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2號)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鋼琴協奏曲2號一般指本詞條

《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是俄羅斯的作曲家、指揮家及鋼琴演奏家拉赫瑪尼諾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完成於1901年。這部作品明朗、真摯、完整而深刻,音樂中洋溢的熱情和力量,顯示了拉赫瑪尼諾夫音樂創作中的浪漫主義風格,確立了他當時的影響和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18
  • 外文名: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Op.18
  • 別名:拉二
  • 作者:S·拉赫瑪尼諾夫
  • 創作時間:1899年-1901年
作者簡介,創作背景與風格特徵,

作者簡介

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文: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於俄羅斯的作曲家、指揮家及鋼琴演奏家,1943年臨終前入美國籍;他的作品甚富有俄國色彩,充滿激情,且旋律優美,其鋼琴作品更是以難度見稱,納入於不少鋼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被譽為20世紀最著名的俄羅斯作曲家、鋼琴家兼指揮,俄羅斯浪漫主義傳統的最後一位偉大倡導者。

創作背景與風格特徵

第二鋼琴協奏曲的創作開始於1899年,這一年剛好是拉赫瑪尼諾夫從英國回國之後,在英國期間,他被邀請演奏了自己的作品並親自指揮演奏了他的管弦樂幻想曲《懸崖》,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拉氏開始構思並創作《第二鋼琴協奏曲》,並在1899年到1901年這三年時間裡完成了這部鴻篇巨著的寫作。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拉赫瑪尼諾夫
我們可以在此對本部作品的音樂性格、音樂思維等諸多方面先做一個綜述,的確,作為音樂歷史上不可忽視和不可遺忘的作曲家和作品,各種人從各種方面對這部協奏曲進行過多方面的評價,比如“拉赫瑪尼諾夫綜合了李斯特的強烈的鋼琴風格傳統以及格林卡以來的俄羅斯傳統音樂中具有廣泛詠唱性和質樸的情緒表現力…… ”,這段文字從音樂風格角度概括了這部協奏曲的總體風格特徵,並且從一定意義上反映了拉氏在音樂上的“繼承性”特徵,又如“……此時正值俄國革命前夕,整個俄國正處於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之下,好似一座監獄,許多知識分子對現實深感不滿和苦悶。拉赫瑪尼諾夫的早期作品就反映了當時俄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困惑、絕望、看不到出路的憂鬱心情,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現實的不滿和尋求個人精神上的寄託。在他的代表作《第二鋼琴協奏曲》中,拉赫瑪尼諾夫一方面以深沉的音調抒發他內心的憂鬱與悲傷,另一方面也通過氣勢磅礴的高潮來表達他滿腔的激憤 ”,這段文字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拉氏在這一創作階段作品的主要風格和創作特徵上總結了“協奏曲”所暗含的精神氣質;另有一些文論中將全曲的風格定位於“浪漫俄羅斯經典憂傷風格 ”。在筆者看來,上述對於此曲的風格特徵的概括均有其可取之處,但筆者認為:除了上述對於此曲概括之外,還可以認為這是作曲家一種心理上的苦悶、悲哀的宣洩,因為音樂畢竟有暗淡、有起伏、有高潮,同時,這些有關音樂表現力上的形容詞或者說用於音樂分析上的某些辭彙在這裡變為了一種對於音樂風格特徵、音樂情緒特徵的概括;同時,作曲是一個非常主觀意義上行為動作,我們分析這部作品當然應當站在一個歷史、巨觀綜合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並試圖從分析中獲取作曲家的創作思維與意圖
作品分析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中板,c小調,2/2拍子,奏鳴曲形式。 引子部分,主奏鋼琴彈出八小節像是鐘聲一樣灰暗而沉重的和弦。 之後, 出現管弦樂的充滿力量富有無限張力的 c小調 第一主題(片段1),這是對美好的嚮往,是對苦難的怨訴。 在中提琴的引導之下, 出現了由鋼琴主奏的 降E大調 第二主題(片段2),這一主題氣息寬廣,熱情豐沛,被認為是“最有拉赫瑪尼諾夫特色”的旋律之一。短暫的華彩後管弦樂將樂曲引入發展部,發展部主題在管弦樂和鋼琴之間此起彼伏,最終進入第一樂章高潮,憂鬱沉重的第一主題變為激昂的進行曲,然後鋼琴獨自再現主部主題,單簧管奏出第二主題,這時的第二主題灰暗而憂鬱,隨著鋼琴的帶動漸漸消沉,發展部主題緩緩地奏出,最終鋼琴和樂隊合奏,強有力的結束。
第二樂章 稍慢的柔板,E大調,4/4拍或3/2拍,肅穆而舒緩的三部曲式。主部主題是從第一樂章抒情的副部主題派生而來,帶有沉思的樂念,富有幻想、希望和生活的快樂,甜美而傷感的主題在弦樂、單簧管、鋼琴不同聲部依次出現,瀰漫著濃郁的俄羅斯風格。中段,鋼琴突然活躍起來,在各種調性上作變化,與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片段3),速度漸漸越來越快,最後發展為華麗的顫音。弦樂發出強奏,鋼琴由華彩漸漸熄滅,再現第一主題。終結部,弦樂優美的旋律,鋼琴自由而快樂的和弦、柔美而飽滿的波音,這是整首協奏曲最美的地方。
第三樂章 詼諧的快板, C小調轉C大調,2/2拍子,近乎於迴旋曲。樂隊奏出引子,鋼琴暴風雨般奏出近似刮奏的華彩,雄赳赳地奏出激昂的第一主題,主題充分地發展。雙簧管和中提琴以鋼琴作為引導,綿綿地唱出了降B大調第二主題(片段4),寬廣如歌,抒情地在琴鍵中流淌,與第一個主題形成了明顯對比。最後是過渡段,鋼琴奏出陰暗的三連音,接著第一主題再現,較前更為激昂、強烈,然後是以第一主題為主旋律的“急板”插段,接著樂隊達到最高點。第二主題在降D大調上再現,接著再一次出現陰暗的過渡段。第一主題在鋼琴的銜接下由管樂奏出,最終,鋼琴帶領樂隊一躍而起,第二主題在C大調上奏出,匯成了一首激情澎湃的宏偉讚歌。 樂章結尾,速度逐漸加快,鋼琴強奏裝飾樂隊,最後在鋼琴與全樂隊合奏的最高潮中結束全曲。
直至今日,這首著名的鋼琴協奏曲仍有廣泛的聽眾群。無論時代怎樣前進,音樂如何發展,傳統音樂的魅力依舊不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