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職業教育改革工作方案

銅川市人民政府於2020年7月29日印發銅川市職業教育改革工作方案.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川市職業教育改革工作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7月29日
  • 發布單位:銅川市人民政府
全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及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陝政發〔2019〕18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總體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把職業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類型,擺在教育綜合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功夫調結構、提質量、強師資、建體系,用5-10年時間實現“三個轉變”,即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舉辦、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更好服務銅川產業轉型發展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具體指標。到2022年,職業院校辦學條件基本達標,全市職業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中等職業學校基本達到千人辦學規模,努力建設1所省級高水平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高等職業院校建設1-2個省級一流專業,中等職業學校建設1-2個特色專業,技工院校建設1-2個精品專業。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有較大提高,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推動建設1-2個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實踐性教學課時原則上占總課時的一半以上,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雙師型”教師(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達到50%以上,建設一批教學創新團隊。職業院校主動參與“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以下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一、健全職業教育體制
  (一)提升職業教育地位。興辦職業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照金北梁紅軍國小學生回信精神,堅持面向社會、面向人人、面向終身,以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為基本職能,以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勞動者素質提升為核心目標,以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為基本特徵,以中職、高職、職業大學、套用型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為根本支撐,以“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為考試招生方式,以理論與實踐教學1∶1為教學組織形式,以職業素養、工匠精神為校園文化,以學生職業成長和用人單位反饋為質量評價依據,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二)強化政府統籌責任。各級政府應履行好發展職業教育的責任,將發展職業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改革發展政策,保障財政經費投入。市級統籌發展區域職業教育,結合產業最佳化院校布局和專業布局,落實職普比要求,加強師資配備,做好中高職銜接,統籌技能培訓資源,發展社區教育等,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促進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加強指導與檢查。區縣全面落實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措施,落實職業教育經費,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協調解決區域職業教育發展遇到的問題。結合區域產業建好職業教育中心,開展技能培訓,培養技能人才,促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深化“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充分發揮市場和學校的主體作用。(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三)最佳化布局加強陣地建設。打造兩大職業教育區域中心,南市區由銅川職業技術學院帶動耀州區高級職業中學,輻射陝西省建材技工學校、銅川市技工學校,北市區由陝西銅川工業技師學院聯動印台區職業技術學校,輻射銅川煤炭基本建設技工學校、王益區高級職業中學、宜君縣職教中心,逐步形成中高職有機銜接、職業院校與技工院校互通互補,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並重並舉的職業教育發展格局。高標準建設銅川職業技術學院二期,2022年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實施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監測評價,到2022年,印台區、耀州區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基本達標,校舍被擠占問題得到根本解決;宜君縣職教中心有獨立辦學場地;王益區職教中心綜合樓建成並投入使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發展改革委、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陝西銅川工業技師學院、銅川煤炭基本建設技工學校、陝西省建材技工學校,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二、完善職業教育體系
  (四)鞏固中等職業教育基礎地位。完善高中階段統一招生平台,將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納入平台招生,實現統一錄取與註冊入學雙通道招生,逐步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生源質量。堅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不低於4︰6,努力實現大體相當。積極招收初高中畢業未升學學生、退役軍人、退役運動員、下崗職工、返鄉農民工,培養高素質農民。持續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專業結構,努力建設高水平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發展殘疾人中等職業教育。開展東西協作行動計畫、鹽銅教育協作,使中等職業教育成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類型教育的穩固基石。(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殘聯分別負責)
  (五)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拓寬生源渠道,面向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等群體擴大招生規模。針對不同生源特點,靈活多樣開展實踐教學。加強內涵建設,推動專業設定與產業和行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加強工藝積累與開發,促進創新成果與核心技術產業化。爭創省級一流學院和一流專業。紮實開展職業培訓和就業見習,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發展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科技局、市殘聯、銅川職業技術學院分別負責)
  (六)促進不同學段銜接貫通。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渠道。順應“職教高考”制度改革,提升職業院校學生文化素質,強化職業技能,擴大升入高一級院校規模。銅川職業技術學院與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在護理、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建立“3+2”連讀試點專業,推進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的有機銜接,促進中高職貫通培養。銅川職業技術學院牽頭,聯合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吸納企業、行業協會等,組建職業教育聯盟,實現校企資源、實訓基地、師資等資源共享。對接產業發展需求,集中優勢資源,推動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相適應,搭建突出銅川特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職業教育專業體系。(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陝西銅川工業技師學院、銅川煤炭基本建設技工學校、陝西省建材技工學校,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三、深化產教融合
  (七)建立產教融合辦學體制。以工業園區、職業教育區域中心為依託,專業鏈、人才鏈對接產業鏈、創新鏈,逐步形成“產業到哪裡、人才到哪裡”的格局。以實體經濟為重點,以“項目+金融+稅收+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方式,激勵企業舉辦或參與職業教育。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範圍的試點企業,可按企業投入學校資金額一定比例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納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抵免金額最高不超過該企業當年應繳金額的30%。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舉辦職業院校、二級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產教融合型學校。在辦學體制、分配機制、資源調配等方面改革放活,積極創建產教一體、中高職銜接、職普融通的產教融合型城市。(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國資委、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稅務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八)建立行業指導制度。成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分析產業和崗位需求,精準促進招生與就業。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平台,搭建校企溝通合作平台。(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統計局分別負責)
