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色籃子魚
- 俗名:臭肚、象魚
- 科目英文:Siganidae
- 科目:籃子魚科
- 最大長度:46 cm
- 棲息深度:5-40公尺
- 世界分布:印度至太平洋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棲息環境,漁業方法,
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側扁,背緣和腹緣呈弧形,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4-3.0倍;尾柄細長。頭小。吻尖突,但不形成吻管。眼大,側位。口小,前下位;下頜短於上頜,幾被上頜所包;上下頜具細齒1列。體被小圓鱗,頰部前部具鱗,喉部中線無鱗;側線上鱗列數16-22。背鰭單一,棘與軟條之間有一缺刻;尾鰭深分叉。體背海水藍色,往腹部漸呈銀色,頭部後面及體側滿布黃色小斑點;鰓蓋末緣有一短黑色帶。背鰭與尾鰭黃色;臀鰭與腹鰭銀色;胸鰭為暗黃色。但魚體受驚嚇或休息時體色會變成暗褐色與亮褐色紋相雜,前者則形成7條斜線;魚體死亡後,體色會褪成褐色。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部,東至法屬玻里尼西亞,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東部。台灣主要產於東部、蘭嶼、綠島與南部海域等。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漁業方法
以一支釣、圍網、流刺網等漁法捕獲,終年皆有;本種適於煮薑絲湯或鹽烤。