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轉儲

轉儲是資料庫恢復中採用的基本技術。所謂轉儲即DBA(資料庫管理員)定期地將整個資料庫複製到磁帶或另一個磁碟上保存起來的過程。這些備用的數據文本稱為後備副本或後援副本。線上運行過程中,也有可能發生一些未知的錯誤,即錯誤轉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錯誤轉儲
  • 外文名:error dump
  • 屬性:計算機設計術語
  • 領域:資料庫原理及開發
簡介,錯誤轉儲參數,轉儲的分類,

簡介

轉儲資料庫(Dump database)指出現災難性錯誤(例如恢復日誌毀壞)通過資料庫管理員DBA將整個資料庫複製到磁帶或另一個磁碟上保存起來的過程。恢復即當資料庫遭到破壞後可以利用後備副本把資料庫恢復,這時,資料庫只能恢復到轉儲時的狀態,從那以後的所有更新事務必須重新運行才能恢復到故障時的狀態。
轉儲是十分耗費時間和資源的,不能頻繁進行,DBA應該根據資料庫的使用情況確定一個適當的轉儲周期。

錯誤轉儲參數

在OnLine運行過程中,也有可能發生一些未知的錯誤,為了保存錯誤現場,以備程式調試使用,在ONCONFIG檔案中提供了相關的錯誤轉儲(Error Dump)參數:DUMPCORE、DUMPCNT、DUMPDIR、DUMPGCORE。對最終用戶的套用而言,可以不必去理會這些參數。
DUMPCORE
DUMPCORE指示OnLine在發生系統內部的錯誤(assertion failure)時是否使虛擬處理器轉儲核心(dump core) -1=轉儲核心,0=不轉儲核心。核心檔案將被存儲在OnLine啟動時所在的目錄中(與DUMPDIR參數無關)。
DUMPCNT
DUMPCNT指定發生系統內部錯誤的次數,發生這些錯誤後OnLine將轉儲共享記憶體或調用gcore產生一個核心轉儲檔案。
DUMPDIR
DUMPDIR指定轉儲共享記憶體、gcore檔案或錯誤信息所使用的目錄。由於共享記憶體可能非常大,DUMPDIR指定目錄所在的檔案系統應具有很大的空閒空間。DUMPDIR的預設值為/tmp。
DUMPGCORE
DUMPGCORE指示OnLine是否轉儲gcore檔案-1=轉儲gcore,0=不轉儲gcore。只有作業系統支持gcore實用程式時,才能使用該參數,否則使用DUMPCORE。

轉儲的分類

轉儲分為靜態轉儲、動態轉儲、海量轉儲和增量轉儲4類。
靜態轉儲:指轉儲期間不允許(或不存在)對資料庫進行任何存取或修改活動。靜態轉儲簡單,但轉儲必須等待用戶事務結束才能進行;同樣,新的事務必須等待轉儲結束才能執行。顯然,這會降低資料庫的可用性。
動態轉儲:指轉儲期間允許對資料庫進行存取或修改,即轉儲和用戶事務可以並發執行。動態轉儲可克服靜態轉儲的缺點,但是,轉儲結束時後援副本上的數據並不能保證正確有效。
海量轉儲:海量轉儲是指每次轉儲全部資料庫。
增量轉儲:增量轉儲指每次只轉儲上次轉儲後更新過的數據。如果資料庫很大,事務處理又十分頻繁,則增量轉儲方式是很有效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