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學術語,鈍器傷的一種。錘由錘體和把柄組成。
基本介紹
- 別稱:錘擊傷
- 常見病因:錘面所致損傷
- 性質:法醫學術語
- 領域:醫學
介紹,常見情況,
介紹
錘體為鐵質,分錘面和錘背兩部分,錘面有方形、圓形和多角形。錘背有奶頭狀、羊角狀、鴨嘴狀、帽狀、圓錐狀等多種形態。錘的錘面和錘背打擊時可形成形態各異的不同損傷。此類鈍器便於攜帶,殺傷力強,多見於作案前有預謀、作案後將兇器帶走的兇殺案,準確判斷兇器種類十分重要,傷者常死於重度腦損傷或顱內出血。
常見情況
圓形錘面所致損傷
錘面垂直打擊人體較平坦的部位可形成與錘面形態和大小相近的皮內、皮下出血,若擊打部位為豐滿的軟組織,可形成中空性皮內、皮下出血。打擊頭部形成的挫裂創為弧形,一次打擊也可形成相對應的兩個挫裂創,兩創口之間伴有挫傷區。重力打擊可形成圓形或類圓形凹陷骨折,甚至孔狀骨折,可用幾何學方法根據損傷大小推算錘面的直徑。多次重擊可造成嚴重的粉碎性骨折,此種骨折的骨碎片較小,骨折區周邊多呈波浪狀,其弧形大小近似。
錘面垂直打擊頭部弧度較大的部位,亦可形成圓形或半月形皮內、皮下出血,但出血範圍往往小於錘面直徑,其出血邊界不清。此種打擊所致的挫裂創除呈弧形外,還可呈星芒狀或不規則狀,挫裂創的中央可見組織挫碎,其周圍可見表皮剝脫、皮下出血。
圓形錘面偏擊人體可形成半月形皮內、皮下出血,亦可形成弧形挫裂創。挫裂創弧內伴有挫傷區,近弧邊損傷較重,可有組織挫碎。此種打擊力量大時,可致顱骨形成半月形階梯狀凹陷骨折,骨折的弧邊內陷較深,骨面呈斜坡狀。
方形錘面所致損傷
較少見。方形錘面打擊頭部形成的損傷形態與斧背打擊相似,但在法醫學實踐中經認真細緻的檢驗,兩者還不難鑑別。斧背傷在同一屍體上還可能伴有斧刃砍傷,而錘面傷可能同時伴有錘背或錘體側面所形成的損傷。
錘背所致損傷
錘背所致損傷與其自身的形狀是相應的。
奶頭狀錘背打擊人體軟組織,可形成小於奶頭直徑的圓形或類圓形皮內、皮下出血,若有骨質襯墊亦可形成類圓形或星芒狀挫裂創。挫裂創中心可伴有組織挫碎,有時露出骨質,對應的骨質可出現圓形凹陷骨折。
羊角狀錘背打擊頭部,可形成對稱性的與羊角末端形態近似的挫裂創,打擊力大時,亦可形成對稱性的形態近似的凹陷骨折或孔狀骨折。
鴨嘴狀錘背打擊頭部,可形成扁長方形皮內、皮下出血、挫裂創、凹陷骨折或孔狀骨折。
錘體所致損傷
在法醫學實踐中,錘體所致損傷少見,一般錘體多為圓柱形,即使有棱邊也多鈍而不顯,以此打擊頭部可形成與圓柱形鈍器打擊形成的挫裂創特徵相類似的損傷。打擊嚴重時,可出現顱骨線形骨折,甚至凹陷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