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安花鼓戲起源於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前後),由當時來自安徽鳳陽一支靠花鼓行乞謀生的民間戲班傳授,距今已有640餘年歷史。 一個流落於浙江一帶的鳳陽花鼓班來到龍泉道太鄉錦安村。花鼓班受到村中百姓的熱情相待,山高路陡且風雪交加,無法啟程,逗留中將自家絕藝(鳳陽花鼓)傳授於錦安百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錦安花鼓
- 流行地區:龍泉錦安
演唱曲調,歷代傳人,表演內容,傳承發展,
演唱曲調
錦安花鼓演唱的曲調內容豐富。它源於鳳陽當地的民間小調,又吸收了全國各地精彩的俚語,具有民族音樂的典型特徵。藝人們在乞討賣藝時,即興將平時所熟悉的歌舞曲調加以利用,並吸收當地民歌精華,經長期融合而頗具地方色彩,有的甚至演變成一種新曲調。如果除去大量唱詞和舞蹈,就其故事情節而言,那是相當簡單:春暖花開時節,某日,花花公子大相公邀富家千金姜小姐到花園幽會,兩人剛剛碰面,非常不巧,花鼓公和花鼓婆兩個不速之客“遲不來,早不來,碰頭碰腦碰進來”,惹得大相公非常惱火,欲即刻趕走這兩個乞丐。可是幽默風趣的花鼓公卻不氣不惱也不走,還厚著臉皮要求大相公出銀子請他倆上演一場花鼓戲。於是,他們你一言我一語,插科打諢,唱唱跳跳,歷時約60分鐘,成了一台熱鬧花鼓戲。
花鼓戲這種流浪賣藝式的民間歌舞表演,在新中國成立後被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保留下來,並成為民間喜慶豐收、歡度節日和反映勞動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種民間歌舞表演形式。
花鼓戲這種流浪賣藝式的民間歌舞表演,在新中國成立後被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保留下來,並成為民間喜慶豐收、歡度節日和反映勞動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種民間歌舞表演形式。
歷代傳人
自古以來,錦安人代代以口頭相傳,每年春節前後必演花鼓,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定要燒燈(停止演出)。期間,除本村外還到周邊村落演出。上世紀60年代初,還是少年的筆者曾連續兩年飾演大相公一角,把台詞背得滾瓜爛熟,雖然時隔久遠,至今還是記憶猶新。長期以來,歷屆大相公一角從筆者開始上溯有吳隆基、吳顯富、吳文昌等,之後還有吳金清、吳觀寶;花鼓公有吳建明、毛葉德、吳明員等;姜小姐有吳菊香、吳紫香、吳秀蘭、吳連香、吳觀珠、吳顯元、吳徐林等;花鼓婆有吳紫荊、吳琴菊、吳月娥、吳蘭英、吳文祝、吳石樹、吳隆浦等。
表演內容
花鼓戲班前台4人,由大相公、姜小姐、花鼓公、花鼓婆組成;後台樂隊由琴、笛、嗩吶、鑼鼓等7人組成。戲曲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花陣部分,由8人參演,分別為雙龍出洞陣、五梅花、編排陣、內外營、團圓月、八角陣、雙龍入洞;二是戲曲部分,為紹興調、高腔曲、十字歌和鳳陽花鼓自創的特色鼓曲。花陣內容錯綜複雜,令人眼花繚亂,曲譜集多處精湛於一體,悅耳恭聽,讓人心曠神怡。
花鼓戲班有著裝演員,有音樂舞曲,融吹、拉、彈、唱,舞、跳、花陣於一體,開演時嗩吶鑼鼓,走家串戶,非常熱鬧,且音樂優美,台詞健康,幽默風趣,為人民民眾所喜聞樂見。
傳承發展
這項民間活動一直持續至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電視普及、麻將成風,這個民間傳統曲藝被逐漸冷落,面臨失傳。現存文字劇本內容是筆者2008年抽調市非遺辦工作期間,根據吳金清(曾演大相公)、毛葉德(曾演花鼓公)兩位老年演員回憶口述,由吳張武寫出初稿,再經筆者逐字逐句整理而成。
現在,各級文化部門領導非常重視農村文化遺產,錦安花鼓已作為麗水市和龍泉市兩級非遺項目受到保護。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傳承人吳金清及其他幾名當屆演員年齡均已六十歲以上,急需培養年輕演員,且服裝道具也急待添置。
現在,各級文化部門領導非常重視農村文化遺產,錦安花鼓已作為麗水市和龍泉市兩級非遺項目受到保護。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傳承人吳金清及其他幾名當屆演員年齡均已六十歲以上,急需培養年輕演員,且服裝道具也急待添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