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歷史
鋼架雪車源於北美
印第安人在冬天搬運行李時曾使用的長雪橇(Toboggan)。第一次的鋼架雪車比賽在1884年舉行,參賽者是在結凍的道路上舉行比賽,從聖莫里茨滑到塞勒里那,獲勝者得到一瓶香檳當做獎賞。
1887年開始出現類似現在這種俯臥式的雪車姿勢,1892年正式定名為Skeleton,因為這種雪車的造形類似人體的骨架,也稱骨架雪車。
鋼架雪車項目曾於1928年瑞士聖莫里茨奧運會上進行過比賽,分為男、女各一項比賽。直到20年之後,
聖莫里茨再度舉辦冬奧會,又把鋼架雪車列入比賽項目。可是鋼架雪車項目因危險性較高,因此1948年冬奧會之後,又被取消,從此中斷了在奧會比賽項目的歷史,直到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才又再度成為冬奧會的比賽項目。前兩屆的比賽,只有男子組,
鹽湖城冬奧會加進了女子組的比賽。
注意事項
鋼架雪車由於速度極快,又頭部朝下,危險性極高,曾一度離開冬奧會,直到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才重新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比賽規則
姿勢要求
鋼架雪車比賽所用的賽道與雪橇相同,不同的是雪橇和滑行的姿勢,雪橇是選手仰躺在雪橇上,腳在前頭在後,而鋼架雪車則相反,選手俯身躺在雪車上,頭朝前腳在後。
出發時選手排列在起點等候,依照出發順序出發。出發的信號燈亮起之後,選手必須在30秒內完成出發動作。出發時選手必須將雪車推向前,加速之後迅速登上雪車完成比賽,出發動作必須宣布由選手自行完成,鋼架雪車規定只能以俯臥式進行,選手的肚子貼在雪車上的姿勢才被允許。中途允許掉落雪車,但在通過終點時,選手必須在雪車上才算完成比賽。
賽事規則
比賽在同一天進行兩輪,兩輪成績相加排列名次,如果選手成績相同,名次可以並列。第一輪出發順序抽籤決定,第一輪成績最好的20名男選手和12名女選手晉級第二輪,第二輪出發順序是以第一輪的成績為依據,成績最好的最後一個出發。
技術特點
鋼架雪車是滑行競速比賽項目之一,選手保持頭朝前俯身躺在鋼架雪車上的姿勢,在1200米以上的傾斜冰道上滑行。它是滑行項目中,唯一一項含有男、女單人比賽的項目,要求用肩膀和膝蓋來控制方向。世界錦標賽和冬季奧運會上,選手共進行4輪滑行,合計總體用時後得出最終排名。
與雪車項目一樣,滑道長1,200米~1,300米,平均傾斜度為8%~15%,曲線半徑須至少在20米以上。滑行轉彎時,壓力接近於地球重力的4倍,平均時速達到100公里。在曲線、直線、馬蹄形(Ω)滑道上保持加速度,滑行繞過14~22個彎道是該項賽事的重點。由於是爭分奪秒的比賽,因此不能減慢滑行的速度。
器材要求
鋼架雪車最初是以金屬製作的,現在多為玻璃纖維和金屬合成品,比賽中兩輪必須使用同一輛雪車,如果在比賽中雪車損毀,可以借用雪車比賽,但必須報準後方可使用。雪車長度在80-120厘米,高度為8-20厘米。
男子比賽使用的鋼架雪車,規定重量不得超過43公斤,雪車和選手加起來重量不得超過115公斤。如果雪車和選手加起來重量超過115公斤的話,雪車重量不得少於33公斤。
女子比賽中,雪車不得超過35公斤,雪車和選手加起來重量不得超過92公斤,如果雪車和選手加起來重量超過92公斤,那么雪車不得少於29公斤。
如果重量不足,可以在雪車上增加重物,但不得在選手身上放置重物。雪車與地面接觸的雪板部分,必須以鋼材製成,上面不能有任何塗裝。在比賽前選手將雪車送到起點,經檢查之後,到比賽時雪和雪板溫度與送去時的溫差不得超過4度。
選手的雪靴最多可以用8支長釘,每個不得超過7厘米,所有參賽選手必須佩戴全罩式安全帽,以維護頸部以上的安全。
男子單人
女子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