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行政村隸屬東川區銅都鎮,地處銅都鎮北邊,距 銅都鎮政府所在地4.00公里,到銅都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東川區政府4公里。東鄰洗尾戛村,南鄰起戛村,西鄰烏龍鎮,北鄰龍潭村。轄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36戶,有鄉村人口1690人,其中農業人口 1685人,勞動力118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3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銅都鎮新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耕地總面積:928.00畝
- 農戶數:436戶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在此處添加文字
在此處添加文字
.............gfhjgjgjhgjgjhghj
........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28.00畝(其中:田317.00 畝,地 611.00 畝),人均耕地 0.55 畝,主要種植稻穀等作物;擁有林地823.50畝,中經濟林果地71.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04 畝,主要種植枇杷、柚子、葡萄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7.00畝,其中養殖面積 27.00 畝;荒山荒地 1,500.00 畝,其他面積 831.50畝。
河流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全村有435戶通自來水。有435戶通電,有42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21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88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8戶。
該村到銅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已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 4.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0.50 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3輛,機車11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11.00畝,有效灌溉率為9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611.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6畝。
到2007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65戶。全村有4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5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0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澆灌溝渠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8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700萬元,占總收入的28%;畜牧業收入 90.00萬元,占總收入的15%,漁業收入19.00萬元,占總收入的12.2%;第二、三產業收入313萬元,占總收入的53%;工資性收入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41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5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5人,省內務工27人,到省外務工58人。
稻田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省內外。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第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第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36戶,鄉村人口1690人,其中男性 828人,女性862人。其中農業人口1685人,勞動力1180 人。該村以漢、布依族為主(是漢、布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029人,布依族700人,其他民族19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57人,參合率92%;享受低保 9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6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
村內環境
文化教育
該村距離銅都鎮碧谷中學0.5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43人,其中小學生188人,中學生155人。
學校 課堂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4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585.5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7.00萬元,有固定資產11.4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5.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情況。
財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5 人,少數民族黨員21人,其中男黨員35人,女黨員10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5人。
人文地理
銅都鎮新街村地處東川區北郊,距城區4公里,位於龍東格公路與城區新村路北延展線交界地帶,交通便利,人流匯集,通訊設施發達,是一個人口多,分布廣的少數民族聚居村,也是昆明市唯一的一個布依族村寨,新街村轄4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共有435戶。 布依族是雲貴高原的土著居民,我國古越人的後裔,早在新時器時代就進入了農耕社會,是一個農耕稻作為主的古老民族。東川區布依族的祖先在康熙、乾隆年間,由貴州惠水都勻一帶遷徒而來,1994年農曆六月初六(布依族小年),原東川市民委碧谷鎮舉行布依族族稱更正和恢復其傳統文化節日儀式。新街村是昆明市唯一一個布依族。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的引導下,新街村各族人民同心協力創造事業,勤勞致富奔小康。於2004年6月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引導下修建了布依族民族牌坊。現將在牌坊周圍修建民族廣場、民族文化、娛樂、飲食一條街,大力發展民族旅遊。
布依族飲食以粘稻、玉米和大麥為主食,濃香多樣的飲食有五色花米飯、糯米粑、米酒、刺黎酒、粽子、狗肉、醃製酸食等。
布依族喜居依山傍水的半山區和河谷地區,由一姓或幾姓聚族而居。傳統的建築有吊腳樓和平底樓兩類。吊腳樓古稱“乾欄”或“麻欄”積木而成,上層住人,下層圈牲口和堆放東西。布依族常常幾十戶,上百戶住在一起自成村寨。布依族節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布依族喜歡穿藍色、青色、黑色、白色的衣服,婦女愛飾銀制首飾,善於紡織、剌秀、蠟染等,工藝精湛,圖案獨特,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布依族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十分濃郁,民間神話傳說、說唱文學、民間敘事長詩、民間八音古樂、布依戲等個性鮮明,具有較高的考古和研究價值。
布依族飲食以粘稻、玉米和大麥為主食,濃香多樣的飲食有五色花米飯、糯米粑、米酒、刺黎酒、粽子、狗肉、醃製酸食等。
布依族喜居依山傍水的半山區和河谷地區,由一姓或幾姓聚族而居。傳統的建築有吊腳樓和平底樓兩類。吊腳樓古稱“乾欄”或“麻欄”積木而成,上層住人,下層圈牲口和堆放東西。布依族常常幾十戶,上百戶住在一起自成村寨。布依族節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布依族喜歡穿藍色、青色、黑色、白色的衣服,婦女愛飾銀制首飾,善於紡織、剌秀、蠟染等,工藝精湛,圖案獨特,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布依族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十分濃郁,民間神話傳說、說唱文學、民間敘事長詩、民間八音古樂、布依戲等個性鮮明,具有較高的考古和研究價值。
民族牌坊
新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我村有1500畝荒山因缺水現還未開發,有5畝漁塘老化需要修復,村委無集體資金收入。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我村計畫發展民族旅遊,開發1500畝荒山,種植果樹綠化環境代動民族旅遊業發展,在本村的主路上打造民族文化、餐飲、娛樂、民族用品一條街,修建民族廣場,多方引進資金,在5畝漁塘周圍建吊角樓,發展農家樂,從多方面代動民族旅遊業的發展。
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