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聲學(2020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錄音聲學(2020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錄音聲學》是2020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介紹了語言聲學,音樂聲學,電聲換能原理、揚聲器和傳聲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錄音聲學
  • 作者:陳小平
  •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572670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聲音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定義。首先是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定義,聲音是空氣質點振動狀態由近及遠的傳播,聲音即聲波;其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定義,聲音是聲波在聽覺上產生的主觀感覺。如果是從物理學的角度來了解聲音的基本性質,那么聲音就是聲波,可以用聲壓這一物理量來描述;如果要對揚聲器重放的聲音進行主觀音質評價,則聲音與人耳的聽覺特性密切相關,這時不僅要了解揚聲器及其重放聲場的特性,還要了解人耳的聽覺特性,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獲得符合聽覺要求的高質量重放聲音。作為錄音師和音響工作者,應該從上述兩個方面來認識聲音,前者屬於物理學中聲學的範疇,後者屬於心理聲學範疇。心理聲學主要研究並建立聲音的物理性質與主觀感覺之間的聯繫,了解聽覺對聲音信號的分析處理過程,建立心理聲學模型,以便在科學研究、音響工程實踐中加以利用。這也是將心理聲學納入上篇的主要原因。上篇還對語言聲學和音樂聲學以及聲音信號的基本特點進行了簡要介紹。
從聲音信號傳輸鏈來看,其始端是聲音的拾取和記錄,末端是聲音的重放。這兩個環節都與聲學有著密切聯繫,涉及電聲換能器即傳聲器和揚聲器以及室內聲學,所以《錄音聲學》下篇為電聲學與室內聲學,主要介紹電聲換能原理、揚聲器和傳聲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室內聲學基本理論以及室內音質設計基本原理。
電聲學是研究電聲換能原理、技術和套用以及聲音信號的存貯、加工和測量的科學。電聲換能器是電聲學的基礎,換句話說,電聲學是在換能器理論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電聲學在通信和廣播系統、廳堂和劇院的擴聲系統、演播室的錄放系統以及家用高保真音樂重放系統等方面的套用,稱為聲頻工程。電聲換能器雖然只是聲頻系統中的一小部分,但它卻是聲頻系統中將聲與電聯繫在一起的紐帶。只有了解傳聲器和揚聲器的工作原理,才能使傳聲器和揚聲器的性能充分表現出來,這對提高聲音的質量是十分重要的。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篇 聲學基礎
1 質點振動學
1.1 質點振動系統
1.2 質點的自由振動
1.2.1 自由振動規律
1.2.2 自由振動的能量
1.3 質點的衰減振動
1.3.1 衰減振動方程和規律
1.3.2 衰減振動的能量
1.4 質點的受迫振動
1.4.1 受迫振動方程和規律
1.4.2 穩態振動的能量
1.4.3 穩態振動的頻率特性
習題
2 彈性體的振動
2.1 弦的自由振動
2.1.1 弦振動方程
2.1.2 弦自由振動規律、簡正頻率
2.1.3 振動模式
2.1.4 激振條件對弦振動的影響
2.1.5 音樂聲學中的楊氏定律
2.2 棒的自由振動
2.2.1 棒的縱振動
2.2.2 棒的橫振動
2.3 膜的自由振動
2.3.1 邊緣固定的圓膜
2.3.2 定音鼓的聲學特性
2.4 板的自由振動
2.4.1 邊緣固定的圓板
2.4.2 板振動樂器聲學特性
2.5 空氣柱的自由振動
2.5.1 簡正頻率和振動模式
2.5.2 管樂器的聲學特性
習題
3 聲波的基本性質
3.1 聲波的基本概念
3.1.1 聲波的產生和傳播
3.1.2 聲壓與聲壓級
3.1.3 平面波和球面波
3.1.4 聲波的傳播速度、頻率和波長
3.1.5 波動方程式
3.1.6 平面波和球面波的基本性質
3.2 聲波的能量
3.2.1 聲強與聲強級
3.2.2 聲能密度
3.2.3 聲功率與聲功率級
3.3 聲波的傳播
3.3.1 平方反比定律
3.3.2 空氣的聲吸收
3.3.3 兩種媒質界面處聲波的反射、透射與折射
3.3.4 聲波通過中間層的反射與透射
3.3.5 聲波的衍射
3.3.6 聲波疊加原理
3.3.7 聲波的干涉
3.3.8 駐波
3.3.9 拍音
習題
4 聲波的輻射
4.1 脈動球源的輻射
4.1.1 聲壓與聲源的一般關係
4.1.2 聲場對聲源的反作用一輻射阻抗
4.1.3 聲源輻射聲功率的計算
4.2 聲偶極子的輻射
4.2.1 聲偶極子輻射的聲壓
4.2.2 聲源的指向性
4.2.3 聲偶極子輻射的聲功率
4.3 同相小球源的輻射
4.3.1 兩個同相小球源的輻射
4.3.2 聲柱的輻射
4.4 點聲源
4.4.1 點聲源的輻射
4.4.2 任意面聲源的點源組合分析法
4.5 無限大障板上圓形活塞的輻射
4.5.1 近場聲壓
4.5.2 遠場聲壓和指向性
4.5.3 圓形活塞的輻射阻抗
習題4
5 心理聲學基本理論
5.1 聽覺構造及各部分機能
5.2 聽覺的聲壓和頻率範圍
5.3 掩蔽效應
5.3.1 純音的掩蔽
5.3.2 複音的掩蔽
5.3.3 窄帶噪聲的掩蔽
5.3.4 白噪聲的掩蔽
5.3.5 非同時掩蔽
5.3.6 聲頻指標的相對性
5.4 響度感覺
5.4.1 響度級和等響曲線
5.4.2 響度“宋”值
5.4.3 響度與持續時間的關係
5.5 音調和音色
5.5.1 音調
5.5.2 音色
5.6 聽覺對聲壓級和頻率變化的分辨力
5.6.1 聲壓級變化的分辨閾
5.6.2 頻率變化的分辨閾
5.7 臨界頻帶
5.7.1 臨界頻帶概念的提出
5.7.2 臨界頻帶頻寬的測定
5.7.3 頻率的“巴克”單位
5.8 聽覺定位特性
5.8.1 聽覺定位能力
5.8.2 外耳和頭部對聲波的影響
5.8.3 聽覺定位機理
5.9 延遲聲對聽音的影響
5.9.1 哈斯效應
5.9.2 多個延遲聲
5.10 雞尾酒會效應
5.11 聽覺的非線性
……
下篇 電聲學與室內聲學

作者簡介

陳小平,1963年出生。1983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學院(現北京郵電大學)電信工程系,獲得工學學士學位。1988年獲得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廣播聲學方向工學碩士學位,師從北京廣播學院廣播技術研究所張紹高教授(錄音專業創建者)。1999年7月至2000年6月,在丹麥奧爾堡大學聲學系任訪問學者,師從Henrik Moller,主要進行基於HRTF的虛擬聲環境技術的基礎性研究。現在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錄音系任教,承擔的課程有聲學基礎、電聲學與室內聲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