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及毒性分組,主要來源,監測方法,環境水平及人體照射途徑,
名稱及毒性分組
(1)中文名稱:鋇-140
(2)英文名稱:Barium-140
(3)核素符號:140Ba
(4)原子序數:56
(5)原子質量數:139.911
(6)毒性分組:中毒組
(7)半衰期:12.752d
(2)英文名稱:Barium-140
(3)核素符號:140Ba
(4)原子序數:56
(5)原子質量數:139.911
(6)毒性分組:中毒組
(7)半衰期:12.752d
主要來源
(1)核爆炸裂變產物,爆炸初期在總放射性中所占的比例較大,並作為核爆炸後有無“新鮮”裂變產物污染的信號。
(2)核燃料後處理廠放射性廢物。
(2)核燃料後處理廠放射性廢物。
監測方法
沉降物中140Ba僅有部分呈可溶狀態,且在環境樣品中普遍存有硫酸根,因此,需用鹼溶法進行樣品預處理,即將鋇轉為碳酸鹽,除去硫酸根後,再作分離、純化處理。在測定140Ba的程式中,鋇同鈣和鍶的分離占主要地位,它們可用鉻酸鹽或鹽酸-乙醚等方法使鋇沉澱,而使鍶鈣留在溶液中。其餘的干擾元素可用氫氧化鐵作清掃劑除去,最後以碳酸鋇形式稱重、計數。整個操作程式的化學回收率約80%。當140Ba的放射性強度較低時,由於環境樣品中天然放射性的鐳會引起干擾,往往對140Ba的放射性難以分辨。此時可將碳酸鋇溶解於酸中,加入釔載體(或鑭載體),放置136h,讓140Ba與子體140La的放射性達到暫態平衡,然後使鋇、釔分離,測量草酸釔中140La的放射性,再推算到140Ba的放射性。
環境水平及人體照射途徑
大氣層核試驗產生的放射性核素140Ba在1945—1999年在全球的年沉積量總和為9900PBq,我國的研究人員採用UNSCEAR1993年及2000年報告中的方法和參數,推算了1945—1999年140Ba在我國表面累積沉積密度,均值為29.66kBq/m2(14.49~56.82kBq/m2)。人為產生的140Ba主要來自於大氣層核試驗產生的落下灰中,其裂變產額較高,易對生物體造成較大的外照射,經食物鏈的轉移,最終蓄積於人體或其他生物體的組織內,造成內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