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牛燈

銅牛燈

古代燈具。多漢代遺物。江蘇、湖南等省均有出土,形制基本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牛燈
  • 外文名:copper bull lamp
  • 類別:古代燈具
  • 時間:漢代遺物
  • 出土:江蘇、湖南
銅牛燈簡介,經典銅牛燈,銅牛燈結構及意義,樣圖簡介:,錯銀銅牛燈,銅牛燈形狀:,銅牛燈的用處:,銅牛燈的出處:,銅牛燈藝術賞析:,

銅牛燈簡介

即在站立的牛的背上置帶鋬的燈盤,燈盤上有兩片弧形鏤孔屏板作為燈的蓋罩;牛的頭頂或雙角向上彎曲,與燈蓋連線,即成燈的把手,又是煙道。燈的各部分都可拆卸。江蘇邗汀東漢墓出土的牛燈,牛形燈座通體飾以精細的錯銀紋飾,十分華麗。古代燈具的造型多樣,有人物形、動物形、植物形及仿日常器皿等多種。動物形燈即將燈具做成各種飛禽走獸形狀,它流行於漢代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其中以牛、羊和獅子造型者居多。目前我們見到的典型銅牛燈分別出土於江蘇、湖南省的漢墓中,它們都以站立的牛為特徵,燈盤背負在牛背上,巧妙地運用了牛的造型。
銅牛燈

經典銅牛燈

其中名氣最大的是1980年出土於江蘇揚州邗江東漢墓的錯銀銅牛燈(圖1)。此燈高64.2厘米,長37.6厘米,器物下部作黃牛形象,牛俯首站立,兩角上翹,整體雄渾厚重。牛背中心處裝置圓筒形燈座,在帶把的燈盞上設定有兩片可以轉動的瓦狀燈罩,形成穹頂,罩面飾菱形格狀鏤孔和小環。牛頭上有一彎管與燈座穹頂相連。整個牛燈的牛身、燈座和頂蓋三部分均可拆卸,通體裝飾錯銀花紋,主要為流雲紋、三角雲紋、螺旋紋等,精緻繁複,華麗秀美。此件銅牛燈是銅燈中的精華,為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曾出現在眾多文物圖錄和明信片上。
另外還有兩件銅牛燈也十分精美。1949年在湖南長沙一座西漢墓中出土的一件銅牛燈(圖2),通高50厘米,長40厘米,燈體似水牛,雙耳下垂,腿短小,從肩背兩側作圓管狀向上豎立,至牛背上端折曲會合為一,由會合處再向下擴大呈覆碗狀,成為煙管。背中心有一圓洞,洞上置一帶柄圓燈盤,盤中有錐體,邊沿設槽,用以放擋風板。再有1975年在江蘇睢寧劉樓東漢墓出土的一件銅牛燈(圖3)。此燈通高26.5厘米、長21厘米,由牛身、燈體、燈蓋部分分鑄後合成。牛的軀體渾圓結實,俯首,聳角,雙目圓睜,翹尾,神態憨厚,強壯有力。燈由燈座、燈盤、燈罩組成,燈盤與燈罩均可任意轉動方向,以調節明暗亮度和照射方向。燈罩頂部為穹窿形蓋,內有圓管狀煙道連線於牛頭上雙角,牛角內空,牛身和穹窿蓋上滿飾雲紋。全燈造型新穎,意趣盎然。這3件銅牛燈點燃之後,產生的煙炱可以通過煙管進入於牛腹中,腹中盛有清水溶解煙塵,從而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這項發明在世界燈具史上也處於領先地位。西方的油燈,直到15世紀才由達·文西發明出鐵皮導煙燈罩,與我國相比晚了1500多年。

銅牛燈結構及意義

銅牛燈是國家一級文物,漢代文物的精品。出土於睢寧劉樓的漢代墓穴,為水牛馱燈的形象,由牛身、燈座和燈頂組成。水牛昂首站立,牛體中空,牛背中心有圓洞,上置圓筒至燈座,燈座有頂蓋,牛兩角作為通道,與頂蓋相連,煙可進入兩牛角進行水解,起到環保作用。銅牛燈反映了當時銅器加工的工藝水平和人們的環保意識。

樣圖簡介:

銅器東漢
銅牛燈
江蘇邗泉2號東漢墓陪葬品,東漢時期照明用具。
出土於1980年,現藏南京博物院
通高46.2厘米,牛身長36.4厘米。
燈座為一立牛,牛腹中空。燈體作長圓筒式,盞為一圓盤,盤沿有銴,盞上有兩片瓦狀的鏤空罩,可開合。罩上有一穹頂形蓋,蓋中心有一彎狀管連線牛頭。除燈罩外,通體有流雲狀的錯金銀龍鳳紋飾。該燈不但設計精美,而且在製作時巧用銅銀二種不同材質的色澤,形成顏色的完美搭配。銅牛燈通體光滑,工藝精湛,整體紋飾運用流雲紋、三角紋、螺旋紋圖案為地,飾以龍、鳳、虎、鹿以及各種神禽異獸等圖案,線條流暢,飄逸瀟灑,是漢代眾多青銅燈具中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上乘之作。
造型奇特 此燈由燈座、燈盞、煙管三部分組裝而成。它的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相當方便。燈座是一俯首站立、雙角上聳、四足矮而敦實、尾捲曲向上、雄渾壯碩的黃牛。牛腹中空,背負圓形燈盤,燈盤一側設定扁平把手,便於轉動燈盤,盤上飾兩片可以靈活轉動的燈罩,其中的一片刻鏤空菱形斜方格形紋,起到散熱、擋風和調光的作用。燈罩上緊扣穹頂形罩蓋,蓋頂之上均勻彎曲的煙管與牛頭頂上方凸出的短管緊密套接。當燈火點燃時,所產生的煙塵通過煙管導入燈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從而確保室內空氣的清新。
環保設計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人在青銅燈具的設計上就已具備了環保意識,如長信宮燈宮女的袖筒、雲紋牛燈的雙角,它們即是造型藝術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又發揮著煙塵導管的作用,匠心獨運,令人嘆服。這項發明在世界燈具史上處於領先地位,如15世紀義大利科學家達·文西發明鐵皮導煙燈罩,與我國相比晚了1500年,到了18世紀,法國人肯開和瑞士人阿乾德才改用玻璃罩代替了鐵皮燈罩