  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九)健全協同育人機制。推行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校企共同設定新專業,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原則上必須有企業實質性參與;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共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通過激勵政策和市場化方式將企業生產要素轉化為教學資源,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合作開發規劃教材、精品課程;共同促進招生就業,推行訂單班、學徒制。(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發展改革委分別負責)
  (十)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積極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具有同等效力,持有證書人員享受同等待遇。職業院校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評價和發放,人社和教育部門負責監管。支持企業、社會培訓機構開展技能培訓,民辦機構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與公辦同類機構享受同等待遇。建設職業教育“學分銀行”,促進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銅川職業技術學院,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十一)加快信息化建設。建設數字校園、智慧校園,發揮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作用,提高師生的信息化素養,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職業院校治理能力現代化。充分利用資源共享平台,獲取優質教育資源。適應“網際網路+職業教育”發展需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進虛擬工廠等網路學習空間的套用。加快數位化課程建設,實現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享。加大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培訓,開展信息化教學比賽和微課比賽。(市教育局、市人社局、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陝西銅川工業技師學院、銅川煤炭基本建設技工學校、陝西省建材技工學校,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十二)加強國內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同國內國際職業教育機構、行業協會的交流合作。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合作舉辦職業教育機構和建設實訓基地。支持銅川職業技術學院與美國紐約健康學院、韓國大邱大學、日本教育醫療事業協會等機構合作辦學。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開展多層次職業教育和培訓。(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委、市外事服務中心、銅川職業技術學院分別負責)
  (十三)提升職業教育社會服務水平。落實職業院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基本職能。圍繞發展“三個經濟”和區域發展戰略、產業布局,聚焦“六穩”“六保”,面向退役軍人、建檔立卡貧困戶、進城務工人員、下崗職工、新增勞動力等,廣泛開展技能培訓。圍繞企業實際需求、新技術新技能、新工藝,深入開展技術服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照金精神,推進紅色文化進社區,創新開展社區教育。落實職業院校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並舉的法定職責,按照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學生和全體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職業院校教師參與校內外技能培訓、技術服務,有權獲得報酬並納入績效。(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委宣傳部、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扶貧局、市社區教育指導中心,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十四)切實加強勞動教育。發揮職業院校優勢,聯合普通教育學校開展職業啟蒙、職業體驗,分學段、針對性開展勞動教育。豐富校內勞動教育活動,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勞模進校園”“優秀職校生校園分享”等活動。職業院校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拓展校外勞動實踐體驗,開展勞動教育日、勞動教育周等活動,在田間地頭、廠礦車間、科研一線培養學生勞動觀念。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陝西銅川工業技師學院、銅川煤炭基本建設技工學校、陝西省建材技工學校,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五、完善保障機制
  (十五)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完善職業準入制度,清理對技術技能人才的歧視政策,引導用人單位選聘具備相應職業能力的人才。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支持技術技能人才憑技能提升待遇,鼓勵企業職務職級晉升和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強化評價結果使用,暢通技術工人成長成才通道。(市人社局、市國資委,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十六)建立教師新型聘任制度。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並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公辦職業院校可在編制20%內自主聘用專業教師。建立能工巧匠進校園制度,支持職業院校聘請產業導師到學校任教。在職業院校和企業設立流動崗位,推動企業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聘用。做好兼職教師資源庫的遴選和建設。職業院校聘請技能人才擔任兼職教師,由同級財政按編制內教師平均工資水平核定補助經費。落實《銅川市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建立健全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做好職稱評價工作。落實職業院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的企業實踐制度,並作為職稱評審的必備條件。職業院校教師承擔技能培訓工作的,培訓課時計入教學工作量。支持具備條件的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打造“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依據“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開展認定工作。(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十七)健全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完善中等職業教育生均經費撥款制度,生均撥款水平可適當高於普通高中。高職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在12000元的基礎上,根據發展需要和財力可能逐步提高撥款水平。教育附加費用於職業教育比例不低於30%。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比例不低於25%。市財政每年列支專項預算,用於支持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區縣財政每年列支專項資金,用於中等職業教育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同時按照常住人口人均不低於1元的標準落實社區教育經費並納入財政預算。落實職業教育獎助學金制度。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人員,按相關政策規定享受學費減免和補貼。支持招收殘疾學生的職業院校進行條件改造。(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殘聯,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分別負責)
  (十八)強化職業教育督導評價。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開展職業教育督導,重點督導區縣主體責任落實、財政經費投入、技能培訓資源整合、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擠占職教資源問題整改等。督導報告向社會公開,作為政策支持、績效考核、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對職業教育發展明顯滯後、整改不力的區縣和院校,嚴肅追究單位和個人責任。針對職業教育特點,建立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機制。(市考核辦、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分別負責)
  六、加強組織領導
  (十九)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各級黨委要高度重視,認真把職業教育抓起來。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業院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職業院校思政課質量和水平。加強職業院校黨組織建設,帶動學校工會、共青團組織和學生會組織建設。(市教育工委、市人社局、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陝西銅川工業技師學院、銅川煤炭基本建設技工學校、陝西省建材技工學校分別負責)
  (二十)發揮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作用。市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負責統籌協調全市職業教育工作,推動解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重大問題。各成員單位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溝通協調,做好相關政策配套銜接,在職業教育發展規劃、項目推進、經費投入、校企合作、擴大規模、提高質量等方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為全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市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分別負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