過程中,聰明勤勞的壯族婦女,將布料精細加工,達到藍而發亮反光如鏡的程度,縫製好的服裝,壯語稱為“buh ndongq(壯文)”,譯成漢語的意思是“發亮的衣服”。
歷史
清末廣西壯族詩家、文學家,武鳴鳳林人韋豐華,在他所著的《今是山房吟余瑣記》一書中,將武鳴壯族這一特有的服飾稱為“鏡面青天衣”(古人作詩,青藍同一,實為深藍色)。
漢代,南寧壯族先民除耕種水田獲取糧食外,還自己紡紗織布為衣。《漢書·地理志》就有壯家男耕女織的記載:“男子耕農,種禾稻麻,女子蠶桑織績”。古時武緣(今武鳴)縣壯人“男種棉花女紡織,種植靛草制染汁。藍靛染布數十遍,晾出衣料青藍色。松條點火裁剪急,針縫鏡面青天衣”。“鏡面青天衣”是說壯族男子多穿青布對襟上衣。而女子,則多穿無領斜襟繡花滾邊上衣,下穿繡花滾邊寬腳褲或青布蠟染褶裙,腰束繡花圍腰,腳穿繡花鞋,頭纏各式方巾,喜戴銀首飾。
製作過程
每年春季,農家用一小塊地種植藍靛,夏末砍收,打碎加水搗成藍靛漿,過濾沉澱成濃濃的藍靛濃漿,留作染料備用。過去,沒有機器紡織的布料,只有自種棉花,婦女紡紗,用小型木製的簡單機器織出白色的布,俗稱“土布”,布幅寬度一般是1-1.5市尺,最寬為2市尺。秋季,天高氣爽時,則開始染布。
將一定量的藍靛濃漿放入大水缸中,用熱水按一定的比例稀釋攪勻,將土布放入染缸中並不斷攪拌,使布著色均勻,然後取出,拿到河、溝水中輕輕搖動漂洗,後在樹蔭下晾乾,絕忌陽光爆曬。如此反覆染、晾一二十次以至三十次,土布染上了厚厚的一層藍靛。
然後,上山找回一種壯語稱為“漿樹”的樹葉。“漿樹”的中藥名叫青凡來、四眼草,或俗稱“鬼畫符”。“漿樹”葉放入鍋中加水煮沸,經過濾去渣,再加入適量牛膠煮成稍有粘度的稀糊狀樹漿,倒入染缸中,把染好色的布放進缸中,不斷攪動,壯語叫“上漿”,缸中的布著漿均勻後取出,稍晾至半乾,再拿到河、溝邊去漂洗,漂洗時只能在水中將布攪動,絕忌搓洗,以洗掉多餘的漿水,使布平滑,最後取回晾乾。
這一複雜過程,清末壯族詩人、夏黃人黃彥坊有《嶺山女工詠》詩記曰:“寒閨隱隱一燈紅,十歲嬌娃學女工;玉手纖纖偏耐冷,扯棉聲徹竹籬東。”(原註:扯棉花紡紗);“密縷拖來十丈鮮,深更扎扎未應眠;嬌兒慎莫須啼抱,待製衣服好拜年”(原註:織布);“伊詳江山去娉婷,洗出藍花湛一汀;十五女郎?F染布,斜陽低處斗紅青”(原詩註:染布者,撈出河中洗之,曬乾復染後,卻用樹皮紅者濃煎染之,即成深青,揚赤者最貴)。布料上漿晾乾後,拿到村邊備有的平滑石板上,逐段鋪上,村中女伴自然來幫忙,三、四人持木杵,如打鐵狀輪流反覆舂打,村頭髮出“咚、叮、嗒、當”的響聲,節奏頗為悠揚,逐段將布全條打得平滑、發亮、反光。將舂好的布,量體裁製衣服,黃彥坊詩曰:“嬌兒瑟縮怯風來,啼索新衣向母催;我是女兒無尺寸,度而長短稱身裁。”衣服的式樣,大致是仿唐裝,男上衣前面開衣襟縫上紐扣,女上衣為包胸腹大襟右肩前連腋下縫上紐扣,全部手工針縫,紐扣亦全是布條扭結而成。
清朝乾隆六年(公遠1741年)的《武緣縣誌》說:“男衣短窄,女衣不掩膝,長裙細褶;褲子全是寬褲頭、寬褲腳。”當然,男裝布料也不一定加工得那么精細,也只染一二次而已。女裝裁縫好後,嫁衣還要繡花。一般壯家姑娘,年制一兩套,富足之家年制3-5套。節日匯集,尤其在歌圩上,人群中藍光閃亮,陽光反射時,更是一番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