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鍋沖苗族鄉
- 外文名稱:Guochong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
- 下轄地區:肯溪村、占字村、鍋沖村
- 面積:21.8平方公里
- 人口:0.15萬
- 方言:苗語、侗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歷史,地理環境,行政區劃,社會文化,經濟,交通,旅遊,地圖信息,
歷史
鍋沖苗族鄉以境內的鍋沖村得名。明清屬福祐里,民國屬中心鎮十一保。解放後先後原第一區和縣溪鄉,1958年後屬縣溪公社,1984年7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將縣溪鎮苗族聚居的肯溪村、占字村、鍋沖村劃出,組建鍋沖苗族鄉至今,鄉政府設肯溪村。
地理環境
該鄉境內群山環抱,層巒疊嶂,主要資源為野生動植物和旅遊資源:據統計,境內有禽獸100餘種,野生植物100餘科近500種,白腹錦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行政區劃
全鄉轄肯溪、占字、鍋沖3個行政村14個村民小組。
社會文化
該鄉地處湘、黔兩省三縣苗族聚居區的中心地帶,苗族文化底蘊豐厚,淵源流長。為弘揚傳統文化,2006年重陽節,舉辦了“兩省三縣邊區首屆苗族歌會”,有18個代表隊的230餘名歌手前來參會,歌會內容有擔水歌、情歌、茶棚歌、坐夜歌等。
經濟
該鄉境內盛產楠竹,為充分發揮這一優勢,提出“打造通道第一竹鄉”的特色產業發展目標。2006年、2007年,投入6萬餘元,建設了三百嶺,肯溪楠竹基地,每年以700畝以上的增速在發展。2010年,境內擁有成片楠竹林5000餘畝。2007年,全鄉糧食總產量430噸,實現社會生產總值6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2元。2010年,實現社會生產總值8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30元。
交通
對外交通主要依靠縣溪至鍋沖6.5公里水泥公路。距離縣城50公里。
旅遊
境內兵書閣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兵書閣始建於清朝嘉慶十五年(即1810年)。與兵書閣一箭之隔,遺存一座三亭式廊橋,名叫文星橋。清道光五年(1825年)和清道 光二十七年(1847年),兵書閣和文星橋相繼進行過維修,屬於集橋、亭、閣、殿為一體的古建築群系。兵書閣和文星橋坐西朝東,南北通面闊19.2米,東西通進深15.4米,通高14.72米,西側建有一座祠廟,總面積為420平方米。
兵書閣系穿斗與抬梁混構純木件樓閣式古建築。清嘉慶年始建時為雙坡屋面單層民居建築。清道光五年(1825年),村民集資,重建兵書閣和文星橋,並在原閣殿的明間伸出二座高14.2米,三層六角翹角檐攢尖葫蘆頂式樓閣,使其“整新俾宇,巍峨再出沖霄之像”。文星橋也頗有建築特色,東頭是雙肩庶殿頂蓋八字門坊入口;西端與山欹側,建單檐庶殿頂門坊作出口;橋中部建重檐歇山頂式閣樓,構成整長19.2米的廊橋,此橋不架於水上,而傲立於陸地。
兵書閣和文星橋的獨特建築風格,在通道侗族建築史上亘古未有。它那濃厚的民族文化韻味,飄香四溢;在漫漫的歷史風塵中,磨礪迄今,數百年不衰,實為侗鄉苗寨文化之瑰寶。
1988年通道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發文公布其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最近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圖信息
地址: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