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源絨花絨鳥製作技藝

錢德源絨花絨鳥製作技藝,淮安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美術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錢德源絨花絨鳥製作技藝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歷史沿革,分布情況,基本內容,重要價值,

歷史沿革

錢德源絨花絨鳥製作技藝是以染色蠶絲和銅絲為原料製作花鳥蟲魚造型的手工藝術,至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嘉慶年間(1796年至1820年),浙江錢塘制花人錢為臣來到運河線上淮安河下謀生。在淮安河下估衣街創辦了“錢德源號”花鋪,製作和經營絨花、絨鳥及絹花等手工藝品。

分布情況

明清時期,淮安是運河沿線四大都市之一,是漕運樞紐、鹽運要衝,駐有漕運總督府,江南河道總督府,還吸引了眾多外地客商、文人墨客匯聚於此,市場繁華,人口眾多,為錢德源絨花絨鳥的製作與傳播提供了優越的人文環境。錢為臣將絨花絨鳥製作技藝傳給兒子錢錫俊、孫子錢國農,家族式傳承至今,已百餘年歷史,製作絨花絨鳥製品遠銷魯西南臨沂、郯城、蒙山一帶。

基本內容

錢德源號的絨花絨鳥製作主要以蠶絲、銅絲為基本原材料,經十多道工序精製而成。首重選料,選春天裡第一批蠶絲,初春桑葉嫩,吐出的絲光亮柔滑,上色鮮艷,產品光彩奪目。純黃銅絲延展性好,反覆摩擦不斷。輔以純天然植物染料。然後,還要煮絲、著色、砰絲、披絲,做好準備工作。其次是打稿。根據需要,將銅絲製成花朵、鳥獸的造型,然後將準備好的絲線進行剪撮、刀絨、剎形。第三個主要步驟是下條,即將制好的絨夾在銅絲上,做成鳥的身體、羽毛、翅膀等。最後一步是組裝,將已做好的鳥身、翅膀、尾巴、腳等拼接而成,配以眼冠,加以造型。

重要價值

“錢德源號”絨花、絨鳥生意紅火,主要採取了和別人不同的製作理念,用料考究,造型鮮活,又富有鮮明的時代感,如“雙喜”,本來為單字喜,經錢錫俊創新將單字喜拼成雙喜,民國時期據市場和百姓的需求又製作了鳥、雞、孔雀、猴、老虎等產品。用民間藝人精湛的技藝和智慧使這些鳥獸形態生動。一度成為文人墨客案頭小品、兒童喜愛之物件。一時間銷量大增,曾僱傭諸多幫工。無意間為民間藝術傳承和創新作出了貢獻。世代相傳,盛極一時。
錢德源號製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孔雀開屏、丹頂鶴、小雞、天字、壽字、三元、雙喜、全福、筆定等。
錢德源絨花絨鳥製作技藝是傳統手工藝術以及民俗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承載了地區歷史文化與民風民俗的典型記憶,對於研究淮安地區傳統手工藝發展及民風民俗的考據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