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鋩筒
- 類別:樂器
樂器歷史,形制結構,演奏場合,現存狀況,
樂器歷史
歷史久遠。鋩筒是古代軍中號角。相傳是在北魏時期(公元386年—534年)由大角衍演而來的。明、清時期稱為銅角。明代王圻《三才圖會》“銅條”記載:“古角以木為之,今以銅,即古角之變體也。其本細,其末鉅,本常納於腹中,用即出之。為軍中之樂。”古代用於軍旅,也用於貴族王侯或武職官員的儀仗隊中。1959年,江蘇省江寧縣水閣子應塘村明代沐英墓曾出土一支鋩筒,同出者還有長號一支。
形制結構
管體銅製,上小、下大、底空,由上、下兩節組成。上節為吹管,管體細而長,頂端固定號嘴。下節為共鳴筒,呈鐘形或喇叭形。不用時,上節管體可收縮進下節里,用時再拉出。彝族、傣族的鋩筒,規格較小,全長89厘米,其中上節吹管長56厘米,號嘴直徑4厘米,下節共鳴筒長33厘米,下端喇叭口直徑19.5厘米。吹奏時,雙手將鋩筒高舉,雙唇貼近號嘴吹氣發音,音量較大、音色低沉。善於吹奏的民間藝人運用循環換氣法,可吹出一兩個起伏較大的長音,民間稱為“三起三落”。它常常和大巴拉一起吹奏,用於民間婚嫁、喜慶節日等場合,是不可缺少的低音樂器。也偶爾用於民間器樂合奏。
演奏場合
滿族的鋩筒規格較大,全長178厘米。吹奏時,一人在近喇叭口處的銅環上系帶,掛於肩上,另一人手持鋩筒吹管吹奏。可吹出單音,音量洪大而低沉。用於民間婚喪喜事和隆重儀式等場合。
現存狀況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有滿族鋩筒一支。全長181厘米,上節 長79厘米,號嘴外徑6 厘米、深1.2厘米、孔徑0.5厘米,下節長102厘米、喇叭口直徑23.7厘米,口外 綴有銅環,製作工藝精細,外表塗以淺紫色漆。此鋩筒曾由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珍藏,50年代捐獻國家。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