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古城

銅仁古城

銅仁市中南門古城簡稱“銅仁古城”,位於銅仁市中心地帶,東、南、西三面臨水,僅北面依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總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古民居建築總面積2.6萬平方米,是銅仁市僅存的足以反映古城風貌的原生歷史街區,是銅仁市獨有的民族文化資源。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仁古城
  • 外文名:The ancient city of Tongren
  • 地點:銅仁市中心地帶
  • 總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
  • 古建築總面積:2.6萬平方米
歷史淵源,現狀,

歷史淵源

銅仁古城,東、南、西三面臨水,僅北面依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早在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就因為“銅仁邊圉,實鎮筸諸夷出入之咽喉,思、石、辰、沅府、衛要隘之門戶”,明朝廷將鎮守貴州兼提督平(越)、清(浪)等處地方總兵官移駐銅仁,加提督麻陽等處職銜,節制鎮筸參將。平定播州土司楊應龍叛亂後,總兵曾 一度春夏駐省城,冬秋駐銅仁。直到明天啟二年(1662)水西土司安邦彥反明後,總兵官才長駐省城,改設參將守銅仁。銅仁在軍事上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銅仁古城
明永樂十一年(1413)二月,明朝廷開中國“改土歸流”之先河,廢除思州、思南兩宣慰司,分其地設定銅仁等八府,並設定貴州布政使司,使貴州從此成為省一級的行政單位。銅仁初設設府時,未修城牆,僅樹柵防衛。明正統十四年(1449),洪江苗民起義,柵欄及知府署都被焚燒殆盡。明景泰二年(1451),知府朱鑒始築土城,城周758丈,約三里許。共開有東(見明門)、南(安阜門)、西(伏遠門)、北(長寧門)四門,門上各建城樓。明弘治十八年(1505),知府劉瑜修葺年久坍塌的舊城,並增筑北門城牆135丈。明正德七年(1512),知府周汝端增築迤西一帶臨河土城。明嘉靖十三年(1534),知府敖文禎增築東北府城。此後又經過幾次修築,方始稱完善。,知府敖文禎增築東北府城。十九年(1540),楚、黔、蜀三省苗民起義,知府李資坤因舊城低隘,難以防守,於是於二十二年(1543)年廢舊城增擴新城,在城東一帶由東向西增築358丈,城牆改用磚石,高一丈六尺, 並挖有較深的護城壕(無水)。後又經思州知府李允簡,銅仁守備張大儒,經歷劉仲芳等幾次修築,方始稱完善。城牆總計936丈,城垛868個,城樓7座,角樓3座,串樓803間。開啟了7個城門:分別為正南(額曰清流、又曰江宗)門、中南(文昌)門、下南(迎薰)門以及東(景和)門、北(拱辰)門、西(阜城)門、便水(賓陽)門。城東、南、西三面襟帶雙江, 約4里許;自北門向東一帶鑿有城壕,長約300步(約480米)、 深一丈、寬一丈八。萬曆三十年(1602),城牆被洪水沖塌,巡撫郭子章發官銀590餘兩,行文命令駐銅仁兵巡道副使路雲龍、知府何大縉、 知縣何三讓修砌府城,並增建銅仁縣土城於府城之北。三十五年(1607),城牆再次被洪水沖圮。巡撫馮奕垣又發官銀九百餘兩,加上當地軍、政官員捐資,撒去串樓、重修城牆。在舊牆的基礎上加高十分之三、加厚十分之二,建城堞3264個,門樓7座(後來又增加了新東門、後水門兩處水門以方便百姓取水),角樓4座,城牆總計1088丈,並增擴縣城1100丈。“工築堅實,雉堞嶙峋,卓冠黔中”。其建在正南門上的江宗樓,前人贊其“雄偉壯觀,面接三江(指銅仁的大江、小江及大小江在此匯流後的銅江),趾憑百雉,千山漲翠,眾水拖藍,為郡奇勝。”萬曆三十八年端午(1610年6月25日),駐銅仁的貴州總兵鄧鐘和駐銅仁分巡思石道僉事劉觀光在城樓上相互唱和《五日江宗樓觀競渡得寒韻》詩:“千門垂艾紉芳蘭,簫鼓中流共笑歡。彩鷁棹從蛟室度,綺筵人指蜃樓看。煙橫古渡雙江喧,波撼崇崖五月寒。漫向瀟湘追往事,昆池猶識漢時壇。”“江閣邀賓笑倚欄,畫船齊逐萬人看。乘風破浪誰先勝,擊節中流興未闌。漫道人生緣續縷,只應角黍佐盤餐。黔南不用嗟留滯,贏得蒲觴拼醉看。”從中我們不難想像當時城樓上的熱鬧情景。
順治十五年(1658),知府梁懋宸重建上南門、中南門、下南門的門和城樓。此後在康熙九年(1670)、乾隆三十七年(1772)、道光三年(1823)、光純利十二年(1886)都曾對城牆進行過補修。同治五年(1866)知府陳枚還增築東北炮台2灣省處、小炮台28處,每十個城垛修一個硝棚,共修硝棚173個。民國期間,在中南門和新東門增築門樓碉堡各兩座。
銅仁古城
解放後,銅仁城牆大部分保存完好。後隨著城市的發展,城牆逐步拆除,現僅江宗門至中南門一帶城牆尚存(無城垛, 現砌有類似城垛的女牆欄乾)、江宗門的城門洞尚稱完好。1980年, 銅仁古城垣(局部)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狀

銅仁市中南門古城位於銅仁市中心地帶,總占地面積約占3.7萬平方米,古民居建築總面積約占2.6萬平方米,是銅仁市僅存的足以反映古城風貌的原生歷史街區,是銅仁市獨有的民族文化資源。古建築以南北走向的中山路為縱軸線,分列於路的兩側,再以東西向的無數條巷道連成一體,望樓、宗祠、民居、店鋪、巷道、城牆、碼頭漸次排開,建築數量多,種類齊全。據調查,古城區內的民居大多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多數是明清時期留下的,各族民居建築、宗教建築、商業建築格式在這裡巧妙結合,黔東文化、中原文化、徽商文化在這裡交匯融合,直觀地反映了城市發展的歷史.2013年5月19日系第一個“中國旅遊日”。為隆重慶祝這一節日,充分發揮旅遊在傳承中華文明、保護自然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在全社會營造支持旅遊、參與旅遊的良好氛圍,銅仁市人民政府銅仁地區旅遊局於5月19日—25日,在銅仁古城區舉辦“桃源銅仁·明清古城”第一個“中國旅遊日”銅仁古城文化旅遊節。
銅仁古城
據悉,銅仁古城兩江匯流,因水而生。史志記載,元朝年間,有漁人在古城外大小江匯流處得儒、釋、道銅人三尊,古城因此得名。新近考古表明,在距今三千年左右,銅仁錦江兩岸已人煙稠密、文化繁榮。明清時,已舟楫往返,商賈雲集,會館林立,享有“黔東護商棧”之稱譽。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知府朱鏗以河為依託始建土城,後經歷屆官府不斷層台壘石,形成九門、三街、六巷的格局。古城至今保存完好,城內古街、古巷、古城池、水碼頭、古井、古樹、古四合院木屋俱存,青磚黛瓦,鱗次櫛比,是不可多得的城市發展實物檔案。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銅仁地市兩級政府多方籌集資金對古城實施保護性修葺和開發,並於2013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古城煥發出了嶄新生機,極具觀賞和體驗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