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泡飾,漢代裝飾物。1983年在吉林省永吉縣烏拉街鄉學古村漢墓出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泡飾
- 所屬年代:漢代
銅泡飾,漢代裝飾物。1983年在吉林省永吉縣烏拉街鄉學古村漢墓出土。
銅泡飾,漢代裝飾物。1983年在吉林省永吉縣烏拉街鄉學古村漢墓出土。計10件。現藏永吉縣文物管理所。紅銅質地,范鑄。正面呈橢圓形,側面呈半卵形,背面內凹,中間有兩條柱狀橫鼻。通長1.4—1.7、寬1.3—1.8厘米。是漢...
西周泡飾為西周泡飾。方形:長4.3厘米,寬2.5厘米。出土於陝西關中西部扶風縣周原。圓形泡飾按大小形制又可分為3種。西周泡飾為西周泡飾。方形:長4.3厘米,寬2.5厘米。出土於陝西關中西部扶風縣周原。圓形泡飾按大小形制又可分為3種。其中I式共出9件,表面弧圓,寬邊,素麵,背有十字形帶狀突梁。
嵌綠松石獸面銅泡 嵌松綠石獸面銅泡,商代青銅器物,編號R1956,高8.2公分,寬9.3公分,出土於河南安陽西北岡2017號墓。青銅表面遍嵌松綠石,成雙卷角饕餮,背面有交叉二梁,以穿革帶,可能是馬冠或馬革帶的裝飾件。
秦銅泡是一件秦代青銅文物,出土於陝西省武功縣,收藏於武功縣文物管理委員會。文物特徵 秦銅泡,青銅質,半球形泡,素麵,泡沿之間有一條形孔。文物鑑賞 銅泡,古代常見的一種裝飾物,一般用在衣服、馬具或箱子上。有的背面有橫鈕,作為固定用。銅泡的形狀有多種,有一種上寬下窄近似橢圓形的銅泡很容易被誤...
西漢晚期銅泡 西漢晚期銅泡是一件西漢晚期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西漢晚期銅泡高1.7厘米,底6厘米。
鎏金銅案足 鎏金銅案足 鎏金銅案足 鎏金銅牌飾 鎏金銅飾件 鎏金銅飾件 鎏金銅飾件 鎏金銅鳥形飾 鎏金銅獸形飾 鎏金銅蓮花飾 鎏金銅飾 鎏金銅五聯方形飾 鎏金銅步搖飾 鎏金銅步搖飾 鎏金銅環 鎏金銅花形擋片 鎏金銅花形擋片 鎏金銅花形擋片 鎏金銅泡飾 鎏金銅泡釘 鎏金銅泡飾 鎏金銅泡釘 鎏金銅泡飾...
銅器:戈5件,劍1件,矛8件,削4件,銅筒4件,銅手鐲136件,鞲1件,銅雙連泡飾3件,叉形雙連泡飾2件,銅泡飾53件,扣8件,錐形器5件,夾2件,銅環6件,耳形銅飾1件,銅鈴1件,銅羊形飾1件。石器共489件,其中磨製石器5件(刀1件,箭鏃4件),細石器484件。骨器共55件,其中骨器28件,骨針...
殷商車輛什件,出土於青州蘇埠屯商代墓群中的一個車馬坑。其中有轊(音wei衛)、蓋弓帽、輈(音zhou舟),馬銜、銅泡等。車轊是套在車軸頭的銅件,蓋弓帽是車傘零件,輈是車前彎曲的獨木轅,馬銜是牽馬用的馬嚼子,銅泡是馬匹的裝飾品。這些什件說明當時山東既有結構較完備的車,又注意了車馬的裝飾。殷商車輛什...
1979年春,在棗莊市齊村區渴口公社劉莊東南半里的小河東岸墓葬中,一社員得到一銅泡。通高1.2厘米。直徑6.4厘米。表面飾浮雕龍紋,繞以雲紋,銅泡內有銘文三行八字:“十四年十一月師給”,銘文為反書鑄款。據黃盛璋考證,銅泡為齊國所制,銅泡內銘文,記有具體年月與工師之名,是專門為鑄造這批銅泡列印...
西周青銅三泡相連式軟組 西周青銅三泡相連式軟組是一件西周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西周青銅三泡相連式軟組橫長18.6厘米,中泡縱徑4.4厘米。
三道灣的金帶鉤、金耳墜、金花飾和金泡飾稍稍複雜(圖2、3),金耳墜是用金絲層層盤結而成,製作比較細緻,與扎賚諾爾出土的銅耳環的形狀和製法十分接近 。扎賚諾爾墓地位於呼倫貝爾盟木圖那雅河畔,先後四次發掘,多數學者認為是拓跋鮮卑的遺存。這種簡單的金耳墜等飾件,並無明顯特色,在北方地區各民族遺物中廣泛...
馬鞍鐙形狀為橢圓形,上面鑲有5枚圓形銅泡和27枚圓形小銅泡,蒙古語稱之為“陶卜如”。在馬鞍上鑲有4枚銅質鞍花,蒙古語稱為“達如拉嘎”。它有兩個作用,一是裝飾,一是用在小鞍韂上固定鞍墊。鞍花呈花瓣形,上面是鑲嵌琺瑯的梅花寶瓶圖案,寓意平安健康。馬鐙是銅質壺型的造型,馬鐙上沿鑲嵌有吉祥八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