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礦山組

錫礦山組

(Xikuangshan Fm)的時代屬晚泥盆世錫礦山期。分布於湖南境內,在湘中、湘南發育最全。命名地點在湘中冷水江錫礦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錫礦山組
  • 時代:D3x1,D3x2
  • 命名:田奇雋、王曉青、郭紹儀,1929年
  • 特徵:厚5~40米
錫礦山組,特徵,

錫礦山組

海相沉積,自下而上為①兔子塘段,為泥質灰岩、純灰岩、結核狀灰岩,頂部有頁岩,共厚20米,富含腕足類化石Yunnanellina等;②泥塘里含鐵段,為黃綠色頁岩、綠泥石頁岩夾泥灰岩,普遍含1~2層紫紅色鮞狀赤鐵礦,一般厚5~40米,含湖南石燕—雲南貝組合、海百合、苔蘚蟲、魚骨片等;③馬牯腦段,為厚層灰色灰,相變顯著,厚約200米,富含腕足類Yunnanella,Hunanospirifer等。與下伏長龍界組呈整合接觸。在湖南瀏陽高坪與錫礦山組相當的陸相砂岩中曾發現溝鱗魚

特徵

為一套以厚層灰岩為主夾泥灰岩、頁岩的地層。富含腕足類化石。明顯地可分為三段(自下而上):兔子塘灰岩:以中、厚層生物碎屑灰岩為主,間夾少量薄層頁岩,底部一層灰岩具滑塌構造,十分特徵。厚約40米。含腕足類Yunnanellina 和Yunnanella組合。泥塘里含鐵層:黃綠色頁岩,綠泥石頁岩夾泥灰岩,普遍含1~2層紫紅色鮞狀赤鐵礦。一般厚5~40米。主要化石為腕足類、苔蘚蟲、海百合莖,偶見魚化石骨片。赤鐵礦層常富含介殼碎片,具斜層理、槽狀層理和波痕。含腕足類Hunanospirifer-Yunnanella組合。瑪牯腦灰岩:系錫礦山灰岩的主體部分,厚100~300米。一般下部多為瘤狀灰岩,生物屑灰岩,含水平蟲管遺蹟,核形石和小型腕足類,有時發育遞變層理。中部以含鈣質砂岩為特徵,粒序層發育,含較多腕足類化石。上部泥晶灰岩、瘤狀灰岩和生物屑灰岩再現。這種三分性較普遍。中上部產牙形石Palmatolepis rhomboidea和Pa. marginifera。整合覆於長龍界組之上、伏於歐家沖組之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