錯銀銅牛燈

銅牛燈
製造年代: 東漢
材料: 銅質錯銀
規格: 通高46厘米,長36.4厘米
收藏地: 南京博物院
介紹
漢族是傳統的農業民族,牛與人的關係非常密切,漢代工藝品中以牛為造型的創作十分頻繁,牛形燈具也不少,出土文物中牛燈甚多,僅就牛形釭燈就可舉出三例。
其中最為精彩的是這件出土於江蘇省邗江的錯銀銅牛燈,其牛體與燈的比例勻稱,牛伏首似欲抵角,牛首上有一彎管與燈盒相連,既是煙道又是把手,同時還設定可轉動的帶柄圓形燈盤,邊緣設槽,放置能夠移動的屏板,板上雕鏤菱形格,牛腹中空可存水溶煙,其構件均可拆卸,以洗刷去污。這是一件精美的牛形燈,牛的造型充滿生氣,似一頭神氣活現的鬥牛,其區別於其它牛燈的突出一點是其通體遍飾精細的錯銀花紋,主要為流雲紋、三角雲紋、螺旋紋,以雲氣紋為主,此紋飾是漢魏時代流行的一種裝飾紋樣,以一種流暢的圓渦線組成,雲氣寓意高升和如意,並雜以龍、鳳、虎、鹿及各種神異怪獸紋,華麗秀美,圖案精緻繁複,器物愈顯得端莊典雅,使人賞心悅目,被譽為是可與長信宮燈相媲美的工藝傑作。 錯金銀工藝是春秋時期發展起來的,它是用金、銀或其它金屬絲、片嵌入青銅器表面構成花紋圖案,然後再用錯石(即磨石)將嵌入的金屬線錯平磨光,整體看上去表面平滑亮麗。這種工藝戰國時期相當流行,東漢時漸衰,但這件錯銀銅牛燈卻使人看到了東漢時的工藝傑作。 另外兩件銅牛燈分別是湖南省長沙、江蘇省睢寧出土的,與此件不同之處在於它們均是雙煙管燈,前者牛形安詳雍稚,後者古拙凝重,雖不象邗江牛燈那樣富麗堂皇但仍不失為精品。這類動物形燈在漢代十分流行,反映出漢代人在處理人與自然界關係方面的生活態度,那無疑是一種和平相處的融洽關係,而與西方人那種征服自然的人生態度有著很大的差別。
類型: 銅器

銅牛燈形狀:

銅牛燈是國家一級文物,漢代文物的精品。出土於睢寧劉樓的漢代墓穴,為水牛馱燈的形象,由牛 身、燈座和燈頂組成。水牛昂首站立,牛體中空,牛背中心有圓洞,上置圓筒至燈座,燈座有頂 蓋,牛兩角作為通道,與頂蓋相連,煙可進入兩牛角進行水解,起到環保作用。銅牛燈反映了當 時銅器加工的工藝水平和人們的環保意識。

銅牛燈的用處:

牛的頭頂或雙角向上彎曲,與燈蓋連線,即 成燈的把手,又是煙道。燈的各部分都可拆卸。江蘇邗汀東漢墓出土的牛燈,牛形燈座通體飾以 精細的錯銀紋飾,十分華麗。古代燈具的造型多樣,有人物形、動物形、植物形及仿日常器皿等 多種。動物形燈即將燈具做成各種飛禽走獸形狀,它流行於漢代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其中以牛、 羊和獅子造型者居多。

銅牛燈的出處:

古代燈具。多漢代遺物。江蘇、湖南等省均有出土,形制基本相同。即在站立的牛的背上置帶鋬 的燈盤,燈盤上有兩片弧形鏤孔屏板作為燈的蓋罩;目前我們見到的典型銅牛燈分別出土於江蘇、湖南省的漢墓中,它們都以 站立的牛為特徵,燈盤背負在牛背上,巧妙地運用了牛的造型

銅牛燈藝術賞析:

銅牛燈整體設計以牛為創作靈感來源,之所以選擇牛也很有講究,牛是古時農耕的好幫手,吃苦耐勞,任勞任怨,有吉祥豐收之意,表達了人們美好的願望!作者別具匠心的再添一角與牛背上馱著的燈罩融為一體,思路流暢,美觀與使用完美的結合,可見作者水平之高啊,再說牛,造型逼真,牛尾上卷,充分顯示了牛的強健有力,似乎在說就那點廢氣,看老牛統統消化,這與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的美好品質相符合,勤勞踏實善良就是生活的本質,每觀此珍品,嘆古人智慧之高,技法之精,尤為奇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