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羅亦名嚴墓,元至正年間(1341~1368),張士誠豎旗反元,後與朱元璋相抗衡,被俘自縊,其一方姓術士避居銅羅,隱姓埋名,以釀酒為生。一日,在釀酒取土封壇時,發現一座地下墓穴,察看碑文,知墓葬者為西漢辭賦家嚴忌(嚴忌,世稱嚴夫子,本姓莊,東漢時因避明帝劉莊諱,改為嚴,會稽吳〈今江蘇蘇州〉人,一稱由拳〈今浙江嘉興〉人,善辭賦,為梁孝王門客,有辭賦二十四篇,現存《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見於《楚辭章句》)。為紀念嚴忌,當地人士就將銅羅改名為嚴墓,此名一直沿用至1956年。
銅羅老街以楓橋河為界,河南為南街,河北為北街,中間躺臥著一座古石橋,名楓橋。楓橋河兩岸石駁岸、石欄連貫,300餘米廊棚高低起伏,纏繞河岸。居民住宅面水而築,錯落有致,高高聳立的觀音兜和馬頭牆凸現著濃濃的吳風越韻。
銅羅老街上至今基本上保留著五六十年前的風貌,店鋪鱗次櫛比,民宅連綿逶迤。古建築最多約有3000餘間,7萬餘平方米。新中國成立前夕,銅羅有木行12家、豆腐坊12家、鐵匠鋪3家、竹匠鋪4家、船廠2家、米行15家、酒醬店24家、南貨煙雜店32家、棉布百貨店6家、飲食麵店15家、茶館23家、水果店6家、鮮肉店17家、魚行7家、豬羊行5家、中西藥店8家、照像館1家、旅館1家。現今,街上的店鋪雖沒這么多,但洋溢著古風古韻的店鋪還有好多家,有箍桶的,有劈篾的,有彈棉花的等等,且有不少名勝古蹟。
福泰興煙紙店,位於楓橋南堍。抗戰期間,中共浙西路東特委機關和中共吳興縣委機關同設在這裡,開展敵後抗戰活動。
蘇南酒文化館,位於楓橋河西側南岸,具有徽派建築特色。該館以豐富的酒文化為背景,充分展示了蘇南的酒鄉酒史、酒王酒星、酒詩酒畫、酒聯酒令、酒坊酒藝、酒裝酒具、酒標酒譽、酒廠酒品,融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於一體。
俞家老宅,位於楓橋河東側北岸,約建於20世紀20年代,坐北面南,瀕臨楓橋河,現存三進,第一進前建有廊棚,兩進樓房側均聳有風火牆。
汾陽王廟,位於南街西端。該廟亦名郭將軍廟,祀唐代著名軍事家郭子儀,系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初建於宋乾道七年(1171),清康熙十年(1671)由僧永修重建。現汾陽王廟存有後殿五間,東西偏屋各三間,西偏屋西牆上留有幾幅壁畫。汾陽王廟後殿的南側是普慈寺。該寺早名普慈庵,原在銅羅鎮區中心,2008年,桃源鎮人民政府予以復建。
汪宅,位於北街北端,迎春橋南堍。該宅為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民國初期,共有六進。該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暘的故居。1935年10月11日,汪集暘出生在此宅中。汪宅門前左側是迎春橋,為一梁式古橋。
嘉樂堂,位於北街,為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亦名大園裡、周宅,坐西面東,建於清乾隆年間,為一周姓官宦人家的私宅。現存有兩進,前進名嘉樂堂,後進名遠香居,均為樓廳,五開間,建築面積約250平方米。宅內落地長窗和梁椽上的雕刻,頗為精緻。
凌氏磚雕門樓,位於南街,為凌氏古宅的外牆門門樓,約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該門樓上的雕刻頗為精細,共分四層,分別為《三國》等戲文和花卉圖案,門額“居仁由義”,語出《孟子·盡心上》。抗日戰爭期間,該門樓曾遭日軍、漢奸破壞,留下焚燒痕跡,為牢記日軍的侵略罪行,當地人將門樓稱為“鐵證門樓”。
嚴墓黨史紀念館,位於南街,於2002年7月1日竣工開館,館名由桃源鎮青雲人、時任中共中央委員、瀋陽軍區司令員的錢國梁將軍題寫。該館面積200餘平方米,分10個部分,主要展示1937年至1949年間嚴墓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勇抗日,浴血奮戰的光輝歷史。
歷史上的銅羅老街,人才輩出,除享有盛名的西漢辭賦家嚴忌外,明代詩人王叔承(1537—1601),其詩為王世貞兄弟所推崇。他曾縱觀西苑園內之勝,作漢宮曲數十闋,流傳於禁中。著有《瀟湘編》、《吳越游集》、《宮詞》、《壯遊編》、《蟭螟寄雜錄》、《芙蓉閣遺稿》等。當代的汪集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獲中國科學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學及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4項,出版學術專著7部及學術論文百餘篇,並作為我國地熱學的領頭人,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有關中低溫深循環、對流型水熱系統問題的專著《中低溫對流型地熱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