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鍋莊”一詞由來已久,是“卓舞”的俗稱。“卓”是藏語的譯音。根據昌都鍋莊的歌詞和民間的傳說來分析,卓舞這個民間古老的舞蹈形式,早在吐蕃時期就存在了。卓舞早期與西藏奴隸社會和盟誓活動有關,後來逐步演變成為歌舞結合,載歌載舞的圓圈歌舞形式。《清史稿·樂志》音譯 為“郭莊”,近代有稱“歌莊”。趙爾豐等撰寫的《請史稿》卷一百一、志七十六樂八中記有“高宗平定金川,獲其樂日大鍋庄司舞十人,每兩人相攜而舞,一服蟒袍、戴翎、掛珠、斜披黃藍二帶,交加十字。”這種對藏區鍋莊的描述,解放初期尚見於昌都的寺廟鍋莊。《衛藏通志》認為“鍋莊”是圍著支鍋石樁而舞的意思。《西藏舞蹈概說》記載:以前的康區一帶,有一種商業性組織叫“鍋莊”這類商行收購土產,代辦轉運,設有客棧,沿途過往的藏族商賈常攜馬幫宿居其中。晚上,他們往往在院內空地壘石支鍋、熬茶抓糌粑,茶餘飯後不時圍著火塘歌唱跳舞,以驅一天的勞累與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適應惡劣環境。
舞蹈特色
鍋莊分為用於大型宗教祭祀活動的“大鍋莊”、用於民間傳統節日的“中鍋莊”和用於親朋聚會的“小鍋莊”等幾種,規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將之區分成“民眾鍋莊”和“喇嘛鍋莊”、城鎮鍋莊和農牧區鍋莊的。舞蹈時,一般男女各排半圓拉手成圈,有一人領頭,分男女一問一答,反覆對唱,無樂器伴奏。整個舞蹈由先慢後快的兩段舞組成,基本動作有“悠顫跨腿”“趨步輾轉”“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為主變換舞姿,隊形按順時針行進,圓圈有大有小,偶爾變換“龍擺尾”圖案。
在西藏,昌都鍋莊廣為流傳。每逢節日、慶典、婚嫁喜慶之時,廣場上、庭院裡男女相聚,圍成圓圈,按順時針方向邊歌邊舞。男性穿著肥大筒褲,女子脫開右臂袍袖披於身後,男女各站一邊,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帶頭起唱,女性隨後唱和,歌聲嘹亮,穿透力很強,舞者和著歌曲“甩手顫踏步”沿圈走動。當唱詞告一段落後,眾人一齊“呀”(擬聲)地一聲呼叫,頓時加快速度,撒開雙臂側身擰腰大蹉步跳起,揮舞雙袖載歌載舞,奔跑跳躍變換動作。男性動作幅度很大,伸展雙臂猶如雄鷹盤旋奮飛;女性動作幅度較小,點步轉圈有如鳳凰搖翅飛舞,顯現出健美、明快、活潑的特點。舞圈中央通常置青稞酒、哈達,舞畢由長者或組織者敬獻美酒、哈達,兄弟姐妹情誼藉此得到升華。昌都鍋莊可分為農區鍋莊(包括城鎮)、牧區鍋莊、寺廟鍋莊三大類,動作大體可分兩類,一類節奏緩慢,舞姿舒展優美;另一類節奏急促,舞蹈熱烈奔放。昌都鍋莊的動作多有模擬動物形態的,如“猛虎下山”“雄鷹盤旋”“孔雀開屏”“野獸戲耍”等,其表演注重姿態的情緒變化和表現。昌都鍋莊的節奏在表演中前後有三次變化,序舞時只要舞蹈者站好自己的位置,腳步緩慢地交替邁步即可,步伐很輕,力度也不強;序舞過後逐漸進入慢板舞蹈,最後進入最能體現卓舞粗獷奔放特徵的快板舞蹈階段,這時,舞蹈者的情緒達到高潮,場面熱烈。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昌都鍋莊藝術充分表現了藏族人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情豪邁的民族特性,顯示出一種力量的美和民族自豪感。2001年,昌都縣被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鍋莊藝術之鄉”。
傳承狀況
松吉扎西在每年的“康巴文化藝術節”都組織居民表演鍋莊,使昌都鍋莊舞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洛松江村跳的鍋莊舞,強化了傳統舞蹈的節奏和旋律,增強了鍋莊舞的欣賞性。
傳承人物
澤仁尼瑪,男,藏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鍋莊舞(昌都鍋莊舞)。
洛松江村,男,藏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鍋莊舞(昌都鍋莊舞)。
松吉扎西,男,藏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鍋莊舞(昌都鍋莊舞)。
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鍋莊舞(昌都鍋莊舞)”項目保護單位昌都市卡若區文化局(昌都市卡若區文物局)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3年8月20日上午,西藏昌都市第九屆三江茶馬文化藝術節民間鍋莊舞比賽在茶馬廣場舉辦,來自昌都市各縣(區)的16支隊伍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