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畫狩獵紋夾紵胎漆奩

錐畫狩獵紋夾紵胎漆奩

通高17.2厘米,口徑28厘米。

馬王堆漢墓三號墓出土。妝奩。頂微拱,直壁,平底。器身分為上、下兩層,連同器蓋共三部分。外髹黑漆,內髹紅漆。整器採用錐畫工藝,在漫捲的流雲中刻有奔跑的小兔、匍匐前行的小鼠、自在的游魚、飛翔的鳳鳥、長翅的怪獸等圖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錐畫狩獵紋夾紵胎漆奩
  • :17.2厘米
  • 口徑:28厘米
  • 出土地點:馬王堆漢墓三號墓
基本信息,文物介紹,相關介紹,

基本信息

通高17.2厘米,口徑28厘米。

文物介紹

馬王堆漢墓三號墓出土。妝奩。頂微拱,直壁,平底。器身分為上、下兩層,連同器蓋共三部分。外髹黑漆,內髹紅漆。整器採用錐畫工藝,在漫捲的流雲中刻有奔跑的小兔、匍匐前行的小鼠、自在的游魚、飛翔的鳳鳥、長翅的怪獸等圖案。主要部位則為神人騎獸遨遊和一幅極其生動有趣的狩獵圖。狩獵圖中,手執長矛的獵人,正在奮力追趕兩頭驚慌失措的奔鹿:一頭倉皇回顧,一頭騰空跳躍,急急逃竄,形象逼真而傳神,使畫面充滿緊張的氣氛,具有強烈的動感。線條婉轉、柔和,層次分明,繁而不亂,顯示出漢代漆器錐畫工藝的高超技巧。也有學者認為錐畫紋飾的主題並不是要表現“狩獵”,而是要表現神人羽化升仙。出土時,這個雙層奩蓋上放置豹紋錦包袱,但已殘。奩內下層放置絲帶三根,絲織品殘片一束,假髮一束,帶孔骨器一件,小棒五根。由此可知,這是一件用於盛放化妝用具的奩盒。簡二七一“布曾(繒)檢一,錐畫,廣尺二寸”疑即指此奩。
漆奩是盛裝物品的器具,有用於放置梳妝用品的妝奩,也有用於放置食品的食奩,還有用於放置書簡的漆奩。馬王堆三座漢墓出土漆奩胎體製作工藝的突出特點是多使用夾紵胎,且在漆器上多見戳記。這些戳記是在製造時列印上去的,然後再髹漆裝飾。戳記文字有許多是產地標識,如“成市草”(造)。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漆奩3件,內食奩1件,妝奩2件。其中雙層九子妝奩蓋和器壁為夾紵胎,雙層底為斫木胎;器身分上下兩層,連同器蓋共三部分。器表髹黑漆,漆上貼金箔,金箔上以金、白、紅三色油彩繪雲氣紋。上層隔板上放素羅綺手套、朱紅羅綺手套、“信期繡”絹手套各一副,絲綿絮巾、組帶、“長壽繡”絹鏡衣各一件。下層底板鑿出凹槽9個,槽內放置9個小奩,計橢圓形2件、圓形4件、馬蹄形1件、長方形2件。小奩皆為夾紵胎,均內髹紅漆,外髹黑漆,以金、白、紅三色油彩繪,或針刻雲氣紋、雲龍紋、點紋、幾何紋等。小奩內放置各類化妝品,有白色顏料、絲綿、假髮、胭脂、絲綿撲、木梳篦、針衣等。九子奩在圓形漆盒的空間裡作了巧妙的排列,既節省位置,又美觀協調,表明漆奩盛裝物品的功能更為完備,越發貼近世俗的日常生活。
針刻是在彩繪圖案之上出現的新裝飾手法。這種方法就是用針尖在已經塗漆的器物表面刻劃出一些極細的花紋,稱為“錐畫”,屬於一種線刻裝飾。有時還在刻線中嵌入金絲或銀絲,從而形成一種類似青銅器上錯金銀裝飾的效果。這種針刻紋,見於卮、奩等小型器,線條挺拔流暢。有的在針刻花紋中夾雜油彩,如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雙層九子漆奩和單層五子奩中的一部分小奩,就使用這種刻繪方法,更加顯出精巧纖麗。

相關介紹

錐畫漆器是漢代漆工藝的一大發明,不過,它又是在戰國、秦代漆器針刻文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們不同之點,就是針刻文字的筆劃細而直,並且是深刻,把漆膜幾乎完全劃破,而錐畫,則僅僅劃破漆膜的表層,而且線條比針刻文字婉轉、柔和,能畫出各種精美絕倫的漆畫。《西京雜記》記載,漢成帝後宮的昭陽殿,有一漆屏風,“文如蜘蛛絲縷”,這大概就是一件高級的錐畫漆屏風。錐畫的主要特點是筆劃纖細,它能在很小的畫面內,刻畫出極豐富的內容,因此,它最適合在小件日用漆器上作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