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研究

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研究

《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研究》是2014年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研究 
  • 作者:梁波
  •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 出版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48712435
  • 定價:5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字數: 328(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將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能作為主要內容, 從電解質材料、 電極材料、 防過充保護材料、 界面性能研究、 鋰離子電池的界面性能、 電池熱管理、 電池熱模型建立、 電池組溫度場CFD仿真、 基於正交試驗設計的往複流電池散熱參數最佳化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研究生江清柏、 唐思綺、 劉燕平、 湯旺、 李勝良、 歐陽陳志、 陳栩等參加了部分章節的撰寫和校對工作, 江清柏參與了本書全文的校對工作。本書獲得了長沙理工大學的出版基金資助, 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 述(1)
1.1 概 述(1)
1.2 鋰離子電池安全問題(2)
1.3 鋰離子電池的套用(3)
1.4 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中套用所面臨的問題(4)
1.5 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測試(5)
1.6 本章小結(11)
參考文獻(12)
第2章 電解質材料(13)
2.1 概 述(13)
2.2 聚合物電解質(14)
2.2.1 聚合物電解質的套用要求(14)
2.2.2 聚合物電解質發展概況(15)
2.3 幾種典型的聚合物電解質及其改性(17)
2.3.1 聚氧化乙烯(PEO)基聚合物電解質及改性(17)
2.3.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聚合物電解質(20)
2.3.3 PMMA基凝膠聚合物電解質(GPEs)(21)
2.3.4 PMMA改性基聚合物電解質(22)
2.4 新型聚合物鋰鹽研究(26)
2.4.1 均聚物型聚合物鋰鹽(26)
2.4.2 共聚型聚合物鋰鹽(28)
2.4.3 離子液體型聚合物鋰鹽(34)
2.4.4 其他(36)
2.5 套用在鋰二次電池中的離子液體分類(37)
2.5.1 咪唑類離子液體電解質(37)
2.5.2 季銨類離子液體電解質(38)
2.5.3 吡咯和哌啶類離子液體電解質(39)
2.5.4 季膦類離子液體電解質(39)
2.5.5 吡唑類、鋶類離子液體電解質(40)
2.5.6 陰離子(40)
2.6 POSS在鋰離子電池中的套用(41)
2.6.1 PEO類聚電解質雜化物(41)
2.6.2 離子液體類雜化物(45)
2.6.3 POSS在鋰電池其他方面的套用(47)
2.7 POSS—聚合物的合成及結構與性能關係(49)
2.8 本章小結(51)
參考文獻(52)
第3章 聚合物正極材料(63)
3.1 概 述(63)
3.2 工作機理(65)
3.2.1 導電聚合物的摻雜、導電機理及其在鋰電池中的作用機理(65)
3.2.2 聚硫化物儲能機理(67)
3.3 聚合物正極材料研究新進展(67)
3.3.1 有機導電聚合物正極材料(68)
3.3.2 聚硫化物正極材料(77)
3.3.3 其他聚合物正極材料(82)
3.4 本章小結(85)
參考文獻(86)
第4章 防過充保護材料(95)
4.1 概 述(95)
4.2 鋰離子過充研究現狀(96)
4.2.1 過度充電的概念(96)
4.2.2 過度充電的危害(96)
4.3 正極材料改性(97)
4.3.1 表面包覆(97)
4.3.2 摻雜(100)
4.4 電解液添加劑(102)
4.4.1 國內外防過充添加劑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103)
4.4.2 防過充電保護添加劑的特點及效果(104)
4.4.3 防過充添加劑的套用意義(105)
4.4.4 氧化還原對添加劑(106)
4.4.5 電聚合添加劑(111)
4.4.6 防過充添加劑發展方向(114)
4.5 電壓敏感隔膜(115)
4.5.1 導電聚合物在鋰離子電池過充保護中的套用(117)
4.5.2 三苯胺類化合物在鋰離子電池過充保護中的套用(118)
4.5.3 改性隔膜在鋰離子電池過充保護中的套用(118)
4.6 PTC材料(119)
4.6.1 PTC材料的發展(120)
4.6.2 PTC材料的穩定化(122)
4.6.3 PTC電極種類(125)
4.7 本章小結(127)
參考文獻(127)
第5章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界面性質(138)
5.1 概 述(138)
5.2 非水溶液電解質體系(138)
5.3 電極/聚合物電解質界面形成機理(141)
5.4 電極/聚合物電解質界面影響因素(142)
