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聾啞學校

鎮江聾啞學校是民國23年(1934年)邑人尹印一為使聾啞兒童能“受教育、學工藝”,增強其自立謀生能力,率先倡導和建議江蘇民眾教育館舉辦聾啞兒童工讀班,但因缺乏經費而未成。民國26年尹私人籌建私立勝天聾啞學校,因抗日戰爭爆發而中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江聾啞學校
  • 外文名:鎮江聾啞學校
  • 成立時間:民國34年
  • 倡導者:尹印
  • 事務主管:1人
沿革,學制課程,師生,

沿革

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尹擇定白蓮巷1號私宅平房5間為校舍,招收男女聾啞兒童20餘名,分預科、低級、中級3班。尹印一任校長,並配有事務主管1人,教職員5名。設國語、常識、算術、發音、手勢、美術、勞作、體育、縫紉等課程。利用實物與掛圖,以啞語及手勢進行個別教學。在職業訓練方面,學校設服裝部,學習裁剪刺繡;設修理部,學習鐘錶及打字機修理;設繪畫部,學習廣告製圖。學校還購置中文打字機、英文打字機及縫紉機。  民國35年全校共有聾啞兒童30人,其中男23名,女7名,教職工9人。後因經費不足,在校兒童日益減少,鎮江解放前夕,已不足10人,學校瀕於解體。  1952年9月,鎮江市人民政府接辦該校,改為公辦,更名為鎮江市聾啞學校,遷校至剪子巷,校舍面積從60平方米擴大到220平方米,規模也漸擴大,各項教學設備逐步改善,1956年已有6個班級,學生65人,教職工9人。  1971年,校址遷至東河邊24號,教學條件日益改善。1980年市撥款9萬元,翻建教學樓和生活樓各1幢,於1982年底竣工。  該校在改公前只在市區招生(不收住宿生)。1952年至1982年,招生範圍擴大到郊區和少數鄰縣,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後,則擴大到市所轄各縣。  解放前的私立勝天聾啞學校,教師收入微薄,甚至薪給都不能按月發放。解放後教師生活待遇逐步改善。1956年起按教育部規定,教師在原工資外加發工資金額15%的特種教育補貼費。至1985年教職員工共23人,其中大專文化水平的1人,中專、高中文化的16人,初師、國中文化的5人,參加特教工作20年以上的有8人。共有8個教學班,學生126人,其中住宿生68人。解放以來,該校共有21屆畢業生計210名。

學制課程

該校在1952年前的學制無固定年限,1952年至1955年學制為5年,1956年至1965年學制為6年,1966年後改為8年。畢業生基本上達到高小文化水平,並具有一定工藝製作能力。  課程設定以語文、算術為主,還有體育、繪畫、職業勞動和手工勞動課。1966年前學校設有木工組和刺繡組,以進行職業技術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間,職業技術課一度中斷,除按教學計畫到市標準件廠參加勞動外,校內還有縫紉組及生產小件橡膠製品的橡膠廠。1977年開始增設思想品德、自然、歷史、地理課。政府接管前授課無正規教材,也無一定的考核制度;政府接管後改用普通國小教材。1980年後,採用全國聾啞學校教材。  學校有專職體育教師,堅持兩課兩操兩活動的制度,並在學生中組織桌球隊、籃球隊,多次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體育競賽。  1978年以來,學校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勤學、文明、守紀、整潔”的校風建設要求,在學生中開展“學雷鋒、樹新風、創三好”活動,請武警部隊幫助學生進行軍事訓練,組織參觀老山前線英模展覽會,慰問烈軍屬等。  學生畢業後,戶籍在農村的,回原籍參加農業勞動,或由當地政府安排在鄉鎮企業工作;戶籍在城區的畢業生則由市勞動局、民政局統一安排到市標準件廠工作。

師生

中文系現有在職專任教師3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4人,高職比為47.22%;博士9人,在讀博士6人,碩士15人,碩士以上學歷者占教師總數83.33%。在教師隊伍中,有碩士生導師4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3人分別被評為國家和省優秀教師,1人獲省五一勞動獎章,5人分別兼任省語言學會、中國修辭學會、世界華文文學協會、中國古代散文學會、省老子研究會等學術研究團體的副會長、常務理事和理事等職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