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弓箭製作技藝

錫伯族弓箭製作技藝

錫伯族弓箭製作技藝伴著清代錫伯族人的降生和成長,與其靈魂融為一體。那時錫伯族村村有箭場,家家有弓箭,視“神箭手”為無尚榮耀。是原始薩滿文化的遺存,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強調愛國主義和社會秩序的射禮典章,是儒家禮射(鄉射、燕射、賓射諸禮規範)文化在錫伯族中的傳承與發展;娛樂性民眾射藝競技表演,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傳統文化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錫伯族弓箭製作技藝
  • 遺產級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擴展項目名錄
  •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批准序號:394 編號 Ⅷ-44
  • 申報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合奇縣
技藝,淵源,歷史沿革,

技藝

錫伯族人素以“善騎善射”著稱。在錫伯族人的心目中,一把傳世的弓箭既是一個強勁的工具,又是一個精美的藝術品和吉祥物,更是一個民族文化、精神和歷史的濃縮。
弓箭是一項古老的發明。中國有製作弓箭的傳統,弓箭在中國古代乃至近代社會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傳統弓箭的生產工藝流程複雜,每道工序的細膩程式和要求極高。這些生產技藝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的智慧結晶,難以為現代技術所替代。
(圖片)錫伯族弓箭製作技藝傳承人(圖片)錫伯族弓箭製作技藝傳承人
錫伯族射手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如同射一支箭一樣短暫,要射中人生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就要有一種專注的精神,克服名利和虛榮的干擾,做到身心合一,全心投入,方可命中目標,而不虛度此生。”這是錫伯族人射箭的意境和精神的準則。

淵源

錫伯族先人原本居住在諾尼河流域,他們是1593年被努爾哈赤擊潰的九個部落之一。清朝降服科爾沁蒙古人後,錫伯人在科爾沁人的控制之下。錫伯人直接為清朝服務是始於與沙皇俄國的戰爭。他們為清兵提供後勤服務。1692年科爾沁蒙古人將錫伯人、達斡爾族人獻給康熙皇帝以此換取白銀,從此錫伯人被被編入八旗,駐防在齊齊哈爾滿洲其他地區。乾隆皇帝征服新疆後,1764年錫伯人就被要求駐防以守衛新的邊疆,逐漸在察布查爾聚居。 由於這樣的歷史原因,居住在東北(滿洲)的錫伯人的講漢語,而在新疆這些昔日八旗駐軍的後代仍然講一種滿語的方言,即錫伯語。他們使用錫伯文,一種在滿文基礎上輕微修改的文字。 有人認為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名稱即來源於錫伯的族名。
錫伯族弓箭(圖3)錫伯族弓箭(圖3)
錫伯族由東胡—鮮卑—室韋—錫伯的順序發展演變而來,弓箭文化貫穿其中。錫伯族不同時期的經濟可劃分為五個類型,即山林射獵型、草原遊牧型、東北農墾型、新疆戍邊型、市場經濟型。民族弓箭文化隨之發生了五次變遷升華,即生產性文化、軍事性文化、大眾民俗性文化、現代競技體育文化和旅遊文化。這反映了錫伯族不斷適應社會發展、改造客觀世界的旺盛生命力,體現了文化對於民族發展的強大內驅力。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錫伯族的“騎射勁軍”縱橫國內外箭壇賽場,新疆3萬餘人的錫伯族民眾中湧現出國際級健將3名,國家級、自治區級健將近50名,他們創造了諸多箭壇奇蹟,為中國、為新疆的射箭運動贏得無數榮譽,也讓世界認識了錫伯族。

歷史沿革


商代甲骨文中“弓”字的原型,明顯地是一個“反弓”的形象。這就引出了一個直接的結論,即這是一張複合弓。複合弓在保持弓身短小的情況下增大了力量,而在狹小的環境中,例如馬車或馬背上,弓身必須短小。戈也是馬車上使用的專門武器。
另一個例子來自《詩經》中的“角弓”。這首詩有可能是東周早期的作品。詩中不僅清楚地提到了角制的弓,而且還提到了反弓的特點。製造角弓異常複雜,但是它們在發射力量方面與普通木弓相比並不占優勢,角弓只是占用的空間更小。在馬背上或馬車內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弓。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商周戰場射術的貴族傳統是同駕馭馬車的技術密切相關的。在靜止的戰車上使用高技術的角弓射箭,只有富有的貴族階層才能負擔得起。
東周時期的制弓業的發展難以考證。雖然弩的發展和套用脈絡清晰,但是東周弓的性質和發展卻難以確考。考古發掘出土過角弓,但是由於缺失太多而無法拼湊出原來的形狀。雖然歷史文獻中有很多有關楚弓的評論,但是出土文物表明,它們只是塗漆的木質長弓,或是由竹篾製成的弓。許多出土文物都清楚地證明,斯基台人或薩加人的弓在中國北部和東部邊境非常流行。西周禮器上的圖案顯示許多步兵手持劍和短弓,立姿射箭,待用的箭箭頭朝下,插入周圍地面。同時,中國人很快從他們的北方鄰居那裡學會了騎射技術,而保留反角弓有利於騎射。
漢代的圖案仍然反映了騎射和使用弩的情景。但是,根據從科霍坦地區的景厥和樓蘭附近區域出土的弓,可以發現東漢後期和西晉初期引進了一種樣式與以前大不相同的弓。這種弓設計獨特,特別適合在在馬背上使用,尤其是兩軍酣戰之時,因為這時無法使用更多的騎射技術。
從唐代到明代,曾經有過成排使用弩手的紀錄。弩手共分為三排,前排射擊,中排準備,後排上箭。在出土的唐代弩的機械裝置圖中,瞄準對象中就有跪拜的西方人的形象,表明弩是用來對付西部的突厥人的。元、明朝代,是人們廣泛採用的不是蒙古弓而是突厥弓。突厥人在巴勒斯坦用這種弓矢對付過十字軍。據說這是蒙古人大量雇用突厥僱傭軍的結果。在明代李呈芬和高穎的作品中,還能發現在14世紀歐洲的阿拉伯禁衛軍的文獻中提到的技術,甚至能發現他們整句整句地引用文獻中的話。明代軍隊偏好使用輕裝甲的輕騎兵,這一兵種強調速度和在飛奔中迅速取箭和搭箭。
清朝建立後,滿族帶來了同樣的馬背戰術。不過,明代使用的突厥弓被棄用,取而代之的是重型的弓和具備穿甲能力的長箭。滿清使用的弓在前代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這種弓早在宋末就已不用,已有千年歷史。這種弓的拉力很大,達到30 kg以上,弓身也長,達到1.8 m。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用特別長且重的箭來對付裝甲,即使它不能射穿裝甲,30 m內還是能夠輕而易舉地將對手射落馬下。實際上,清代武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就是要看能否把放在樁上的重球射落地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