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錠橋抒懷

《銀錠橋抒懷》是朱零的散文作品,抒發對銀錠橋的感念,為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形似銀錠故稱銀錠橋。是什剎海的風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過去站在銀錠橋上可遙望西山,故景名為“銀錠觀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錠橋抒懷
  • 中文名:《銀錠橋抒懷》
  • 作者:朱零
  • 體裁:散文
簡介,銀錠橋,觀賞荷花,銀錠觀山,

簡介

朱零的《銀錠橋抒懷》在中國最新文學作品排行榜中以散文作品上榜。

銀錠橋

是位於西城區什剎海的前海和後海之間的水道上。為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形似銀錠故稱銀錠橋。是什剎海的風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過去站在銀錠橋上可遙望西山,故景名為“銀錠觀山”。1984年,原橋拆除重建,仍以銀錠為名。
北京什剎前海與後海連線處有一座形似銀元錠寶的石橋,南北橫跨在連線兩海的細脖處,長12米、寬7米、高8米、跨徑5米,有鏤空雲花欄板5塊、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橋形似元寶,取名“銀錠橋”。什剎海,是北京傳統風貌保存較完好的地區之一,“銀錠觀山”是燕京小八景之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加之這裡是往來恭王府、宋慶齡故居、火神廟和荷花市場等地的“中轉站”,高峰時每天經過銀錠橋或來此觀光的遊客超過2萬人次。
這座橋,始建於明代,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現在的橋是1984與2011年重建的。 “三絕”之首是眺望西山。人們站在北京城內的任何一塊平地上,都看不到郊外的西山。唯獨站在與地面等高的銀錠橋上,卻可引頸西望,領略西山浮煙晴翠的綽約丰姿。這是因為寬闊頎長的後海,構成了一個扇面形的視角,又兼過去新街口一帶沒有高大建築,西山便呈現在人們的視野里。“銀錠觀山”是舊燕京16景之一,明代史籍已有明確記載,明代文學家李東陽曾喻此處為“北京第一山水”。
西山之美,曾使乾隆皇帝吟詠不已。其中一首詩曰:“銀屏重疊湛虛明,朗朗峰頭對帝京,萬壑精光迎曉日,千林瓊屑映朝晴。”特別是在雨過天晴的夏日,碧空如洗,放眼西眺,但見西山鬱鬱蔥蔥,層巒疊嶂,令人心曠神怡。

觀賞荷花


“三絕”之雅是觀賞荷花。清代竹枝詩吟道:“地安門外賞荷時,數里紅蓮映碧池,好是天香樓上座,酒闌人醉雨絲絲。”在什剎海,每當赤日炎炎的盛夏,正是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花中君子”競相吐艷之時。晴日,紅荷映霞,灼灼似火;雨天,粉荷銀珠,盈盈欲墜;風過,蓮蓬搖曳,清香飄溢;其賞心悅目的雅興,實難以言喻。

銀錠觀山


遠山、近水、荷花,成了生長在什剎海邊的明代文人李東陽眼中“城中第一佳山水”。李東陽身後140年,這裡又誕生了一位傑出的文學家名叫納蘭性德,工書善詩。每值荷花盛開之際,總喜歡和友人曹寅、朱尊彝等漫步堤岸。他筆下的“藕風輕,蓮露冷,斷虹收。正紅窗,初上簾鉤。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就是一幅美不勝收的天然圖畫。近代大文學家老舍先生,十分鐘愛這一地區,並將其作為他許多小說故事的發生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