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金屬

錢幣金屬

製造錢幣一般為合金。錢幣合金的基體金屬主要有金、銀、銅、鋁、鎳等,添加的金屬多為錫、鉛、錳、鎂、鉻、鋅等。世界各國每年用於製作錢幣的金屬約1萬多噸(1980年用金約179噸,銀約484噸)。通常大面額的主幣用金基合金和銀基合金,低值的輔幣用銅基合金、鋁基合金等。錢幣合金一般呈黃色或白色。對於錢幣金屬的耐蝕性、耐磨性和可塑性有嚴格的標準,要求價格適宜,難以仿製,在色澤、重量、硬度等方面既要美觀,又要便於流通,並容易鑑別真偽。古代曾以純金、純銀、純鉑等純金屬製造錢幣。由於生產的發展、資源的開發和冶金技術的進步,各國先後按照各自規定的標準製造合金錢幣。金幣合金中主要的添加元素為銀。英鎊(金幣)的含金量約91.6%,美元、法郎、馬克等金幣的含金量約90%。銀幣中主要添加元素為銅。各國銀幣含銀量約為90~90.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錢幣金屬
  • 外文名:coinage metals
  • 選擇原則:耐腐蝕、耐磨擦、可塑性
  • 貴重金屬:純金、純銀999、銀銅合金
  • 常用金屬:銅、鋁、鉛、錫、錳、鋅
制幣歷史,金屬特性,化學性質,

制幣歷史

中國是最早使用金屬貨幣的國家之一商代後期(約公元前14世紀前11世紀)就用青銅仿製貝殼作貨幣流通。最遲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22~前221年),已大量使用各種形態(布、刀、圓錢蟻鼻錢)的青銅鑄幣和“郢爰”(金幣)。秦統一六國推行方孔半兩錢以後,各種銅質的方孔圓錢一直使用到清代末年。銀元寶自唐代即已流行。元代已有銀幣。清代末年至1935年,銀元一度作為本位幣,每枚重庫平7錢2分(26.6971克)。1949年後,中國發行的 1分、2分、5分金屬輔幣系鋁鎂合金。1980年中國發行的面值為 1角、2角、5角的金屬幣系銅鋅合金,而面值為壹元的金屬幣則為銅鎳合金。1979年以來,中國發行的金銀紀念幣中,金幣的含金量為22開(90%),銀幣的含銀量多為80%。

金屬特性

色澤美觀、價值低於面值。

化學性質

不易氧化、安全無毒、無輻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