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胎搪瓷

以銅材料作為胚體,外層加瓷釉,在高溫下燒結而成,是金屬與無機材料結合而成的一種複合材料。中國約在公元8世紀就掌握了銅搪瓷的生產工藝。15世紀中葉(明代景泰年間)開始能生產精細的銅胎搪瓷工藝品一一景泰藍。銅胎搪瓷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質輕,較強的密著性,易於洗滌和一定的化學穩定性及光滑美觀的表面等。廣泛用用作日用和醫療器皿,化學和食品等工業中的耐腐蝕設備以及高級裝飾品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胎搪瓷
  • 外文名:copper enamel
  • 套用領域:陶瓷材料
  • 屬性:金屬與無機材料結合的複合材料
搪瓷的發展,銅胎搪瓷的用途,

搪瓷的發展

搪瓷製品幾乎人人皆有,家家都用。從早晨用的搪瓷口杯到洗臉盆,又從各種搪瓷餐具、儲具到大型浴缸,真是太熟悉不過了。
提起景泰蘭,尤其是那些杯瓶,在各種各樣的頒獎會上,優勝者常常把它們高高地舉起,人們還用它們做為禮物互相饋贈。然而,一提提到大食窯器,知道它的人就不多了。原來這裡還有一段漫長而曲折的故事。大食是古時候的一種稱號,就是是指現在的阿拉伯。所謂大食窯器主要是指用來作首飾和工藝品的一種窯器。由於是在銅胎上施以五色彩釉,所以十分精美喜人,被人們視為珍寶。
古埃及是最早生產這種窯器的國家,其次是希臘。最初只用貴金屬屬(金、銀等)做胎,並塗燒瓷釉。這項技術經阿拉伯人傳入我國。公元八世紀前後,我國工匠掌握了在銅胎上施釉的工藝,公元十五世紀中葉(明景泰年間)在北京生產了精細的銅胎搪瓷工藝品,叫“景泰蘭”。這種工藝品是在銅胎上焊上金銀線,施以青綠色厚釉,再加上中國式的傳統圖案,十分精美誘人。“景泰蘭”的創造,實為中國“引進”、“吸收”、“消化”外國先進技術過程的典範。因為這裡把中國一些獨具持色的工藝手法也加以運用。
到了清初,銅胎施釉的技術又有改進,取名為“琺瑯器”。乾隆年間,“古月軒”的琺瑯器,馳名中外。從那時起,這項技術在全國許多地方興起,但以北京為最好。十九世紀初,歐洲開始用鑄鐵制搪瓷,於是發展了鋼板搪瓷,使得搪瓷製品的用途迅速擴大。

銅胎搪瓷的用途

現代銅胎搪恣製品由於有良好的機械性能(耐磨、耐壓)和化學穩定性及熱穩定性,又加上有很好的絕緣性,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醫療器械、建築器件以及各種工業方面都派上了很好的用場。利用它的耐壓、耐磨和耐腐蝕性可製造大型軸承套和船舶的推進器(螺旋漿)等;利用它的化學穩定性製造化工生產用的反應釜、反應塔;利用它的熱穩定性可製成汽車、拖拉機和火車的排氣管、工業煙囡以及飛機、火箭中的耐高溫部件和原子能技術中的防輻射源材料;利用它的高絕緣性製做高壓絕緣塗層,用於高頻電機和變壓器。
正因為如此,銅胎搪瓷製品已經在各國形成了相當獨立的工業部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