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基本信息,精彩劇照,劇情簡介,導演闡述,演員表,幕後花絮,
基本信息
國家/地區:中國
上映日期:2009-10-01
導演:李康生 Kangsheng Li
錢路劼 Lujie Qian
主演:唐國強 Tang Guoqiang
劉勁 Jin Liu
鏖兵天府
![鏖兵天府 鏖兵天府](/img/3/452/cGcq5CZ3EGO4MTOyMWNihzYhhTZmdTOzcTO2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趙雍 Yong Zhao
魯玉潔 Yujie Lu
史鑫 Xin Shi
張勇 Yong Zhang
顏彬 Bin Yan
曲國強 Guoqiang Qu
許道臨 Daolin Xu
趙小明 Xiaoming Zhao
類型:戰爭
官方網站:暫無
海報:點此查看
精彩劇照
預告片:期待中……![鏖兵天府 鏖兵天府](/img/f/0ec/cGcq5yMjRTN2MzNmdDZlZGM3kTN0YTNiNWYhZ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鏖兵天府 鏖兵天府](/img/c/63b/cGcq5yYjdjNxEWYidjM3UzY5YGZkNTM4YDOhN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鏖兵天府 鏖兵天府](/img/0/fc8/cGcq5CZjhjM5UWMwczMiBTO5ITYjNGZiNWOmJ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鏖兵天府 鏖兵天府](/img/f/0ec/cGcq5yMjRTN2MzNmdDZlZGM3kTN0YTNiNWYhZ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鏖兵天府 鏖兵天府](/img/c/63b/cGcq5yYjdjNxEWYidjM3UzY5YGZkNTM4YDOhN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鏖兵天府 鏖兵天府](/img/0/fc8/cGcq5CZjhjM5UWMwczMiBTO5ITYjNGZiNWOmJ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劇情簡介
一九四九年,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西南”的戰役在繼遼瀋、淮海、平津、渡江戰役之後以摧枯拉朽之勢在雲、貴、川、康展開:第一野戰軍在進軍西北的同時,分兵第十八兵團由賀龍率領,在秦嶺進行戰略佯動,牽制了國民黨胡宗南軍事集團;而由劉鄧領導的第二野戰軍隱秘地跟隨進攻湖南及兩廣的第四野戰軍南下,成功地實現了對蔣介石的戰略蒙蔽,在第四野戰軍兩個軍的協同下一舉殲滅了扼守川東門戶的宋希濂軍事集團。其後,二野第三兵團攻入川東,第五兵團攻入貴陽,第四兵團攻入雲南,十八兵團兵分三路由秦嶺南下入川,徹底完成了對胡宗南軍事集團的戰略大包圍。同時,也充分利用國民黨內部矛盾,成功地策劃、促成了四川地方將領劉文輝、鄧錫候、潘文華等倒戈起義。最後一野十八兵團與二野四兵團南北夾擊,在西昌勝利地結束了國共兩黨在大陸上的軍事鬥爭。
導演闡述
闡述一開始就引用了克拉考爾關於電影本性的定義,“物質現實的復原”,在這裡,並沒有探討電影本體理論的意思,也沒有明確贊同某一影像美學主張的意思,而是《鏖兵天府》屬於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既然是面對歷史,就應該是“物質現實的復原”,高度的寫實性,不能有半點主觀的誇張和浪漫,這與“真實地講故事”是有本質的不同,因此,這一點要由中央“重大題材領導小組”予以審查和認定。然後,這“活兒”首先就是美術部門和攝影部門的,請在所有的造型元素上都儘量地實現“物質現實的復原”。也許有人會提出:“物質現實復原”與“戲”本身是矛盾的,兩者如何統一?這裡,就要從《鏖兵天府》的“戲”說起了。《鏖兵天府》僅從字面上看,就會感到一種烽火彌天殺聲震地的“全武打”陣勢,但從劇情內容上細看,就會感到它實際上是一個“文戲”,(這是編劇在閱讀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後得出的結論)。解放大西南的戰役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打響的。在這場戰役中並不是沒有“打仗”,但可以說幾乎所有的“仗”都打得沒有軍事意義,也就是說那個“仗”無論打不打,甚至哪怕國民黨軍隊“勝利”那么一兩回,都完全改變不了國民黨政權的土崩瓦解之勢。它無法與“三大戰役”、“渡江戰役”相比,戰場上的勝負,會在政治上、軍事上產生全局性的影響。所以,《鏖兵天府》拍“打仗”會非常沒勁,而且“沒戲”。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就會發現這段歷史很有“戲”,“戲”在哪裡?一個新生的政權要“打掃房間”,而那個沒落的政權卻賴在“房間裡”不想走,問題是那個“不想走”的僅僅是這個政權的頭兒,他手下的那一群跟班隨從早就想走了,因此“戲”是在心理心態上,而不在“打仗”上,所以《鏖兵天府》是一個“文戲”,(剛巧,我在福建參加60周年重點影片創作研討會上,中宣部文藝局的領導對我說:《鏖兵天府》不要拍打仗,拍文戲。可見認識高度一致)。因此導演和演員都要抓住一個“心”字來出“戲”。這個“心”字怎么講?對國共雙方來講都是三個字!共產黨方面,從領袖、將帥到戰士,都是三個字:心情好!國民黨方面,從總裁到軍政大員,從“中央”到“地方”也是三個字:心事重!導演從這裡首先對演員提出要求,因為“拍戲”、“拍台詞”最終都是“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