5.4.1 電極材料的影響(142)
5.4.2 聚合物電解質基體的影響(143)
5.4.3 鋰鹽的影響(145)
5.4.4 增塑劑、 離子液體的影響(146)
5.4.5 無機填料的影響(147)
5.4.6 其他因素的影響(148)
5.5 聚合物電解質常用製備方法及其對SEI膜的影響(150)
5.5.1 共聚法(150)
5.5.2 接枝法(151)
5.5.3 交聯法(152)
5.5.4 超支化法(152)
5.5.5 共混法(153)
5.6 電極/聚合物電解質界面交流阻抗研究法(154)
5.7 電極/聚合物電解質界面性能的其他研究方法(161)
5.7.1 顯微法(161)
5.7.2 譜學法(163)
5.7.3 原位研究法(165)
5.8 本章小結(166)
參考文獻(166)
第6章 鋰離子電池的熱性能研究(174)
6.1 概 述(174)
6.2 鋰離子電池在高溫下的性能特點(174)
6.2.1 高溫下鋰離子電池的性能變化(174)
6.2.2 鋰離子電池在高溫下發生的反應(175)
6.3 軟體在鋰電池熱分析中的套用(175)
6.3.1 Fluent(176)
6.3.2 COMOSOL Muliphysics(176)
6.3.3 STAR-CCM+(177)
6.4 研究對象與方法(177)
6.4.1 研究對象(177)
6.4.2 測試方法(178)
6.5 本章小結(179)
參考文獻(180)
第7章 鋰離子動力電池熱模型的建立(182)
7.1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182)
7.2 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生熱與傳熱機理(183)
7.2.1 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生熱機理(183)
7.2.2 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傳熱機理(185)
7.3 鋰離子動力電池導熱微分方程的建立(186)
7.3.1 直角坐標系中的導熱微分方程(186)
7.3.2 柱坐標系中的導熱微分方程(187)
7.3.3 球坐標系中的導熱微分方程(188)
7.3.4 邊界條件(188)
7.4 鋰離子動力電池三維熱模型的建立(189)
7.4.1 鋰離子電池導熱微分方程的確定(189)
7.4.2 鋰離子電池熱模型定解條件的確定(190)
7.4.3 鋰離子動力電池熱分析參數的確定(190)
7.5 本章小結(192)
參考文獻(192)
第8章 鋰離子電池組溫度場CFD仿真分析(194)
8.1 電池組散熱系統的幾何模型和格線劃分(194)
8.1.1 電池組幾何模型(194)
8.1.2 電池組格線模型(195)
8.2 電池包自然對流散熱(196)
8.2.1 幾何模型描述(196)
8.2.2 格線劃分(197)
8.2.3 物理連續條件設定(197)
8.2.4 邊界條件設定(198)
8.2.5 仿真結果分析(198)
8.3 電池包單向強制流分析計算模型的選擇(199)
8.3.1 冷卻空氣的物理模型(199)
8.3.2 黏性模型的選擇(200)
8.3.3 材料屬性的設定(201)
8.3.4 邊界條件的設定(202)
8.4 電池包單向強制流仿真結果分析(204)
8.4.1 常溫1C倍率放電(204)
8.4.2 常溫4C倍率放電(206)
8.4.3 常溫6.67C倍率放電(208)
8.4.4 常溫10C倍率放電(210)
8.4.5 常溫13.33C倍率放電(211)
8.5 單向強制流風冷在常溫和高溫下的仿真對比分析(213)
8.5.1 高溫—常溫10C放電電池模組熱分析(214)
8.5.2 高溫—常溫13.33C放電電池模組熱分析(217)
8.6 往複流熱分析(219)
8.6.1 往複流及其原理(219)
8.6.2 往複流CFD分析參數設定(220)
8.6.3 結果分析(220)
8.7 本章小結(222)
參考文獻(223)
第9章 基於正交試驗設計的往複流電池散熱參數最佳化(224)
9.1 正交試驗設計方法(224)
9.1.1 正交試驗設計方法介紹(224)
9.1.2 正交試驗設計表(225)
9.1.3 正交試驗設計的基本流程(226)
9.2 正交試驗設計(常溫4C倍率放電)(226)
9.2.1 確定試驗目的和試驗指標(226)
9.2.2 確定試驗因素和水平(227)
9.2.3 選擇合適的正交表(227)
9.2.4 表頭設計(228)
9.2.5 確定試驗方案(228)
9.3 正交試驗結果的直觀分析(常溫4C倍率放電)(228)
9.3.1 最高溫度單指標試驗結果的直觀分析(229)
9.3.2 溫度差單指標試驗結果的直觀分析(231)
9.3.3 最低溫度單指標試驗結果的直觀分析(233)
9.4 正交試驗結果的方差分析(4C倍率放電)(234)
9.5 基於綜合平衡法的往複流設計參數優選(4C倍率放電)(236)
9.5.1 多指標正交試驗結果分析方法(236)
9.5.2 [ZK]最高溫度、 溫度差及最低溫度三指標試驗綜合平衡結果分析(236)
9.6 常溫下其他放電倍率放電往複流的正交試驗分析(237)
9.6.1 常溫6.67C倍率放電(237)
9.6.2 常溫10C倍率放電(240)
9.6.3 常溫13.33C倍率放電(243)
9.7 高溫下電池組往複流散熱最佳化方案(13.33C和10C)(245)
9.7.1 高溫下放電正交試驗結果分析(245)
9.7.2 往複流冷卻方式放電熱分析正交試驗極差和方差分析(253)
9.7.3 綜合因素結果分析(255)
9.8 本章小結(256)
參考文獻(25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